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素简清欢
21907900000004

第4章 踪迹(4)

醉躺绿云中,仰望着的是广袤高远的蓝天,头顶上流淌着的是飘缈轻灵的岚烟瑞霭,似雾似烟的流云是气势不凡的,她们不紧不慢地,雍容大度地缓缓地袅绕着、飘浮着,金色的太阳光灿灿地泻在空旷的山坡上,四周不见纤毫翳障,唯有云过处,云姿投射在绿地上影子组成变幻莫测的云影画,画随云动,云停画静、云动画移,云和影就这样隔着万里晴空,亲切地牵引着、回应着,令人想起朱自清的名句:“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湖是山的眼睛。一座山有了湖,就像青春少女有了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瞬间有了神采。嵛山岛非常奢侈地拥有三汪清清亮亮的天湖,当地人给了个好听的名字“天鹅湖”。遇见天湖的当时,我正欣欣然地漫不经心地在绿海中徜徉着,恍惚间,一抹艳艳的冷蓝从绿色的山涧中跃出,远远望去,像一面明晃晃的镜子。波光滟滟生紫烟,蛙声阵阵唱恬静,天湖是秀美的,她的秀美是闽东水土的钟灵之气与嵛山岛毓秀之姿酿就而成的。棱罗在《湖滨散记》中这样的写道:“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有表情的景色,望着它的人,可以量出自己天性中的深浅。”如今,望着这深山幽谷中的天湖,我心悠悠如水宁静。这里的水是如此清幽,似盘古开天后的第一汪清泉,清纯冷峭,沁入心脾,又会牵起你心头缠缠绵绵的丝丝柔情。面对这样一种真情禅意,我不能不神醉心驰,魂不守舍,掬一捧湖水在手心,清冽沁凉入心入肺;聆听蛙声一片,禅意悟境穿透生命。心想,若能在湖畔搭草屋而居,晴天观云,雨天听雨,晨起饮露,夜摘星粒,闲来品一盏香茗,握一卷唐诗,今生何求?

听说嵛山岛已开发为旅游地,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嵛山岛这株空谷幽兰终于有了识她的君子,担心的是怕她有朝一日也像各处走红的旅游景区那样,满眼是如织的人群,到处可见的是废弃的易拉罐、塑料袋,眼前这云乡梦境怎容得庸脂俗粉、尘泥俗垢浸扰?绿云间飘行的应是手捋长髯、容颜清癯、一身仙风道骨的唐代诗人;拈花扫云的应是与世相违、逸出尘外的林妹妹;在山峦时隐时现的应是给王母娘娘献蟠桃的童男童女;湖水蛙声中隐匿的应是潜湖游水的七仙女。唯有这样,嵛山岛才能永远保持她“别有洞天非人间”的古韵清幽,使我们在红尘滚打疲惫之时,还能到此品得清欢之味!

灵圣山水观音心

早就听说在永春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有一处建于唐代开元年间的佛国名刹乌髻岩。那里“山因水而妩媚,水因山而清纯,山水因观音而扬名,观音因山水而灵圣。”向往已久,却一直没有机会前往,今天终于借参加泉州市作家协会乌髻岩创作基地揭牌仪式的机缘前来谒拜!一个多小时的高速公路车程后,来到了永春锦斗镇洪内村,下车后我立刻被这里的清幽所打动,“苍松翠竹琪花瑞草无双地,秀水岚山幽谷甘泉别有天”。是古代诗人游历乌髻岩时留下的墨宝,也是乌髻岩旖旎风光的真实写照。

乌髻岩坐落于飞凤山凹,飞凤山自戴云山脉迤逦而来,因山体似飞凤朝天而得名,主峰梦仙山气势力雄浑,有包容天地的浩瀚之气。时值春日,正是万物萌生的好时节,片片白云悠悠地飘浮在湛蓝的天际。四周峰峦叠翠,幽谷萦纡,树木葱郁,绿茵芊绵,花丛馨香,泉水清澈,置身其中,让人有远离尘世、逍遥为仙的感觉。

抖落一身红尘,沿着长长的石径拾阶而上,慢慢地我走近了传说中的乌髻观音。只见端坐在悬山式大雄宝殿里的她,安详宁静、慈眉善目。让人惊讶的是她的清秀的面容是乌黑的,这让我想起那个美丽的传说。

乌髻观音原名施秀英,因面慈心善,邻里都尊称她“施大娘”。她于唐景龙元年(707年)六月十九日生于桃源县福德里金鸡坪(今永春锦斗洪内村)一耕读人家。呱呱坠地之时,异瑞纷呈,屋绕紫云,室沁莲花清香。因母亲早逝,她守着染病的父亲苦度时日,但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她在自勉诗中写道:“凿石方见玉,淘沙始现金。青云终有路,只惮不坚心。”长大后,父亲把她许配给安溪长坑邱家,尚未过门。18岁时,临嫁前日她随其嫂往飞凤山采摘苦菜,坐于藤萝绕成的椅上休憩,圆寂而成佛,施父闻讯赶来,见女儿汗流如柱,拿沾了墨汁的腰巾为她擦拭,红颜忽变,满面光黑。

施秀英圆寂后,施邱两家争要佛身诉诸官府。官府裁定将其身投入锦斗“水窟仔”潭中任其自流,流上者归父母,流下者归夫主。女身浮在水面打了几回转,于腰间断为两段,上身漂向上游,下身漂向下游。有一对联盛赞说:“断躯又化佛,问深潭何致神功撼地?敬母亦爱夫,答隆恩方知孝义感天!”

手里举香谒拜时,我再次认真地看着面前的乌髻观音,或许是因为知道了乌髻观音来自民间,我突然不觉得她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佛,而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有思想、有感情。虽然她的面容是年轻的,却让我感受到母亲般的慈祥;虽然她身子是泥塑的,却让我感到她的笑意是有温度的,能温暖人心。

仿佛间我看到1300多年前那个18岁的花季少女,她出生在这灵山圣水之地,花草树木伴她成长,清泉小鸟伴她歌唱。她聪慧美丽,勤劳善良,已有了自己的心上人,她一定也有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她识文断字、勤勉贤淑,一定也有母慈子孝、儿孙满堂的向往;她心怀慈悲、持斋诵佛,对未来一定也有自己的憧憬?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她在豆蔻年华,生命之花即将璀璨绽放之时,毅然放弃凡俗的一切,幻化成佛呢?面对着日渐老去的父亲的眼泪、面对着邱郎深情的呼唤,她有过不舍与后悔吗?乌髻观音自然是不会回答我,然而我从她的眼神中读到了坚定,也许来自寻常陌巷的她更能体会民间疾苦;也许是常年的持斋诵佛使她与佛有了相通的意念,心怀慈悲,志在普度众生?也许飞凤山灵山圣水培养了她容清纳浊的包容之心,让她达到了超越小我的大爱之境!

寒来暑往、万物更新,山花艳了一季又一季,树木绿了一春又一春,飞凤山脚下的百姓繁衍了一代又一代,不变的是乌髻观音不老的容颜,不变的是那双温柔的眼睛中永恒的慈爱。千百年来,她每天望着那么多的人,不畏跋山涉水的辛劳,风尘仆仆地向她奔来,满怀虔诚地跪在她的面前,向她诉说自己的苦痛与愿望,面对众生的种种的诉求与祈望,她不烦不恼;在她面前,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下里巴人,她都给予一样的大爱滋润。她企望,从她面前走过的人,躁动不安的心灵沉静下来,从此拥有一颗柔软、宽厚的佛心,那么世间将更加和谐美好;佛前的光明灯是她的祈愿灯,祈愿以自我的心灵照亮世界。

百姓是最质朴的,谁的心里有他们,他们就膜拜谁。乌髻观音与黄公祖师、武苏祖师并称永春三大祖,备受乡人与海外侨亲的尊崇,到乌髻岩拈香顶礼膜拜者络绎不绝。如今,乌髻岩已是泉南佛国独具特色的著名古刹,民间信仰乌髻观音的祖庭。乌髻观音被敬为“吉祥女神”,每逢观音圣诞,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敬祝千秋。锦斗百姓上供做敬、舞狮弄龙,时达十数日之久,风光热闹胜似春节。施氏从凡间走向佛坛,她留下的足迹却成了乌髻岩独特的自然景观。“金鸡坪”“苦莱坑”“藤交椅”“化身石”“浮佛潭”“鸳鸯池”“珍珠壁”“仙泉窟”……这些胜迹奇观无不融入了乌髻观音动人的故事,使人倍增幽思和雅兴。

我想或许乌髻观音仅仅只是一个民间传说?只是因了这传说,成就了世间一尊最美丽的观音佛。随着汽车的启动,那山、那水渐渐地离我远了,乌髻观音却永远地住进了我的心里!

清晨,汽车从泉州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来到德化,继续沿着溪流向山里行进,这时窗外的景致与我们所处的繁华都市已是两个世界,连绵不断、波浪起伏的峰峦拱绿耸翠、蓊郁莽莽,好一个清新的绿世界!可是,长时间的路途颠簸,大家都有些倦怠,个个昏昏欲睡,不知过了多久,有位朋友惊呼了一声:“看,瀑布!”大家顺着他的手势抬眼望去,只见前方天际翠峰碧嶂环抱的万丈岩壁上,一条飞瀑从天而降,像闪动的巨幅银绸在飞舞,上面是蓝天微云,下面是万壑千岩,缥缈的雾霭萦绕其中,这就是戴云山瀑布的远眺图——辽远、恢宏,真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啊!

大伙急于观瀑的心情更加急切了,可是正如王安石所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要识戴云山瀑布的真面目还有一段山路要走。林深路隘,苔深路滑,我们小心地走着,细观一路奇景,戴云山幽邃奇崛,古木林立、藤萝蔓绕,各式植被形成了巨大的深绿浅碧的屏障,阳光透过树木交织的缝隙洒下金色的光圈,给各色的绿增添了神奇的韵味。先人总是“逐水草而居”,人类的文明总是与“水”联姻,看到足下随时出现的潺潺清涧,就明白了戴云山为什么青山如妆、万木竞秀、草茂水美。你听,那叮叮咚咚的水流声,配着鸣蝉幽禽的唱和,婉若一阕清扬的森林协奏曲。渐渐地,我们听到了瀑布的轰鸣声,我们激动地加快了脚步,峰回路转,眼前一亮,“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戴云山瀑布就在眼前。仰望飞瀑自数十米的山崖如脱缰的奔马飞驰而下,波涛滚滚、气势磅礴,奔腾的水柱拍打着岩壁,发出如虎哮的涛声,响彻山谷,而那飞舞的水花又如无数巨大的莲花在崖壁上绽放,继而又化成水雾向四处飘散。细观戴云山瀑布你又会发现,她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段落式的飞泻,在高耸陡峭的壁岩上有九块巨石由高到低错落有致地悬在空中,石与石之间的落差形成了九段小瀑布,远观九股山瀑争喷竞涌,湍急的浪朵形成了音质雄浑的交响乐。近看九段瀑布却是形态各异,有的像闪着潋滟的光带在空中飘动;有的宛如无数晶莹剔透的花朵不停地开放;有的像千万颗飞溅的珍珠,有着“大珠小珠落入玉盘”的神韵……落下的水在崖底形成深深的潭水,潭底有形态不一的巨石,可供游人在上面观瀑。潭水清绿凝碧,鳞波泛泛,可以透视水底五颜六色的鹅卵石、鲜活的水草、游动的小鱼,潭水清幽碧净,掬一掌扑在脸上,清纯冷峭沁人心脾……置身此地,我有了“偶然临仙境,不信在人间”之感。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戴云山是造物主向我们展示的大自然奇观,从明人记载的十六景中有“迎雪春潮”“天池洒雪”来看,戴云山的雪景一定是很美的,可惜我们一时观赏不到,但是,我们已经很满足了,戴云山一日游已使我们久被红尘浸染的身心得到了休整净化,我相信还会有缘与戴云山神山奇水再次相遇!

梦圆周庄

在看了许多有关周庄的散文与图片后,我诧异地问一位到过周庄的朋友:“最近好像有点‘周庄热’啊,好多报纸杂志都谈到了周庄,你去过了,说说周庄到底是个怎样的仙境,让大家如此有兴趣?”朋友兴致勃勃地说:“周庄是江南有名的水乡,由于它‘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为舟楫’形成了独特的水乡风貌。你听过江姗唱的《梦里水乡》吗?歌中所表现的婉约明丽的水乡风情就是周庄;你读过“小桥流水人家”吗?曲词中所蕴含古朴清醇的悠然意韵就是周庄。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赞誉‘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值得一游”。

听了朋友的话,我心怦然一跳,人间真有如此美妙的去处?那我一定找机会去游一游。

今年秋季,我终于有机会到了心中梦想许久的水乡周庄了。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0多公里处,旧名贞丰里。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捐给了全福寺作为庙产。后人为纪念周迪功郎遂将贞丰里改名为周庄,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周庄有新城旧城之分。新城的建筑已具有现代风格,与外界没有什么不同了,过了古牌楼,才真正进入保留历史风貌的周庄旧城。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四条“井”字形河道将古镇分割成八条大街,因河成街、傍水筑屋,便成了周庄水乡的特色,有河有街必有桥,河是路的一种,桥是路的延续,桥多是周庄特色之一,周庄仍保存着元、明、清时期修筑的石桥14座,特别有名的是永安桥和世德桥,又称双桥,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两条河水在这里形成“十”字,河上面石桥联袂而筑,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时候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今天,你到周庄,周庄人会自豪地告诉你一个有关双桥的新故事。1984年,上海青年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素材,创作了一幅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在美国展出时,被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购买。当年11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故乡的回忆》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被各界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