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坛风云录
2686800000004

第4章 1977年(1)

1977年7月18日

接到通知,到解放军文艺社帮助工作。今晨达京,在宋世琦、刘梦岚家吃了早点。

上午到解放军文艺社报到,分配我到诗歌戏剧组,组长是我熟悉和敬仰的诗人李瑛,为此我很高兴。

军里的王同富副处长和柴全径干事随军政委华山来到国务院文化部,华山任部长,王同富及柴全径做具体秘书工作。下午我到他们那里去了一下。

晚上观摩空政话剧团演出的《穿云破雾》。

1977年7月20日

接徐刚电话,他说老田(袁鹰)约我给《人民日报》赶写一首诗,歌颂三中全会的。下午写出,标题为《北疆哨所喜气浓》,写战士欢呼三中全会的召开。

1977年7月21日

上午到人民日报社送稿子,同姜德明、傅冬、老田谈了文艺部近况,也谈了文艺社这边的情况。

1977年7月22日

晚上,与柴全径等军里的战友到天安门广场度过了一个喜庆之夜、不眠之夜。到处灯火通明,彩灯攒动。人们为三中全会的召开,表达着自己的欢喜之情。

1977年7月23日

上午冒雨参加总政机关的队伍游行,庆祝三中全会的召开。

下午,在总政礼堂出席庆祝大会,总政领导梁必业、徐立清、黄玉昆、傅钟等出席。梁必业讲了话。

1977年7月25日

去工程兵礼堂观看海军歌舞表演。

李瑛给我看了他给一位语文教师写的信的手稿,谈了他对自己的作品《一月的哀思》创作中的一些想法。其中谈到“我不能到医院去瞻仰你,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句,因当时自然季节是1月,而政治气候正是寒流紧袭的时刻。说报纸是“冰冷”的有三层含意:一是有总理逝世的消息,这个噩耗自然是严酷、冰冷的;二是“四人帮”把持控制的报纸,对总理逝世的报道是压制的、冷漠的;三是自然时令又正是冬天,所以用了“冰冷的报纸”这一句。“四人帮”不许人民悼念总理,报纸上除发了简单的公报,面对亿万人民的深沉怀念和无尽哀思,电台不广播,报纸不刊载,这样在心头只有对总理逝世的巨大悲痛和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的愤恨了,这样的报纸算什么报纸?这里选用了一个“攥”字,是用以表达作者(也是全国人民)的愤怒心情的,想用这个字,同在夕阳里,国旗低垂,万民伫立,一任冷风撩起头发等情景一起,完成一个又悲痛又愤怒的典型形象和典型情绪。“把一个前线战士的崇敬献给你”,是打算用这句诗表示出作者的身份。此外,全诗中再没有表示作者身份的笔墨了。我想,从广义来讲,我是军人,自然是一名战士,而战士的岗位永远应该是站在前线的;其次,我又是一个诗歌作者,我认为一个作者就该是一个战士,当他拿起笔来写作、来歌唱、来战斗时,应该永远像一名革命士兵拿起枪进入阵地一样,无论是在边防、海防对敌的火线,还是在国内党内阶级斗争的前沿,他都应该是一名革命的士兵。“车队像一条河,缓缓地流在深冬的风里”,反复出现了四次,我的设想是:一、以此对全诗的结构起调剂作用,否则,全诗大段排下,是否容易显得平板和呆滞?二、因反复四次中间的各段,内容均是相互联系又各自相对独立的,反复一次,用以本章中各段层次的清晰程度;三、给读者造成一种灵车缓缓流动的实感;四、是多次反复,也可显示因感情悲痛而长安街变成很长,灵车的流动是缓慢的这样一种庄严、肃穆、沉重、悲痛的气氛和情绪。“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和上句“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是一个句组。这两句都是表达人们汹涌奔腾的心潮和哀思的。这种动势又和上句“长街肃穆,万民伫立”的静的状态成为对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统一在一个有典型意义的环境之中,用以加强形象的塑造和气氛的渲染。“一辆车,辗过了一个峥嵘的世纪”一句,因灵车上置有周总理的遗体,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战斗到八十高龄,经历了中国历史最不平凡的年代,想起他伟大、光辉的一生,不能不想起这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峥嵘岁月,他的名字和我们,甚至和我们这个世纪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今天总理作为一个人的一生岁月,是结束了,但我们所处的这个风雷震荡、云水翻腾的革命历史,仍在向前胜利发展。这句诗是对总理一生概括的歌颂,也是对近百年来革命斗争胜利发展的大好形势的礼赞。“只有一枚你戴了十年的像章”句,后来的定稿改为“只有一枚你长年佩戴的像章”了,这样改,并没有更多原因,只是出于想来似可不必拘泥于具体的年数(十年),十年,自然指的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但觉得写十年,过实了。周总理从“文化大革命”开始佩戴像章起,一直把它戴在胸前,从未换过,直到临终。总理的一生确实是无条件地踏实地执行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导的一生,我选用这一枚像章,既表示出总理和毛主席的关系,对毛主席的态度,又作为本章的结束。

1977年7月26日

读贺敬之的《“八·一”之歌》,这首长诗以一个“地方同志”也是一个老兵对部队的饱满激情,歌颂了人民子弟兵走过的战斗历程。

1977年7月27日至29日

连续几天读各地的诗歌来稿,处理稿件。把自己认为不错的稿子送给李瑛看,由他定夺取舍。

看沈阳军区的话剧《雷锋》。

1977年7月30日

在总政礼堂参加总政机关庆祝建军节大会,总政黄玉昆副主任主持,李真等同志发言,徐立清副主任讲了话。会后观看了电影《延河战火》。

下午在总政食堂会餐,梁必业、徐立清、黄玉昆副主任出席,田维新副主任也出席了。

去首都工人体育场,看八一队与苏丹军队队的一场足球赛。

1977年7月31日

读黎汝清的长篇小说《万山红遍》,这是要组稿评论的一部书。

1977年8月1日

王中才去武汉组稿,中午我送他到火车站。

晚上去人民日报社宿舍,与宋世琦、刘梦岚夫妇谈近期文艺动态。

1977年8月2日

晚上持票冒雨到首都体育馆,在北台八排,观看一场部队的篮球赛。今天幸福地见到了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副主席、邓小平副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其他领导同志。观众大都是部队的,成建制地坐在观众席上,大家见到久违的邓副主席,都不顾纪律地站起身来,向主席台张望,并热烈地鼓掌。中央领导同志以与部队指战员们一起观看部队之间的球赛的形式,与大家共度了这个难忘的节日。邓副主席也以这样一个特殊的方式在公开的场合“亮相”。

1977年8月5日

李瑛又一次同我谈《一月的哀思》。他强调地说到那一句“冰冷的报纸”,自然季节1月天是冷的,政治气候正是寒流紧袭的时刻。有三层含意:一是总理逝世消息是严酷冰冷的;二是当时把持控制报纸的“四人帮”及其爪牙,他们对总理逝世及人民群众的悼念的报道是压制的,态度是冷漠的;三是自然时令是冬天。“一个前线的战士”这一句,广义地指军人,战士就是在前线的,另外诗作者就是前线的战士。“车队像一条河……”一是对全诗起调剂作用,二是加强章节间的清晰程度。

1977年8月6日

下午去人民文学出版社小说北组,见到了老熟人李景峰和孟伟哉的长篇小说《昨天的战争》的责任编辑老李。他们送我新出版的《林海雪原》、《雁塞游击队》和内蒙古三十年短篇小说选《草原集》。

晚上,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宋家玲家,谈起他在干校的生活,他胖得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想起十二年前,他到长春找我和王中才约写广播剧的情形,如在昨天。

1977年8月7日

上午,南京军区方全林来谈写黎汝清的《万山红遍》评论稿的事,我和他在景山公园墙外树下人行道内侧的路边坐下来。编辑部让我和他两个人完成这部长篇小说的评论文章。我们在一起谈得很愉快,也很顺畅。

下午去袁鹰家,谈到他的散文《长街赋》、《江声赋》和《山色赋》,受益匪浅。

1977年8月9日

晚上,在人民日报社传达室,与徐刚闲聊,我们一起谈起“十一大”,谈到他写的长诗《鲁迅歌》,他还打算写一首长诗《毛泽东之歌》。应约为“十一大”赶写诗作,熬了半宿。

1977年8月11日

约方全林到人民日报社,见到蒋荫安、黄保真二位编辑,与他们一起谈《万山红遍》评论文章事。从程光锐处取来他给《解放军文艺》的诗稿。回到编辑部时,李瑛已抄出叶挺《囚歌》,他让我找一下歌颂方志敏烈士的诗,要在刊物上发表。

李瑛让我把光未然写的《英雄钻井队》长诗,送到张光年(即光未然)的家里。张光年住在东总部胡同60号。我去时,他恰好在家,正与《人民文学》的一位副主编在谈工作。光年同志谈到与刘白羽同志一起去了仁丘,身体还可以,回来觉得乏了。我问他写《黄河大合唱》时多大年纪,他回答:“二十五岁。”他说那时候民族处于危亡时期,年轻人成熟得早。光年同志恢复工作后到国家出版局,管两个刊物:《人民文学》和《诗刊》。光年亲切地问我多大年龄,还问了我爱人和孩子的情况。在他那里我坐了一会儿就告辞出来了。

1977年8月13日

浩然与我通电话,他昨天从密云回到北京,接待日本中岛健藏率领的文化代表团。今天晚上他有宴会,宴会过后,他说到我住的总政地安门家属宿舍来看我。

差10分9点钟,我正在传达室打电话,一辆蓝色“上海”小车开进了院子。车停下,我追上,正是浩然。他穿着白衬衣浅灰裤,同我上楼,在我的宿舍里坐了四十五分钟。他说今天是陪同廖承志同志在北京饭店接待日本文化代表团,今天高兴的是周立波第一次露面,也参加了这个外事活动。他说今天高兴,喝了三小杯茅台酒。我要给他倒水,他说不用了。他问我的近况,说“无所求,无所得,无所失”。他说北京作家协会让他和杨沫、李学鳌三个分别出席党的“十一大”、五届人大和五届全国政协会议。他说他在古北口有四间房子,有煤气炉,菜也充足,可以在那里写东西。《金光大道》第三部正在改,第四部的架子搭起来了。提纲寄给了电影厂,同时在改电影剧本,准备建国三十周年大庆时捧献出来。

1977年8月21日

上午参加大游行,行走了二十多里路。

下午参加在总政礼堂召开的庆祝大会,梁必业副主任主持,徐立清副主任讲话,还有几个代表发言。

晚上去看宋家玲同志。

1977年8月22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的华斌来电话告诉我,我的那首长诗,今天下午两点25分配乐播出,请我收听。

全天在修改沈阳军区歌舞团的一篇纪念毛主席的稿子。

1977年8月23日

张文苑副社长让我为董辰生的一幅画配诗,并校正了沈阳军区歌舞团稿子中回忆《蝶恋花》的文章的错处。毛主席的《蝶恋花》到底是二十年前发表的还是十八年前发表的,我问了前进歌舞团来京的同志,他们也说不很准。张文苑说你问问人民日报吧。我电话找到袁鹰,他记得十分清楚,因为这首诗当时发表他是责任编辑。那时毛主席的诗发表也不轰天动地,也不发表在一版上,就当做作品发表在副刊上。只不过放在头题。这首诗是二十年前写的,十九年前发的。袁鹰记忆犹新。

晚上观看广州军区战士业余演出队的演出。

1977年8月25日

我打电话给人民文学出版社找李景峰,接电话的是韦君宜同志,她说景峰外出了,人不在。她听说我是解放军文艺社的,便问起邓小平副主席过问的几十部长篇小说的事。她是一个干练的人,讲话利落,问话简洁:“如何?”“如何?”给我印象很深。

李瑛给张光年打电话,问那首我送回去的长诗《英雄钻井队》改好了么?光年同志把稿子要回去,说是自己还要改改的。光年说已经发在《诗刊》九月号了。

张志民打电话来说身体不怎么好,正在写长些的东西。

陈其通写了一首庆祝“十一大”的诗,质量不敢恭维。如果是群众来稿,就不会用了,许多来稿比这首要好。李瑛说,这首诗还是要发。

晚6点零5分,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播的我的长诗《新的进军》。

看电影《瓦尔特保卫塞拉热窝》,情节紧张,人物形象生动。

1977年8月28日

国家文化部有票看电影《王子复仇记》,柴全径给我弄了两张票,我和中才去民族文化宫观看了这个著名的影片。

下午在人民日报宿舍,看望了袁茂余,他在家打电脑游戏。他的小女儿小辉已是红小兵了,上了小学一年级。他与我谈了文艺部的一些情况。他说到浩然和李学鳌是怎么“出来”的。当时“文化大革命”,浩然和李学鳌都下乡了,人民日报组织稿件,一般都不署个人的名字,落款都是某某公社、某某大队贫下中农写作组。那次约了浩然和李学鳌写稿子,稿子带回报社后,编辑就署上了他们个人的名字,这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后,引起了极大震动,读者都认为他们没问题了,获得“解放”了,于是他们在书店封存的书就拿出来卖了,根据就是《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他们的署名文章。

1977年9月2日

昨天观看了福州军区话剧团演出的反映台湾“二·二八”起义的话剧《台湾儿女》。今天晚上观看了南京军区话剧团演出的话剧《城下城》,剧中人物周恩来总理一出场,台下就报以热烈的掌声。人们第一次在话剧舞台上看到心爱的总理形象,感到非常亲切。

1977年9月6日

李瑛写了长诗《毛主席,我向您汇报》,让我看了他的草稿。我建议他改一下标题。写周总理的题为《一月的哀思》,这首不如就叫《九月的汇报》,他认为可以。

下午,李瑛让我把他这首诗送到光明日报,光明日报社楼里正放电影《瓦尔特保卫塞拉热窝》,我等了一会儿,见到了许兆焕和韩嗣仪两位编辑。

晚上去首都体育馆,观看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文艺演出。有周正朗诵李瑛的诗,另有李维康、郭兰英、王昆、李双江、加米拉等人的演唱,我喜欢看舞蹈《绣金匾》。

收到惠娟寄来的信和海英、海泉的照片。

1977年9月8日

光明日报社打来电话,说李瑛的诗排出大样了,我替李瑛到光明日报社把样子取了回来。

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给我十张《蝶恋花》的票,我请黄浪华、刘家驹、陈作犁、耕夫等一起去观看了晚上的演出。今天主演是葛莉,比白淑妹年轻,形象和体力都有优势。白淑妹和葛莉分别为杨开慧的AB角。

1977年9月9日

总政机关召开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大会,梁必业副主任讲话,徐立清副主任主持,会后放映纪录片《东方红》。

天安门前召开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大会。

晚上观看中国京剧团的《红灯照》,刘长瑜饰演田小燕,此戏是近年来我看过的最好的一个戏剧。

今天的天安门是不夜的城门,今天的长安街是不夜的长街。到处灯明花香,人群不散,都是纪念毛主席。我回到宿舍已是后半夜了。

1977年9月13日

看校样,准备明天的汇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