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19725900000018

第18章 文化缺失:市场经济之痛

不论GE、可口可乐,还是其他著名跨国企业。只要你有心,能够有很多渠道收集这些著名公司的经营之术。有人因此猜想——如果把那些著名企业的经营模式复制到本土企业,是否也能产生中国自己的GE或者可口可乐呢?2005车4月28日下午,经济学家赵晓登坛中联重科。为这种大胆而浪漫的猜想,给出了令中国企业家深思的解答。

赵晓简介

经济学家,1 967年出生,江西奉新人,现为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与政策分析、国企改革、市场跟踪与预测、企业成长等,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目前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青年经济学家之一。他的主要论著有:《企业成长战略》、《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的挑战》、《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1 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故事》、《谁是柠檬?》(经济学随笔集)等。他曾在通货紧缩、中国的财政危机、石油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就业与失业、企业成长等问题上,提出了独到见解。

文化缺失:市场经济之痛

——赵晓论本土企业跨越转型期的发展障碍

强买强卖束缚市场发展

市场经济的概念,是随着改革开放进人中国的。在初期,许多人把“下海”经商、挣钱当作市场经济,赵晓认为,这其实是一种曲解或误解。市场经济的存活与发展依赖两大要素——公平交易,以及生生不息的创新动力。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在中国自古就有,赵晓对此观点并不赞同。他列举白居易《卖炭翁》解释:老炭翁“一车炭,千余斤”,被官吏以“半匹红纱一丈绫”强行交换,这种强买强卖式的商品交易,不是市场经济。他认为,即使在市场经济概念深入人心的当代,不论中国还是外国,垄断行业强买强卖的非市场经济行为仍然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人类文明史很长,而市场经济的历史,仍是非常短暂。

功成身退枯竭商业动力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先贤给成功者留下的金科玉律中最撼人心魂的就是“功成身退”——不论姜太公还是范蠡,他们在人生的巅峰期都因为及时收手而免遭杀身之祸。在当代商品经济社会,我国一些本土民营企业家,冥冥之中也效法先人,在企业蒸蒸日上之时,收钱走人。赵晓称他们为自废“武功”一类,他认为这类企业家之所以商业动力枯竭,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市场经济文化缺失上找到解答。

比较西方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赵晓认为,西方的市场经济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文化倡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却并没给不择手段敛财的小人以文化或制度的鞭挞。相比之下,西方的财富伦理训导却容易让更多平常人懂得:追求财富的目标与手段不是分裂相悖的。正是因为全民基于对“获取财富之手段与目的一致性”的认同,恰巧弥补了市场之不足。赵晓据此得出结论,市场经济需要与某种市场伦理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从人类社会来看,叫人不偷懒的市场经济与叫人不撒谎、不害人的强大信仰(伦理)珠联璧合,才能生出健康的果实。

囚徒心理困扰本土企业

经济学上有名的“囚徒”困境,至今仍使大批本土企业深受困惑,难以自拔。赵晓解释说,这种担心别人出卖自己,于是决定首先出卖别人的“囚徒”心理,使本土企业与对手、企业家与员工的博弈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西方形成市场经济的文化背景,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根基,另一个不同还在于:前者更容易建立共同遵守的制度,因为拥有共同信仰的人们相比于只相信自己的人,更容易建立彼此间共同的信任,从而缔约。赵晓认为,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多依赖于血缘和亲情,不肯轻易信任他人,已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最大的障碍。

西方文化构建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倡导平等与博爱,其精神内核容易带来对外人的开放、宽容与尊重。中国传统文化虽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博爱情怀,但这种仅由君子们独守的精英文化,始终难成大众共同遵从的价值标准。因此,在西方市场经济环境下形成的委托代理等先进企业管理方法,移植中国本土企业后,行使起来往往捉襟见肘,收效甚微。现实经济生活中,职业经理人算计企业持有者、员工试图扳倒老板的事,也因此屡见不鲜。

信念做主击败利益驱动

不少人认为,在市场经济发展较完善的西方诸国,利益得失是其国民权衡投入产出的重要指标,赵晓却在对此分析研究后得到出人意料的结论:西方人做事,信念对其行为举止的影响,远甚于利益驱动。

赵晓认为,西方文化造就西方人具备一种非常强的探索精神。有人去探索科学,因为世界是可以认识和治理的,像牛顿等科学家,他们狂热地研究科学技术,通过发现宇宙的规律去接近“上帝”。这种信念使每个人在适合自己的社会岗位上恪尽天职,不论做实业家、科学家,还是螺丝工,都要尽力成为最好的,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

赵晓认为,受此文化熏陶和影响,号称是世界工业中的工业的汽车产业,才能在西方获得几乎垄断全球的发展。在汽车行业,零配件多得数以万计,如果没有一种深入骨髓的信念支持每一个员工做事精益求精,其零配件的精度只要稍多一点偏差,整车就可能因偏差累积而成废品。汽车产业在德国、美国的快速发展,以及手表产业在瑞士的经久不衰,很大程度是基于具有强烈信念的西方文化的沉淀与影响。

价值理念推动企业成长

一些本土企业在成为国内“老大”后,似乎一夜间就迷失方向,找不到动力了。

这时,有些大企业老总为说服自己坚持,不得不寻找新的精神动力,“产业报国”也因此被许多本土企业选定为新的动力源泉。赵晓认为,在产业界,爱国精神自然值得褒扬,但企业要永葆成长活力,仅停留于爱国主义是不够的。

赵晓认为,一个企业或人在其创业初期,首先需要的是有形动力,譬如财富积累和收入增加。等进入成长期,有形动力便会逐渐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无形动力。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固守终生的信念;在企业,则是可持续激励员工为之奋斗的企业文化。

从经济学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发动机、企业价值的放大器、企业行为的指南针和企业内外部关系的润滑剂。赵晓认为,本土企业一旦成长为跨国企业,其企业文化不仅要影响本国员工,还必须能够激励境外员工,因此,其文化内涵,也必须同步跨越国界,倡导具有世界水准的价值理念。

文化建构再造市场经济

对于一个有信仰的清教徒富豪来说,他的信仰将告诉他:获取财富只是为了自己,必须合理使用财富,永远保持谦卑才是值得赞许的美德。所以,在美国,位居财富榜首的比尔·盖茨,在宣布将近乎全部的个人财产捐赠社会,救助非洲苦难儿童时,才能心态释然、为富不骄。在国内,先富起来的人对社会公益热心者为数不多,由此加剧了受“仇富”这种不良传统文化影响的国人对富人的仇恨心理,使穷、富两个群体更为对立,关系更加剑拔弩张。

赵晓认为,要缓解这种敌视的情绪,除了依靠政府调节收入制度,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伦理进行补充。

回顾中国近现代史,我们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懂得要发展自己的科技、教育;从接受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市场经济,到选择走现代化变革之路,中国渴望告别落后、重新崛起的决心世界有目共睹。赵晓认为,本土企业要真正实现与国际企业同起点竞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化变革,包括信仰的转变——要找到一个与现代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建构。做到这一点,或者从自己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开掘一整套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伦理,或通过吸收和引进,再造适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文化基因。

★精彩点评罗争玉(北京大学、中联重科博士后、研究员)

企业文化的真正意义在于运用于管理。企业的成长不仅是资产的增长、销售的增长和利润的增长,企业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表现在企业文化的成长和企业人的成长。企业的根本是培养人,将员工从自然人培养成企业人,整个培养过程就是个文化的过程,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人化”。

从企业生态学的理论来看,企业可分为两大类:经济型企业和生命型企业。经济型企业始终以追求经济目标为根本宗旨,生命型企业是超越经济利益的生命组织,通过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把大家凝聚在一块,突破传统管理模式中那种仅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着眼点的短视行为,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可见,生命型企业具有持续优势,而经济型企业则容易夭折。

优秀的企业必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造就优秀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