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一个企业生产设备能力一定,设m代表产量,CF代表企业总的固定成本(即无论生产多少产品要定期支出的成本,如设备、厂房折旧、办公费用等等),V代表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即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辅料等等,生产量越多,耗费的原材料等就越多,但一般认为分摊到每件产品所需的原材料等是不变的)。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总成本C为总的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
C=CF+m·v
那么,单位产品的成本为:Cp=CFm+v
可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当产量m增大时,将引起Cp的减小,即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
第四,大批量生产通常也能带来学习的经济性。学习的经济性表现在生产一种产品的过程中,可以边干边学,干得越多,对产品生产技术和知识掌握得越多,越来越有经验,越干效率越高。很明显学习的经济性同生产大批量有密切联系,特别是对于轮船和飞机这类投资高、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更是如此,学习经济性的具体表现为生产量越多则产品的成本下降就越多,这种关系构成一条学习曲线或称经验曲线。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对数千种产品产量和其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当一家公司累计产量增加一倍时,大多数产品的单位成本约下降20%~30%,这就证明确实存在着学习曲线,若将学习曲线用对数表示,经验关系变成直线关系。即
Cq=Cn(qn)-b
其中q--当前累计产量(经验量)
n--前期累计产量(经验量)
Cn--n产量时的成本
Cq--q产量时的成本
b--依据熟练程度取的常数值
这种关系在许多行业中表现得很明显。如在飞机生产中,劳动力成本占了总成本的相当大一部分,在生产第一架飞机时大约为25%,而在大批量生产时这一比例下降到10%.
(二)管理规模的经济性:大企业的优势
大批量生产或技术规模的经济性是很重要的,但在确定一家企业整体规模大小的时候,它并不是唯一考虑的因素,因为还有管理规模的经济性因素等。这种因素的效果体现在市场、营销服务、资金筹措、一般性的管理和风险承担等诸多方面。一般只有当企业整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管理规模的经济性才可以充分体现。
首先,大企业可以通过分摊某些市场研究、营销服务和管理费用来取得经济效果,这一点有时是很明显的。对于一种产品的市场营销和服务费用来说,大规模的企业可以在大批量的该产品或多品种的其他产品中进行分摊从而使产品成本降低。如果两种产品主要通过一个销售系统来销售,肯定会使企业销售系统得到充分利用。广告、宣传费用也是一样。
埃克森公司高昂的改名费用:一家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增长,树立企业形象和品牌是很重要的,有很多企业为此不惜重金,花费了大量宣传、广告等费用。然而一般来说只有大企业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管理的规模经济性在起作用。美国”埃克森“公司的改名即为典型的一例。1972年以前”埃克森“公司叫做标准石油公司,由于本世纪初的一次法院判决,标准石油公司分解为34个互不联系的组织,公司缺乏一个整体的形象。为此公司开始寻找一个能识别其产品服务的统一名称。最初计算机制作约1万个名字,经层层淘汰,剩下38个。公司组织专人投入巨资,用100种以上的语言文字进行研究,以保证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不会产生不祥之意。接着又访问了近7000人,其中包括哲学、语言、文学、经济学等专家学者,检查了15000个以上的电话指南,以保证新的公司名称不和任何名称重复。3年后,”埃克森“(EXXON)这个名字脱颖而出。在此过程中,公司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为推广新名称又花去近1亿美元,这无疑成为历史上代价最高的改名。
其次,大企业比小企业在资金触通方面具有优势。一方面,大企业容易进入资本市场,并且通常拥有充足的自有资金,因此其资金来源广泛,而小企业却常常由于规模小的原因而无法筹集到它所需要的全部资金。另一方面大企业由于筹资数额大,信用好而容易获得资金触通优势。大企业比小企业的贷款利息通常低些。而贷款数额大时,与其有关的管理费用的分摊也能使得筹资成本降低。这些是筹资中规模经济的表现。
第三,大企业的集中统一管理还可以获得企业资源配置和利用上的一体化效果。比如在生产上,大企业内部的子企业间能够共享生产设备、原材料供应、人员培训等好处;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上,大企业及子企业可统一安排新技术的研制和新产品的推广,节约创新时间和成本;在采购上可实现企业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统一采购,降低采购和库存费用,还可以以买方独家垄断地位,寻求最低的买价和最佳的进货条件;在财务上,大企业可雇用专职的金融专家,实行资金统一调度和运营从而获得税收等方面的利益等等。
最后,大企业还可能获得经营多样化的好处,对一种既定的产品来说,一个企业很可能受到市场的限制,而不可能成为一个大企业。比如,对于市场很小,或者高度专门化的产品来说,像”高档“汽车,由于市场限制而不大容易实现技术规模经济,此时企业要成长就只能实现多样化,即不限于生产一种产品,比如”高档汽车“产品制造商可以生产其他类型的汽车,此时即可以实现管理规模的经济性。
大企业的优势运用得好,就会转化为效益,因此,一般来说,大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小企业要好。
据对我国10个行业的统计,我国的前4家最大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7.4%,而各行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4.3%,前4家最大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高出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13.1个百分点。差距大的是烟草、文教体育用品和饮料业。其中,烟草行业最大的4家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64.9%,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0.3%;文教体育行业的前4家最大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27.2%,而行业平均只有8.3%,饮料加工业的前4家最大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21.4%,而行业平均只有2.5%.
(三)过去的事实:大的就是好的
大企业上述技术规模和管理规模的理论上的经济性在过去和现在发挥作用的程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社会、经济、市场、技术条件等发生了巨大变化。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诞生为标志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由以人力或畜力为主要动力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以机器为动力的新的生产方式,使企业的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同时也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劳动分工程度的提高,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19世纪中叶,相继发明了火车、轮船,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起来。冶金和机械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引起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从而使以大机器为特征的大量生产方式在国家乃至世界更大范围内得以实现,为产品在更大范围内交换进一步创造了条件。19世纪后期,以电力发明和使用为特征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首先从美国开始,人类由机器时代跨入电器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这一时期由于产品交换的范围和程度更广,而只有欧美等一些企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生产方式,从而为这些企业采用专业化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对这些企业来说供给小于需求,因此其精力在于更大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企业的经营宗旨是能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其结果是企业生产规模和整体规模越来越大,资本积累越来越多,规模的经济性此时达到了”金科玉律“的程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包括原子能、空间技术、人工合成材料等新技术的发明和利用,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在此期间发明的机器,不仅是人的手足的延长、体力的扩大,而且是人的智力的延伸,部分代替了人的脑力劳动,更加速了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以美国为例,1972年机械工业生产中,轴承、齿轮和卷簧的生产专业化就已分别达到94%、88%和81%,大批量生产的程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通讯、交通运输技术的迅猛发展,也为大规模生产领域和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必要条件,因为它们可以大大缩短世界空间的距离,使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成为可能。企业规模的扩大具有了更大范围的内在规定性。规模的经济性使得大企业成为神话,大意味着生产率高,成本低,竞争力强;大意味着实力和技术创新的垄断,总之大的就是好的。
欧美特别是美国”大“的做法--大批量生产、大规模销售、大范围经营--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中发挥了作用,并且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强其在世界经济中霸主的地位。此间也造就了许许多多世界上最大的企业。
福特汽车公司的大量生产方式:1908年美国的亨利·福特在他的助手们的帮助下,设计了世界著名的”T“型汽车。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福特对生产技术作了一系列的改进,并把他的这个革新制度称之为大量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有:①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实行从产品、工艺到管理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福特公司最初大量生产的”T“型汽车共有九种车型,但所有的车型都采用同样的底盘,所有的机械零件也都相同,做到了零件互换、结构简单、组装简便、修理方便。
1923年生产了210万辆”T“型车底盘,达到单一品种大量生产的最高水平。②在设备和工具方面,采用移动式的装配线组装汽车,采用高效的专用机床组成零件生产线,采用传送带、运输链输送汽车零件和整车,大大减少了在单件生产条件下因变换零件调试机庆的时间和运输零件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据有关资料介绍,从改革前1913年秋的后期单件生产方式到改革后1914年春的早期大量生产方式,总装每辆轿车的工时由750分下降到93分,减少88%;每台发动机所需工时由594分下降到226分,减少62%.③在劳动组织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分工的原则,用熟练的工序工替代技艺高超的工匠。不论在装配线上还是在机床旁边,新雇来的工人,经过几分种的培训,就能学会操作。只要能遵守纪律,跟上总装线的速度就行。而且一旦出现怠工或其他原因就可以像汽车上的零件那样,随时把他替换掉。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成本。福特不仅在工厂里进行分工,在工程部门里也划分专业,而且越分越细。④在组织结构上,追求纵向一体化,把一切与制造轿车相关的工作都归并到厂内自制,包括从最基本的原材料开始。
福特生产方式的最重要成果是在于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汽车成本。从”T“型车开始推出的第一天起,福特就不断降价。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当同一车型的产量达到200万辆高峰时,顾客的实际开支降低了三分之二。所以,大量生产方式取代了单件生产方式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地位,使企业以优质廉价的轿车进入了普通居民的家庭。反过来,社会需求的猛增又进一步刺激了汽车工业的飞快发展。福特公司从1903年第一年生产汽车1700辆开始,1908年”T“型车投产时上升到1万辆,1914年装配线满负荷时猛增到30万辆,1923年福特公司在本国的总产量已达到19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44%,再加上美国其他厂家(特别是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210万辆汽车,美国汽车在世界汽车生产中的比重高达91%,从此美国汽车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霸主地位。
(四)”大“的代价:大企业病的出现
以”大“为特征之一的美国经济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达到顶峰,随后进入了长时期的衰退期。与此同时,随着日本、前西德、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工业竞争力的增强和经济的迅速增长,美国人开始对一贯追求的”大“就是好的经营哲学产生了怀疑,并且,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实际上大批量生产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早显得不合时宜,而规模巨大的企业本身也隐藏着诸多问题,”大“本身也要付出代价。
”大企业病“名称的由来:大企业的问题在80年代后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不仅在美国是这样,即使是日本、前西德等国家也是如此。在日本50~60年代高速发展时期迅速崛起的大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的董事长们在那时一见面便异口同声地说:”怎么回事,我们的企业似乎走进了死胡同!“日本立石电机公司董事长立石一真先生较早地注意到了这一现象。1983年1月,在东京经济团体联合会例会上,立石先生第一次使用了”大企业病“这一名词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评论,从而掀起了关注”大企业病“的热潮。为了探索医疗”大企业病“的良方,立石一真总结创办”立石电机“半个多世纪的经验,于1986年提出一整套措施和方法,因为1986年是日本昭和61年故取名为”61措施“.”61措施“在实践中起到了立竿见影,妙手回春之效果,对日本企业界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大企业病“也因此变成日本大众传播媒介的日常用语,立石一真先生被誉为”经营名医“.
”大企业病“的表现有很多,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与”大“本身有本质联系的病状主要有如下一些:
首先,组织规模大,结构层次多,信息反馈的渠道长甚至失真。大企业都曾多次进行过组织结构改革,美国大企业采用最多的是事业部结构,这种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分权。据估计,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0年,在《幸福》杂志500家大企业中有90%采用这种结构。然而由于规模的巨大,享受分权的单位越来越膨胀,有的事业部竟有十几个管理层次。实际上无论什么组织结构,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出现这种问题。结果是第一线的生产和销售的信息和机会,需要层层上报决策,而决策又要不断地开会研究,最终导致对一线部门答复的无限期拖延,使企业丧失诸多宝贵的市场机会。一线部门的意见也需要很久才能反应到掌权者。其间,意见的中肯和紧迫程度被逐层过滤掉。更有甚者,各级负责人中有些人只想保住自己的位置,将坏消息隐瞒不报,导致信息完全失真,将决策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
其次,企业规模大,要享受一体化的利益就必然需要中央集权以统一调配人、财、物等资源要素。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企业必然伴随着庞大的官僚系统,彼得斯曾经对此进行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