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公司的坏话
2394100000010

第10章 经营的诱惑(6)

以我接触的上百家企业的经验来看,以上状况恐怕是必然、普遍的现象。本土民营企业走到十年左右时,大体会进入一个极其特殊的阶段——发育期。人经历了只长个子、不长心眼儿的童年时期,会突然由量变到质变,使积累多年的营养变成荷尔蒙爆发出来。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孩子往往在快速拥有成年人的体格之时,却还保持着少年的心智。这种身与心、体格与意识、精力与经验的落差,造就了著名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企业成长状况也大致如此:前三年,探路、尝试、摸着石头过河,企业的人员和业务都处于极其不稳定、不确定的状态之中,其当务之急是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盈利;中间的三四年,企业的业务开始稳定发展,员工赚到了钱,但通常会爆发出人员队伍的问题,不是队伍不稳定就是能力不足。因此在这一阶段,企业家的精力大量投入在带队伍上;经过前面七八年的折腾,有能耐坚持走下来的企业,终于可以“不折腾”了——业务相对稳定,人员队伍初步锤炼成型,个别优秀的企业甚至完成上市大业,老板终于可以享受一下胜利的喜悦了……可惜好景不长,中国人常讲“无事生非”,企业一旦“无事”,就必定酝酿着巨大的风险。于是乎,企业开始走入发育期,三大烦恼浮出水面。

在我这个旁观者看来,发育期最危险的是两种心态:一是自我丧失,二是自我膨胀。在这两种心态的驱使之下,企业越来越异化,越来越背离当初创业的定位与理想。不仅企业如此,企业中的个人更是如此。这样的例子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数不胜数。

加固一栋已经完工的大楼,给飞行中的飞机加油,改变一个发育期的少年,都是极其困难而麻烦的事情。惟,经其难,历其险,创业者才能蜕变成企业家。

怎么办?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也没有一统天下的标准答案。只是当“发育期”成为一个显性的难题时,我们就有义务来去研究它、破解它。在这里,我只作出一点提示,那就是请企业人向大自然学习一个最基本的规律:发育期的显著生命标志——强有力的新陈代谢。

据说,“抗老化”三个字是健康产业、化妆产业、食品产业永恒的“魔咒”,好比念一声“芝麻,开门”,消费冲动便滚滚而来。

人类对于自身不可抗、不可逆的老化现象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几千年来,从徐福东渡开始,人人都在试图找到长生不老的“仙方”。

企业也是一样,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灭亡做殊死对抗。老化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之航道上最险恶的暗礁,其最明显的标志是贴在企业“脸上”的三块“老年斑”:

硬化:人与人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企业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日益“生硬”,唯文件、会议、命令、交涉之命是从,遵从“上下”、忽略“左右”,严重缺乏柔性思维。

僵化:企业运作体系的“僵化”是“硬化”思维的必然结局,好似人类的“关节炎”——明明每块骨头都在,但就是不能正常活动,骨头与骨头之间缺少润滑,丧失协调,反应越来越慢,直到连应激功能都衰退了。

钝化:机体日益僵化,对外界的信息刺激变得迟钝,微循环逐渐失效,末梢神经功能性障碍,神经传导失灵,敏感度归零,企业患上“老年痴呆症”。

“硬化”是病变的温床,“钝化”让企业觉不到痛,“僵化”让企业出不了手。在这样的病态中,企业必然产生令人深恶痛绝的干部贵族化、员工边缘化现象。

《道德经》有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意即人要通过自身的修炼,复归婴儿般的柔软与柔和,方能够进入最佳的生命状态。

由此可见,硬、僵、钝是机体老化之标志,柔、灵、敏则是企业老化之天敌。企业抗老化的重点就是时刻警惕这三大标志,复归充满灵活与弹性的组织。

寂寞正能量

我宣布我要改名,叫“郑能亮”。

因为在这样一个企业界最寒冷的冬天,坏消息轻易就拉帮结派,正能量则总是形单影只。

去内蒙古出差,趴在车窗上数路边闲置的挖掘机:作为中国工程机械增长最强劲的西北市场,每到夏季所有的工程机械设备理应租售一空,而2012年装载机、挖掘机、路面机械销量比往年萎缩50%以上,各地出现严重的逾期坏账情况。中小经销商纷纷倒闭,大型经销商则抽调最强力量投入到收款、清账的队伍中去,即便如此,仍然占压着大量资金无法向厂家回笼。当地人在酒桌上朗诵最流行的“此地段子”:鄂尔多斯全民放贷,家家户户老少受害,“羊煤土气”风光不再,六亲不和讨债在外,金融危机来得太快,跳楼上吊都不意外,整体形势不好把脉,二零一二真是无奈(此处省略四百字)!

参加一个零售业界的聚会,百货业的大佬们不断重复着之前见报的“苏宁名言”:有些店铺的客流,忽然之间就消失了。女装、化妆品、珠宝,这些著名的高盈利、标志性的“景气商品”,在2012年都像是进入了速冻室,冷得结结实实。仅次于新年春节旺季的秋冬换季,比往年推迟了一个月到来还不温不火。而对于超市业者来说,几万个条码之中,一半以上的商品受到电商渠道和需求不振的双重冲击,流转缓慢。人们突然发现,他们正在经历一次业态的复古:重新学习如何经营一家菜市场,因为只有生鲜产品才是保持客流和销量的救命稻草。与会的一家大型媒介购买公司则说,手中持有的央视某个黄金时段,在今年四季度的广告排期中出现了空档,往年则必须向电视台申请延长时间。

2011年美国人占领华尔街,2012年中国投资人占领大堂吧。在这样的时刻,北京CBD五星级酒店里的高朋满座就充满了虚假繁荣的反讽意味——倘若真的有机会,他们都应该在企业里,而不是在酒店里。

工程机械缩水,表示矿山开采、基础建设的停摆;零售业过冬,源于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信心的降低。这真是: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钞票,生产在这头,消费在那头。

在景气向好的时候,人人都自以为是弄潮儿,只有萧条持续,大浪淘沙的拣选机制才开始运作。近来听到的最接近正能量的一句话,是一位中国企业家在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继承人交流之后,总结出来的:“最大的成功,总是在血流成河的时刻出现!”

是的,坏消息里的正能量,才是真正的正能量。目前,生机正在危机中逐渐浮现。

血流成河的时刻是狠狠抄底的时刻:“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纪录正在不断刷新。潍柴动力斥资近六十亿人民币在德国收购世界第二大叉车公司的股权,醉翁之意在于控制拥有核心技术的林德液压,这是机械制造领域的“金苹果”之一。联系到之前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在欧洲的并购,中国买家正在成为欧洲高端制造业的新主人。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并购的价格和政府的管制都变得更加合理。毫无疑问,中国的基础设施、物流产业仍然将贡献全球最大的增量市场,企业必须在最冷的时候热身,在转暖的瞬间才能发力。

血流成河的时刻是组织变革的时刻:一方面企业裁员,一方面招聘不足,这让我们反思企业人力资源市场面临的结构性难题。经此一战,更多的企业开始对“规模”有所敬畏,重视如何利用外包战略来保持自身灵活性。所谓产业布局的实现,不是取决于你拥有多少资产,而是企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整合多少资源。第一,确定未来产业竞争的游戏规则;第二,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否与这一规则相匹配;第三,看看如果把那些核心竞争力以外的流程外包,企业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然后大胆动手做减法;第四,带着那些被裁剪掉的非关键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做得最好的合作伙伴;第五,通过新的利益交易,再把这些环节整合回来。

血流成河的时刻是业态转型的时刻:一家传统的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在三年前就预见到移动互联网对自身的冲击,但是鱼与熊掌之间始终无法取舍。2012年外贸市场一衰到底,国内市场盈利无望,反而让企业决策者有了背水一战的决心:拆分移动互联网部门,追加业务投资,重组股东结构,引入专业团队。当决策不再骑墙,新业务的一枝红杏就能出墙,居然逆势盛开,贡献增长。

生命力的标志,是在最坏的环境中能否生存。正能量,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