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布达拉宫的月亮
21846600000016

第16章 埃菲尔铁塔

“巴黎的每一个纪念品商店都出售埃菲尔铁塔的模型,但是很少有幸运者能够买下铁塔上的一件真东西。”美联社的报道继续说,"19日,居斯塔夫·埃菲尔1889年在铁塔举行落成仪式时走过的一段螺旋式楼梯将进行公开拍卖。”

我是在手机里听到这则新闻的。

国内朋友知道我在法国,随手拿起散发油墨香气的《参考消息》,给我读了起来。

“埃菲尔铁塔太有名气了,名气大到从它身上拆下一根螺丝出售,都会成为世界新闻。”朋友感慨道。

区分哪些是美联社消息,哪些是朋友的议论后,我对朋友说,“我就站在埃菲尔铁塔下面”。

朋友发出惊叹声:“哇!”

挂了电话,面对铁塔下长龙般蠕动的队伍,我登塔的信心有些动摇了。每年大约有600万人参观铁塔,具体到一天就是眼前的人流了。排队购票,排队登塔,排队观光。我估算一下时间,再瞥眼看看不远处的拿破仑巨大墓地,还有看不见的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凯旋门,我决定把机会留给下一次。

既然放弃了登塔,那就把铁塔仔细看个够吧。或许能找到一百多年来埃菲尔铁塔魅力有增无减的些许端倪。

对于这个全世界最著名的铁塔,其实,我早已从媒体的传播中熟悉了。

1887年7月1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始建造,用了五个月时间打地基,最后300个工人花费了21个月完成全部金属部件的组装。1889年在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那一年也正好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埃菲尔铁塔在全世界引起巨大轰动。

建造铁塔的主人就是著名的钢铁大王居斯塔夫·埃菲尔。

还是看看铁塔吧,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远远望去,铁塔高耸入云,剑指蓝天,有傲四方的雄霸之气,摄人心魄;却又没有钢铁冰冷的生硬,视觉中甚至有些柔媚。我不知道这种视觉的矛盾和反应因为什么。看着身旁游人摆开各种姿势照相留影,我感觉世界上再没有什么背景更让人这么满意了,坚硬与柔软,俊美与刚毅,威武与温婉。走近了,铁塔不像是刚才看到的样子,更像是拉开幕布的突然出现。游人如织,行走在塔上,只隐约可见。

我站在铁塔下面,感受这个物体的硕大无比。钢铁的本质属性在这一刻显示出压迫人的感觉,竟有排山倒海之势,很像拿破仑时代的法兰西帝国。从塔底向上仰望,人的渺小与塔身巨大形成强烈对比。收回目光,环顾四周,尽管人流涌动,在空旷的地面上并没有寻常广场时拥挤滞臃。铁塔进行疏密有序的钢铁编织,从底部巨大空间到上方的紧密排列,为塔底营造宽松的自由空间。在塔下随意走动,心情有了放松,反而像是在茶馆品茗休闲,一边欣赏钢铁艺术杰作,一边猜测朋友走到铁塔哪一个位置了。登塔的人在眺望塞纳河风景,饱览巴黎古老的城市风貌,性情稳健的油然发范仲淹“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之感;心情沉郁的不禁生发出陈子昂“前不见来者,后不见古人;念天地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之慨。

我走到埃菲尔的塑像前,看着这个可爱的老头,心里有种温暖的感觉。他怎么就能天才地想到在巴黎建造这么一个在当时看来简直是钢铁怪物的东西?世界就这么奇怪,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长久地给予尊敬和持久地关爱。埃菲尔想了别人不敢想的,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也享受到别人无法比拟的殊荣。人类的创造创新,就在长久地反复不断的日常褒奖中得到激励,从而推动文明薪火熊熊燃烧。

巴黎社会开始并不接受埃菲尔的创造,一向以优雅高贵文名浪漫著称的巴黎,有着贵妇人般的挑剔。她不排斥巨贾富商,甚至生发喜爱;但绝不准许狂妄的商人在贵妇人脖子上套这么一个俗气的铁链子。如果是小小的铁链子,在美丽巴黎郊外某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或许巴黎还能够勉强接纳;公然竖立在巴黎骄傲的脖子上,而且还是这么恶俗的钢铁编织,巴黎愤怒了。

巴黎市政府在处理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上还是比较有办法的。拥护者说,这座世界最高的铁塔,展现的是工业革命后现代艺术在建筑领域的一个完美体现!反对者说,这是钢铁怪物!不能建设,建设了,也要拆除。大凡此类矛盾,政府只能“和稀泥”,折中处理。巴黎市政府照顾双方的意见,既然建造了,马上拆除过于激进草率,永久保留待商榷,建成使用20年后拆除。

居斯塔夫·埃菲尔必须寻找一条重要理由保护铁塔不被拆除。这有些难为他了。这位在世界各地建造一百多个著名建筑的巨商,已有“钢铁魔术大师”美誉,55岁的人生盛年,呕心沥血之作只能存世20年,实在是政府的近视和对艺术的轻视。虽然巴黎有太多的文化骄傲,毕竟埃菲尔铁塔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埃菲尔为铁塔苦恼,寻觅挽救的途径。

科学挽救了埃菲尔铁塔!一些科学家看上了铁塔,一个科学实验室在铁塔上安家落户,从事气象、无线电和空气动力学的研究。20年后,崇尚科学的法国人,再没有人提出拆除铁塔。再往后,埃菲尔铁塔被复制到全世界各地,成为法国继大革命后向世界输出最大的一宗文化产品。人们记住了72个科学家,他们的名字与埃菲尔一同为人们所敬仰。

巴黎人至今并不掩饰当初的短视褊狭,正如一个自信的绅士谈起儿时的劣举。今天的巴黎已将埃菲尔铁塔作为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展示曾经有过的误解,反证巴黎开放的胸怀,诠释法兰西文化的独特魅力。

正因为埃菲尔铁塔的独特魅力,抵达却未登临,相距越远,越觉得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