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素简清欢
21907900000010

第10章 情感(4)

有一天,同学到我家玩,临走时有些不屑的口吻说:“在城里的同学中数你家的住房最差,亏你父亲还是个官。”我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觉得很丢面子,父亲回来以后,我就把此话转给父亲并抱怨说:“爸爸,你总是让房、让房,让得自己没有好房子住,我都被同学笑话了。”父亲没有责怪我,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样好,这总比说你家住房最好有面子。”我诧异地望父亲,父亲解释道:“如果单位同志住房都很差,而你家住房最好,那说明什么?你爸爸利用职权谋取私利,那你才真正应该觉得没面子。你这个小秀才有没有读过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何等胸襟,你应该好好学习。”父亲的这番话,在今天的孩子听起来也许太“马列”了,但当时我确实理解了父亲,也把这种思想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去了。

父亲对我影响最深的第二点是,不要有依赖任何人的思想,要有真才实学。父亲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父亲一生廉洁,还要赡养远在山东的奶奶,接济比我们生活艰难的亲人,省吃俭用,一点儿余钱也都用来买书了。父亲是“半路出家”从事法律工作的,他不愿当一个“门外领导”,一切从零学起。每天晚上,他都独自一人到办公室看书,钻研业务。寒来暑往,他记的读书笔记装满了一个大箱子,他硬是凭着一股拼劲,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再难的案子到了他手上都能圆满解决,他写的专业论文参加了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父亲为人谦和,他总说:“饱满的稻穗总是低垂的,真正有学问的人总是谦逊的。”如今,父亲的音容笑貌再也看不到了,但父亲留下的思想却时时提醒着我们在变幻的生活中要做一个正直清白而有真才实学的人。这种朴实的思想也许很难得到世俗的认可,但我觉得对我的一生很有价值,冥冥之中的父亲也一定会为我微笑的。

清明的雨不停地下着,慢慢地打湿了我的衣襟,思念却打湿了我的心。父亲走时,女儿才刚刚长大,还来不及孝敬他。如今,女欲孝而亲不待,这疼痛入骨入髓,我时常梦到父亲,梦见他教我走正步、打长拳,唱歌、讲故事,醒来却是一场空。夜晚每每望着深邃苍茫的天际,我想知道天堂里有没有广厦千万,父亲能否安心地拥有属于自己的安身之地呢?

来世还做您的女儿

对于我的母亲,我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如果用我拥有的一切去换取母亲片刻的微笑,我都在所不惜,但和她待在一起,我又感到压力很大。

我的母亲出生于山东海阳发城镇后埠前村,十几岁就到了浙江嘉兴,投靠她当过红军的姨父姨妈,在那里上了中学,后考入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随我父亲来到福建省三明市,后来又到了三明地区的明溪县第一医院,在那里工作了近四十年,直到退休。工作中的母亲就是人们所说的女强人,她一个业务精湛、敬业精神很强的儿科医生,在当地赢得了普遍的尊敬。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我母亲,心理上总是有点“怕”她。她个性强、脾气急,经常是伤了自己也伤了别人,让我敬而远之。作为医生的母亲总是很忙,隔天上一次夜班,在家的时候,她也是忙里忙外的,很少有时间和我们交谈。母亲对我们教育是很严格的。我们家有很多规矩,比如要按时吃饭、睡觉,不能随便外出等。当时我和妹妹都觉得这个母亲太严厉、不近人情,我们一致认为,母亲没有父亲好。

真正让我对母亲有了新的认识是在我高考前夕。我备战高考的那一年,正巧碰上母亲去省立医院进修,那时全国上下正是文凭热的时候,我感到精神压力非常大,当时个头1.62米的我只有35公斤多。在考试的前一个月,母亲特地从省里赶了回来,第一次正式地找我谈话。我记得非常清楚,六月的傍晚,和风习习,院子里花开得正旺,母亲疼爱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你太紧张了,我知道我不应该在这一年去进修,在你最需要母爱的时候离开你。”我一时不太适应母亲的这种态度,在我眼里她对我们发号施令的时候多一些,而亲切交谈的时候几乎没有,我紧张地盯着她嚅动的嘴,我猜测她接下去应该是教训的话了,因为我当时成绩不是太好,处于可上可下的边缘。没想到母亲话锋一转:“我知道,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你负担很重,我认为一卷定终身并不是最合理的,你尽力就行了。如果上了大学,父亲母亲都会为你感到高兴;退一步来说,你没考上,并不能说明你就不如别人,你可以再补习一年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人的一生很长,不要让一次考试决定你的命运。最后的冲刺开始了,你好好安排一下学习生活,别把身体搞垮了。”听完母亲的这些话,我呆了,我没想到一贯严厉的母亲会这样推心置腹地与我谈话,而且这样体贴、这样明智。我第一次体会到有一位有知识的母亲是一种幸福,那时我的同学们哪个不是在父母的逼视下发悬梁、锥刺股地苦读?从那以后我改变了对母亲的一些看法,但仍然是不太敢接近她。

长大成人以后,我逐渐地从女人的角度去看母亲的这一生,总觉得好强的母亲这一生并不快乐。

母亲是她们那个时代少数的女大学生之一,她有着女知识分子的那种浪漫与优雅。可是命运给予她的婚姻与人生与她向往的美好世界实在是太脱节了。

父亲与母亲的婚姻是旧式的娃娃亲。父亲比母亲大十二岁,在文化层次与生活情趣上与母亲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愉快。记得母亲时常提起自己在学习时代的影集与集邮册都被父亲当“四旧”烧掉了,虽然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但也给母亲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还有类似的事一点点地伤着她的情感。望着母亲仅存的几张年轻时的照片,我很难把照片上那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和眼前被生活改造得唠唠叨叨的母亲联系在一起。我时常想在几十年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母亲经历了怎样的一种自我蜕变?这期间有谁给予过她爱与帮助呢?有一件事一直让我放在心上。十三岁读王蒙的《青春万岁》的时候,我对扉页上的那首诗“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特别喜欢,忍不住地母亲说:“书写得真好,你看这句‘我渴望在天上飞’写得多好,我就是这么想的。”母亲说:“你飞吧,妈妈已经飞不动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从母亲眼里读出了忧伤,只是那时还无法解读这种忧伤,现在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了一段,尝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我理解了母亲,也读懂得了那份忧伤。

从母亲身上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她是一个很富有牺牲精神的好母亲。母亲为了我可以牺牲任何东西、付出任何代价。小时候,我体质单薄,为了我能够有足够的奶粉,母亲跑遍了全县八个公社,到每个公社的代销点去买奶粉,偏远的公社坐车就要一天。我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母亲一直守在我的身边,三天没有洗一次脸,做剖腹产手术时,她流着泪紧紧地抓住我的手,和我一起度过了生命中重要的一个坎儿。好不容易熬过生产这一关,第二天输血又产生了排斥反应。朦胧中我感到身体一点一点地变冷,那个寒冷的世界向我逼近,迷糊地听到母亲大喊医生的声音,可是找不到医生,在这生死攸关的当头,当医生的母亲迫不得已,自己进行抢救,这样母亲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为了我,三十年没有请假的母亲破例请了一个月的假给我坐月子。儿子出生在冬季,母亲的手在不停地洗涮中,裂了、肿了,看着她手上渗出的血,我的心很痛,很痛。儿子出生后,她牺牲了自己晚年生活的安逸,无微不至地关爱他、照顾他,替我承担了很多。她常对我说,一辈子很短,我还健康,你放心把孩子交给我,趁着年轻多读书、多做事。今天,如果说我的各方面有一点点的成绩都有是母亲所给予我的。

母亲是一位优雅而有品位的女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物质条件下,她总是尽最大的可能让生活更富有情调,充满美。在任何一种境遇里,她都要很艺术地生活着,让生活充满情趣。她总是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把自己打扮得大方得体,对于两个像花一样的女儿更是用心打扮。母亲为打扮我们,还付出了代价。“文革”期间,母亲因为给我织了一件绿色的毛背心被批斗,造反派说她是培养“修正主义小苗苗”,我们成了爱美的“小王光美”。现在每每提起,母亲并不觉得苦,还自豪地说,那时你多可爱啊,粉粉的小脸在绿色毛衣的衬托下,像一朵盛开的小花。在母亲的熏陶下,我和妹妹都养成了爱美爱洁的好习惯。

母亲是一位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永远在进步的人。在工作时,她总是寻找一切学习进修的机会。业余时间,床头也是堆满了书,我小时候看的很多书都是从她床头上“偷”来的,记忆中最深的是《斯巴达克斯》《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虽然那时看这些书有些囫囵吞枣,但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的文学爱好。现在她退休了,在家里还是喜欢读书看报。

在晨钟暮鼓的一次次循环中,流逝的岁月带走了母亲曾经有过的青春与活力。母亲像院子里的老槐树一样正一天天地老去。虽然我对母亲敬畏还是多于亲昵,但我仍然觉得做她的女儿是上苍给我的最大恩惠。母亲,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女儿。

时光静好与君语

古往今来,记不得有多少文人对于流逝的时间写了多少动人的诗篇。而我独独爱上了朱自清的《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轻轻的一句问却让人“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瞬间,仿佛中自己还是那个穿着小花裙扎着马尾辫的小丫头,转眼已是人到中年,青春不再;脑海里印着的母亲还是风风火火的女强人,眼前母亲已是发染白霜身姿不再挺拔;指尖还留有父亲背上的温暖,曾经伟岸如山,为女儿遮风挡雨的父亲早已经远去,每当想到这些,水漾的东西总会在眼眶弥漫,是啊,有谁能将岁月剪断,把母亲年轻的微笑永远定格,将父亲坚强的背影永远镌刻?在光阴面前,一切的一切都是苍白无力的!

时光那头的那个女孩,曾经没有烦恼没有忧伤,在她的眼中这个世界是永恒的天堂,所有的人心中都长着向阳花,她是那么真诚地拥抱着这个世界,纯纯的心在如歌的岁月中书写着如梦的诗行,她一厢情愿地相信这世上有一种爱,永远不会变老,会在岁月中隽永,就像她对文字的爱,就像父亲的呵护、母亲的疼爱;她一往情深地认定把她从父亲手中牵走的那个人,会像父亲一样保护她,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会紧紧地拽着她的手走到地老天荒,不舍她流泪、不忍她伤心。她努力做到最好,她认为他会为她骄傲,她不曾想到这个世界变化这么快,耳边的山盟海誓还在回响,她的童话世界已经破碎,熏染了红尘中的姹紫嫣红,那个人不再记取栀子花的清淡。花染凉意沧桑了容颜,良辰美景转瞬即逝。命运在她面前撕开了伪善的面纱,露出了最残酷的真相。永远有多远,谁都不能保证,一回眸便是另一个风景,一转身便是另一段旅程。

从小安静地生活在童话里,不喜喧闹,不好争斗,在现实中时时碰得头破血流,虽然知道肯低头就可能看到山清水秀,却不改本性,依旧过着清淡的日子,与真性情的人做朋友,喜欢自然舒适的着装,清淡的食品,日子也越过越简单,越来越沉静,这份沉静淡远,于别人也许是苦日,于我却能真切感受到平淡中散发出暖意与馨香。

原以为可以就这样清清淡淡地行走于尘世,把过往浓淡都沉淀为生命的原色,不悲不喜,不期待奇迹。缘分究竟是什么?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徐志摩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认识你,是在我生命中最暗淡的日子,一场轰轰烈烈的情感火焰燃烧之后,剩下的是冷冷的情感灰烬,它的后遗症便是对生活的淡漠,对人的不信任,外表阳光的我,内心却是寒冷的冰山。一时间,日子过得灰头土脸的,乍一看,自己都认不认识自己了。

你出现了,记得总是在午夜接到你的电话,我忍着十二分的不耐烦听你的絮絮叨叨,有时你说着我就睡着了。你说得很动情,我听着很没劲,我自己还有一肚子伤心,向谁说呢?

后来时不时地接到你各式各样的短信,有礼节性的问候,有天气变化时的关心,有网络下载的小段子,有自编的小笑话,你特意把手机的彩铃设为歌曲《童话》,说会给我一个童话世界,对于这样的承诺,我心里更是万般不屑。有一天,你说你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只知道两个人在一起要开心,我突然为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所打动,多少年来,我为了心中那份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情感苦苦挣扎,可是细问自己,我快乐吗?没有!我担惊受怕,自卑得找不到自我。对我来说你是另一个世界,你的生活鲜活、透亮,仿佛只有阳光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