我翻译过很多书,喜欢倒装句,喜欢主语前写一大段形容词,那么读者能否接受呢?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能接受。另外是古典语言,我原来是洋包子,学英文专业,小时没上过私塾,古典很差,但年纪大了,总读了不少。在干校六年,“留级生”,后三年全部读书,看了许多古典,读了《昭明文选》,前后汉书,古代散文等,比较用功。我也抄,也“偷”,照抄古典的,效果很不错。汉赋名誉不大好的,说是堆砌。主席很注意汉赋,在庐山写了大段批语,讲从离骚到汉赋。后来“文革”中许多流传出,我自己抄了,编了文学语录。主席很重视木华,《昭明文选》里,可以读一读。找到读了,确是了不得。里头有两句我最欣赏:“轻尘不飞,纤萝不动”,写大海的。在写李四光时也“偷”了,写主席会见李四光时用了。有些人反映用得好,但他不知出处,是“偷”来的。
在《哥德巴赫猜想》里,写了一大段公式后,写仙鹤飞翔,“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是汉赋,鲍照的,他是中古时期作家。我胆子很大,木华也“偷”,鲍照也“偷”。自己底子很差,就这么写,反映不错。
另外,写有的人如何,有的人如何,古代两把宝剑,古代炼剑,打扁,打一千锤,打一万次,打出最好的钢来。拂钟无声,削铁如泥。我在后记里解释一下,粉碎“四人帮”后,我写了首诗,寄诗刊,退回来了,是拂钟无声,他没看懂。怎么形容粉碎“四人帮”?一把宝剑打到钟上无声,但断了。党中央粉碎“四人帮”没走漏一点消息,没流一滴血,乾坤倒过来了,现在整个国家欣欣向荣,向2000年进军,都是从这开始的,在那一刹那。我写周培源写了这个。
我每写一篇文章都要歌颂、赞扬1976年10月6日那个时刻,粉碎“四人帮”,从这儿起,我们得救了,向前迈进了。我要用全部生命来歌颂这个时刻。
古代有很多很精彩的语言,有那么多大师。外国语言也要学。我们在座的是做语言工作的,但不大注意语言。“四人帮”时,根本不谈语言。要收集、提高、锻炼自己的语言。报纸是用语言来执行命题的,怎么能不注意语言呢?党报转《猜想》后,各地都转载了。我曾怀疑我的语言会不会被接受。我以为只在知识分子圈子、文学青年的圈子里,有公社副书记,说干部和社员都看了。读给全体社员听了。不要存在一种顾虑,读者不懂。读者远远超过我们的才能,厉害极了。文章中一点点痕迹都看得出来。我的老底,有现代派,现代派的东西混了一点进去。有的读者指出了,我也不怕它。因为有思想统帅。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太谨慎了,看到文章中与现代流行的语言不同,就改。《湖北文艺》让我改,不能不改啊!他的刊物啊!改是应该改的,改的时候要手下留情,编辑不改,我心里不安。最近一篇给袁鹰同志,他不改,我很不安。编辑同志了解一个时期重大意义,当然要改,要改得作者高兴,让作者佩服,改得好。这都是文学一般都要讲的,报告文学一般也包括进去了。
接着徐迟谈了构思问题。他说:这是很费脑筋的,大家都有经验。都写文章的,有个腹稿。我最近给人民日报写的文章,要经中国科学院和本人同意,很花了一点工夫。
我写李四光时,我先找了湖北省地质局的同志谈,他说:噢,太大了,这个题怎么写呀?他是李四光的学生,给我一些资料。到北京,看李夫人回忆录,原想写从国外回来,写到总理会见,集中点写这个,中心点回到国内,一万多字。后来,他女儿说,人家要问一生贡献的。不准备写一生,因为很麻烦,后来加了这一条。我到华北油田住了十天。石油部很高兴,地质部也不是很不高兴。两个部领导没意见,工作人员有意见。为了不得罪任何一个部也费了不少力的,动脑筋。构思要花很大工夫。我讲这个,毫无保留,毫无顾虑,毫无余悸。在执笔之前要多下工夫,要打腹稿。写陈景润时,有两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写?白专道路,定了的,很多人劝我:算了,何必呢?二是“文革”写不写?我都作了肯定。写这个人并在写这个人时写“文革”,后来还是写了。担风险。写“文革”更麻烦了,写了几次写不下去。后来靠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第二段,讲让敌人强大起来,自己后退,退到无路……两句诗,从这里展开写“文革”的。
有人写信说,你写李四光为什么接近“文革”时止笔了?是不是“禁区”?我决心要写。第三个写周培源,一访问,很难写。和林彪、陈伯达斗争,和“四人帮”斗争,目前和北京市委斗争,很难写。你还想不想在北京住?30、40、50、60、70年代的周培源,觉得不行,重新构思,没有好办法。写李、陈二文不够美,不够漂亮。“老毛病”犯了。写完周的初稿,到云南写一植物学家,写了十天,一个月,植物学家的文章写完了。我就转到周文章来了。我给臧克家打个电话,多长?两万三?你的文章越写越长了,我早有感觉这样子不行了。他叫我到他家,他选了两篇古文给我,都不超过三百字,亲自给我讲解。人家写三百字,这么流畅,这么深刻,而你一写两万!当然也是可以的,你总得精练精练啊,你回去研究研究。正要写周培源,他给我个启发。我回来琢磨,又到北大去,找到周培源,谈了话,他夫人说,算了,不要写了,有什么好写呢?一个人说一顿。他三姑娘说徐迟再来我把他轰出去,不赞成嘛!第二天又找周培源谈两个小时。在哲学系、文学系各谈几个小时。哲学家是很不错的,他提供一个细节,10月8日得到消息去报到。全国人民都有这个经历,兴奋情绪,将信将疑,夜里出去散步,没带人到古庙,一个房子里有灯光,有一读书人—— 一个知识分子睡着了。边上有篇文章,看了一遍,把裘装解下,轻轻盖到读书人身上。第一段五十字,极精练,写当时环境和情绪。历代文选都有这篇。第二段考状元,考完了,卷子评定了,主考听名字,闭目,突然而起,听名字,拿笔:第一名!当天晚上看读书人。然后昏君把左公抓起,打得要死,听说恩师被打,拿很多钱买通官老爷进去一看,打得一塌糊涂。老师站起:你来干什么?国家这个时候,你跑来干什么?你不走,打死你!第四段,到士兵中看望,人家劝他,不要来了,我们很好。他说:我老师叮嘱我这样做,我就这样做……构思启发了我。哲学系,有回忆,有展望,构思完成了,写一个晚上,所有过去的事情,都是回忆,没得到消息前,写四千字,怎么受“四人帮”压,受气。然后,小顾跑来送好消息,暂时进入个人回忆。四十七岁,周带北大队伍迎接解放军,七十四岁的周怎么带队伍在天安门会师,党旗、国旗、校旗……文章是要构思的。
谈到细节,徐迟说,你要动笔写了,有个关键的东西就是细节。细节有时很小,《地质之光》结尾,地球仪转动,急速地转动……《猜想》里,过春节,领导送水果,很小,似乎没必要。但大量东西展开了,送他,他不收,又追上,关门,激动,搞一加二,都是要有细节。现在写总理的文章比较多,都回忆,往往该写点细节的地方没有写。廖承志的文章写得细,王炳南写抓蒋介石的文章也有细节。细节不需要多,过去梅兰芳讲过,我只要做三个动作就让你相信我是个女人,他找到古代妇女典型化动作了。解裘,是一个细节,第一名,枷锁要砸他,冒严寒到士兵中去……要说总理,感人细节太多了。但现在悼念总理的文章,明明有细节却没有用。有的文章就是因写了细节而感人的。
我决心不写悼念总理的文章,我每篇文章都要写到总理。我讲三个细节:
开国时,总理请宋庆龄从上海到北京来,做准备工作。总理先到她住的房子检查准备工作,把吃西餐的刀叉等餐具拿来看看,一盒子一盒子。周说:不行,你们还有好的没有?就去找了。从饭店找来最好的,看中了。说明事无巨细,他管那么大事情,细到那个程度,不知怎么描写总理的内心。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和蒋介石斗争,为党保存了许多人,这是一种感情。
车要到了,要去接人了,总理不放心,又到住的地方去检查,有剪刀没有?买把给我。总理走到一个花盆面前,用剪子修整这盆花,不知怎么写总理内心,尽善尽美。
开过会,住一段时间,宋要回上海,总理送行,宋上了车,车门口,车开了,车向前走了,总理跟车走,疾步走,车开得快了,总理跑步,后来跑得很快……
真正写文章的要写细节。采访时你不能对采访对象说,你给我两个细节。要与被采访者建立感情,到这个程度,他不回答你的问题,他忘了,讲出细节来了,不要笔记,只用耳朵听,用心记。
构思完成,全部工作精力放到细节上,把别的挖去,让人物活在纸面上。
我和陈景润建立了感情,第一次见面就像认识他,见过,仿佛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关系很好,通信,我去看他,要爱上他。
我写植物学家,一般谈话要建立感情。浑身解数、全部功夫都在建立感情上。和他闲聊,扶着他回去,不要他谈。然后说好去热带植物园看,然后谈。我给省科委打电话,有个桌子,有灯,门能关上就行。他病了,进医院了,昏迷三四天了。他好了,恢复很快,怎么能采访呢?我和周围人都谈了,植物学家拄个棍,我和他谈了。我不仅爱他,而且崇敬他。
要采访一个对象,熟悉他,合得来,建立感情,要用最快速度捉住他谈话中的细节。
《资本论》第八章是最伟大的报告文学,正如毛主席《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但不能这样说,因是经典作家,有伟大的思想。读《资本论》许多人读不下去,恩格斯问马克思,这么难懂怎么办?马克思说,可以先读第八章。从第三段二百七十二页读起,保证你读得下去,动人得不得了!最好的最深刻的报告,最宝贵的细节。没有人让我讲,我不讲,有人邀请我讲,我要讲,我要“贩卖”这个(徐迟举起手中的《资本论》)。
谈到科学,徐迟说:怎么能写科学?让人害怕。而且科学种类这么多,怎么钻进去?那里面有人,有科学家啊,我们主要是报道科学家的,人我们懂啊。我们都是好朋友。对好朋友是最理解的。人是可以理解的。数学,大偶数,我一点点也不懂。李四光的地质学也不懂。我当然有点积累。1954年在天山谈了几天,包头一个工程师也和我谈。石油部门,大庆,找地质指挥所谈地质问题。《地质之光》多少纪,多少纪,我现在还晕头转向。先找科学家,然后才谈他一点科学。心理积累。看马克思数学手稿,愿以他的话作导语,后来改用元旦社论,就更好了。做一点研究,不懂不要紧,有很多资料,印好的猜想,看一点,用一点就够了。主要写人。不搞那门科学,写那个科学家。写那个人,写他的贡献,如何大量写他的研究成果,写多了,读者当然不高兴了,写他的经历,某些有趣味的细节。没有问题的。肯定没有问题的。大家都来写吧!我希望报上的文章再多写一点人的细节,我保证读者会高兴。
科学院送我一堆堆材料,看了后,感到不四个现代化不得了。现在科学发展了,就像我讲了话,袁鹰讲了话,不必记,散会后走到门口就可以一个人给一本印好了的记录。一个计算机,第二代的,第三代的,一秒钟几百万次运算。这样一个领域,你还不去怎么行呢?电子计算机哪儿都要用,连厨房炒菜也要用。是电脑时代了,人脑指挥电脑的时代。神圣的职责要到2000年去。科学技术界有这个雄心壮志,很可能变成现实的。这个领域非常广阔,到天文台看月亮。大望远镜,四米直径,没看见嫦娥吴刚,但看到了某某山,想过不了多少年,就可以去遨游了,再活十二年,我七十五岁,2000年,平均寿命可以一百岁。
1940年我很糊涂,已接触马克思主义,非常荒唐、幼稚。现在好一些了,到2000年,我一百零五岁,豁出命也要干这个。打倒“四人帮”就有奔头有信心。科学领域一定要进去,一定能进去。
徐迟最后感谢主人的邀请,他说:我只讲这一次,说了算数。陈景润是数学家,他的逻辑钢铁般坚硬。他说了是算数的。陈景润不坐小汽车,乘公交汽车,国务院、科学院给他一套房子,他不去,仍住那个六平方米。
袁鹰说徐迟讲了思想、学习、业务,生动而丰富。说他年岁比我们都大,但劲头那么足,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在接徐迟来时的小车上,我问他:《猜想》前面引那数学公式你怎么学习的?他说他一点也不懂,全是照搬来的。
1978年10月12日
接到方冰同志电话,让我到辽宁大厦出席一个座谈会,说是中国作家代表团从黑龙江访问结束后到达辽宁,在这三十多位作家中有一半是诗人,辽宁的诗人们与代表团的诗人们聚会一下。
粉碎“四人帮”之后,被禁锢多年的新诗开始梳理自己的羽毛。一些诗人重返诗坛,大家向往交流,向往团聚。我赶到辽宁大厦,在一个宽敞的大会议室里已坐满了人。来辽宁的有艾青、苏金伞、公木、公刘、刘剑青、包玉堂、莎红、苗得雨、石英、郭宝申、李小雨、吴超、孙绍振;参加座谈的辽宁诗人有方冰、阿红、晓凡、厉风、解明、刘文玉、路地、高广成、柳清波、陈秀庭、姚莹、孙日成、丁晓翁、徐光荣、荆鸿、陈进化、李荔等。
方冰在开场白中讲道,诗歌是文艺的一部分,被“四人帮”搞得一塌糊涂,一团混乱。凡是不符合“样板戏”标准的都给否定掉了,说假话成风。文艺作品中诗最多,诗如何接受遗产,怎样在中国旧诗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怎样创新,都有赖大家探讨。阿红首先发言,他说,解放思想,怎样解放?“四人帮”打倒了,还是感到影响不小。肃清流毒是长期的工作,诗歌要不要有真情实感?要不要有真切感受?有很多诗看起来是借来的材料,从报纸上找材料,把散文缩了一下,于是产生“诗”。还有的叙的事,抒的情,都是仿制品。许多诗生活气息浅薄,不像在座的老诗人的作品那样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另外什么是时代精神?是不是用大话、玄话、高话喊出报纸上的话,时代精神就强了?如何理解时代精神?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时代精神?打倒了“四人帮”,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国家和人民都充满了希望,同时我们也看到生活中一些不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东西,看不胜看,数不胜数,诗能不能接触?小说提出破禁区的问题,诗有没有禁区?能不能突破?新诗如何创作?如何发展?十年二十年后,一百年过后,新诗的形式会怎样?
方冰说:诗为政治服务怎么服务?刊物上纪念日特集,为什么不“打”人儿?我常常不愿看。阿红说:《诗论》里面写的是启蒙的东西。艾青说:“放毒”不少。方冰对艾青说:你的诗启蒙不小,我到延河就背着你的《大堰河》。艾青见没有人接着发言,便开玩笑说,这么多人,压场,干脆散会吧!他说,我们也希望听一听,脑子活动活动,否则僵化了。点名讲话是最僵化的办法,点到谁谁头疼,自由发言最好。每个人脑子里至少有十个问题吧,但为什么不拿出来?总是有原因的,或者没抽烟,没喝水,早饭大约都吃了吧?不要把写诗的同志、写诗的朋友叫“老前辈”!公刘认为,阿红提的问题扼要、准确。路地说,目前诗歌不大活跃,将来一定会活跃。“比较勇敢”的人才能成为诗人。都是写应该说的话,而不是写想说的话,一百年、一千年也不能繁荣。中央提出了解放思想,但下面步履艰难。总是“没见过,这行吗?”包括一些编辑,一些地方领导,所以省内文艺状况不能令人满意,拿出的作品不招人读,不如去读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