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管理
19947200000047

第47章 危机心理学:管理者要善于应变,学会未雨绸缪(2)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无数汗水洒尽之后,刘伟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弹得一脚好钢琴,最后弹琴都弹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刘伟用自己的双脚弹奏出了自己别样的人生,他向所有的人证明了,没有什么事情是固定的,打破规则一样可以创造奇迹。

规则不过是人们的一种习惯,但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不必被死的规则束缚。就像刘伟一样,没有人说没有双手就是给自己的音乐梦想关上了大门。企业也是一样,只要是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打破规则,很有可能使自己脱颖而出。

现在风靡全球的苹果手机,在乔布斯刚刚设计它时候,世界移动通讯领域还是诺基亚横行的年代。乔布斯没有畏惧强敌,没有因为诺基亚是老前辈就退缩,也没有遵循老一代电子产品大鳄的发展模式,而是打破常规,打破常规思维,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苹果手机。

苹果的出世,一下子就给手机市场带来了一股独特的风格,立刻就吸引了大众的注意。苹果手机采用全新的界面,打破了以前所有手机的外观样式和主题界面,打造出了只属于自己的IOS系统。苹果手机一经上市,就获得了大家的好评,苹果的全球销量猛增。现在,手机通讯业,苹果依然独领风骚。

企业的发展,不能依靠模仿,模仿不是长久之计,要想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要有自己有特色的地方,而按照既定的规则,是很难有所突破的。因为已经有公司做到了业界的水平,如果你还是照着老路去走,那不过是在走别人走过的路,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另辟蹊径,杀出一条血路,才是生存的真理。

一个富于创造力的人,即使在不景气的时候依然可以突破困境,开创新机。但是一个只会模仿别人的企业,当碰到真正的困难的时候,就束手无策了。

试想,如果一个老板,只知道按部就班,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生产经营,不重视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不紧跟时代潮流、消费者的需求,那么传统的旧工艺、传统的产品,就会因为和社会脱节而被淘汰。所以,现在有很多的传统企业都在谋求创新。全球统一口味的肯德基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都调整了自己的配方,并新推出了符合中国人口味的豆浆、油条早餐搭配。

中国传统老字号瑞蚨祥,也开始放弃单一的丝绸旗袍工艺,加入了西方蕾丝工艺,设计出更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服装。这些都是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事例。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不创新,就灭亡,这可能一点都不夸张。因为时代在改变,企业必须做出调整。

管理心理学启示

现在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想要突破重围,求得生存,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最佳手段。而创新就是要打破现有的规则,开动脑筋,解放思想,敢于异想天开,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开发未被竞争对手发现的新大陆,创造出新的市场,新的产品。

人都有猎奇、好奇的心理,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任何一样东西,时间长了,人都会产生厌倦。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企业不断地做出改革、创新,生产出新的产品。这是时代所需,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敢于打破常规,出奇制胜。

004.突发事件的心理疏导

公司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无法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事情,遭遇一些风险,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因素,尤其是对于那些刚刚起步,实力还比较单薄的公司来说,当突发事件发生的那一刻,公司的领导是慌乱的,员工的内心也是焦急的。而这样的状态是根本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的。

作为公司的领导,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你首先不要慌乱,在平时的时候,你就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种紧迫危机感,能够让你做好应对危机的一些准备。当事情真的发生了之后,你要做那个领头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还要安抚好你的员工,因为不是每一个员工的心理都能够那么强大,他们在经历了一次突发事件之后,很有可能心有余悸,心理会留下阴影,这些都会导致他在下一次的工作中产生畏惧的心理,做事情会变得畏手畏脚。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和员工健康的心理环境,是企业能否在商战中脱颖而出,走向更广阔发展之路的重要因素。现在的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员工的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比过去重得多的压力。这些压力中,精神上的压力很难被释放出去,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心理健康,进而影响他们的工作状态。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你需要去关心你的员工,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他们一起度过企业面对的突发事件。

最好用的一招心理疏导的方法就是告诉员工们“阳光总在风雨后”,用事实、用行动去给你的员工以信心。

1982年,美国强生公司遭遇了公司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当时,在芝加哥这个地区,有七个人因为服用了“泰诺”退热净失去了生命。这一事件出来之后,整个公司都人心惶惶,因为这对于一家药物生产公司来说,简直就是重磅炸弹。强生的市值立刻贬值缩水,强生公司损失了超过一亿美元。后来在公司的调查之下,发现是有人(不是强生的员工)对瓶装的“泰诺”做了手脚,在药物中加入了氰化物。

当下,强生公司立马收回了全美市场上所有的“泰诺”胶囊。并发动公司2500人向公众宣传,公司生产的药物没有任何问题,此类事件不会再发生第二次了。并且强生公司还借助了《华盛顿邮报》这个大媒体,对这次的危机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报道,向公众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们愿意做一切正确的事情,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强生用自己的行动和态度解决了这次危机,也给了员工强大的信心,告诉员工不用害怕,只要我们坚持顾客利益至上的理念,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员工看到了公司的行动取得的成果,他们的心也就自然安定了下来,恐慌消失,信心就又会回来。

心理疏导具体指的是什么,可能有的人还是不太清楚。疏导,即“疏通”和“引导”。“疏通”,是指医患之间广开信息交流之路,通过信息收集和信息反馈,有序地把病人心理阻塞症结、心灵深处的隐情等充分表达出来。“引导”,即在系统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抓住主线,循循善诱,改造病人的认知结构,把各种不正确的认识和病理心理引向科学、健康的轨道,这也是病理心理向生理心理的转化过程。

“疏通”和“引导”是辩证的关系,“疏通”是为了正确的引导,是引导的前提。“引导”是疏通的目标。“心理疏导”是指在工作中,帮助员工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并且在疏通的过程中,引导员工走向正确、健康、积极的道路。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首先不要对于心理疏导有误解,不能将其等同于思想教育,也不能将其看做是给员工治病。更不要觉得给员工进行心理疏导是对其的物质补偿。心病还需心药医,加强与员工的交流,帮助他们走出阴影,这才是心理疏导的意义所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只有符合员工利益的、符合发展规律的,才能得到员工的支持,只有员工心理健康了,企业才能发展进步。

管理心理学启示

哲学上讲客观决定主观,但是心理学上讲,主观感情会影响客观行为。当一个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的时候,他的行为也必然会受其影响。

企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而员工是企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力量,必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让每一个员工都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005.真诚沟通,减少企业负面影响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日常事务中,由于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常常会遇到一些摩擦、矛盾、冲突和误解。这种负面的情绪会影响到整个公司的氛围,使企业难以形成一致对外的凝聚力,然后给外人不团结,一盘散沙的印象。

试问,有谁会信任这样的公司?这种对于公司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企业的文化建设中,要着重注意公司内部的真诚沟通。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一个个单独的个人组成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人去调研、决策、执行、反馈。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但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资源。因为人有情感,有喜怒哀乐,他们的行为是受到观念和情感的支配的。现在的企业管理倡导的是人性化管理,因此,内部沟通的意义就更加地凸显出来。

任何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都是源于没有良好的沟通。沟通有利于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利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有利于员工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凝聚力,有利于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公司内部资源的合理流通,也有利于建造一支团结奋进的工作队伍。

有的企业不重视员工之间沟通的重要性,一门心思放在产量上,结果却事与愿违,发展不利。

某公司在春季招聘会上,面试了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他们也正是企业人才招聘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该公司却没有对这个群体有充分的了解,只是看到了大学生、研究生身上的学历、专业知识,而忽略了这个人群的特点就是成功欲望非常强,期待获得别人的认可,非常急于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渴望受到较少的限制,希望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但是由于该公司没有了解到这群人的心理要求,也没有进行一定的沟通,所以在企业和新员工之间存在鸿沟。

当这批新人入职之后,表现出来的就是理论脱离实际,想法理想化,做事情比较急躁,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企业的管理者看到这一面,对于这一批新员工非常不满意,认为这些新人难当大任。所以,人事部将这批新人全都辞退了,决定才重新招聘。可是下一次招聘的大学生还是出现了一样的状况,公司陷入了困境,新员工们对于企业也颇有微词。最后,这家企业因为长期找不到人才,没有发展的动力,不得不关门大吉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需要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这才是企业竞争力所在。如果只是因为新人们身上暴露出来的一些缺陷,你就放弃了这批人,那就损失了更多的招聘成本,并且这批人离开公司之后,是带着不满的情绪的,这会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对待新人,企业必须做出合适的新员工导入机制,加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帮助员工快速地成长。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氛围,企业的领导是有很大的责任的。因为,沟通是领导的基本素养,是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尤其是现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沟通更需要科学的技巧和正确的方法。

首先要通过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打破等级制度,树立全员沟通理念,创造人人能沟通、时时能沟通、事事能沟通的良好氛围。再次,还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沟通渠道。有时候员工的上下级观念是很严重的,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找上级领导去沟通自己的问题。所以,这需要企业领导者、部门主管带头沟通,在公司内形成民主的氛围,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报告会、联欢会等形式,来加强上下级之间的联系,通过日常的沟通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了解对方的状况,使得上下级之间没有隔阂,团结一致。

企业的领导和员工沟通的时候,要采用同心理思想沟通。不管是个人与个人,还是部门与部门,都要学会做到换位思考,进行自我批评,领导也要放下架子,开阔心胸。另外,领导还要做到公正地解决问题。当员工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作为领导,应该做到不偏不倚,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对症下药,分别沟通,最终解决问题。

管理心理学启示

企业形象对于企业来说,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价值。企业员工也是企业形象的一部分,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和认识就是企业的内部形象。内部形象的树立靠的就是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沟通产生内在精神,内部形象会使得企业的整体形象更为饱满。在外部人看来,企业也会更加有活力,值得信任。

真诚的沟通,是一种内在力量,沟通会让未知的事情明了,会让误解消散,当员工的心里没有了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猜忌,没有了因为误解而产生的不满,他们的心情就会变得愉悦,工作的状态会得到改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都会被激发出来。当一家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其乐融融,团结和谐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企业形象,外部的消费者是能够感觉到的,他们会因此而信赖你,因此而选择你。

006.对手的恶意攻击也会给企业带来危机

企业危机的出现,有时候是由于企业的内部出现了状况,未能得到及时解决,最终导致事态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危机来自外在的大环境,比如亚洲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就像是“蝴蝶效应”一般。还有一种危机不得不提,那就是来自于你的竞争对手。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通常都非常残酷,有些公司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动用一些卑鄙龌龊的手段,比如说对竞争对手进行恶意的攻击。有些企业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反正竞争对手是在造谣,我清者自清,不和他争辩,这样反而是给对方钻了空子,认为你是在默认错误。因此,对于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千万不能忽视,而且还要重视,不要让这样的惨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