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19725900000019

第19章 寻找现代管理的“国宝”

正如经济学研究从科学方法入手。最终不得不回归伦理与道德研究一样。管理学也无法在科学研究启程之后,不回归“叶落”民族文化传统之根本。今天,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管理杏把管理现代化理解为管理西方化。迷恋于用西方先进管理之术调理民族企业“筋骨”却又屡遭挫折时。管理学界的“中医”们开始忧心忡忡——2005年5月26日,著名管理学家潘承烈登坛中联重科,为湖湘企业家开启”尘封”数千年的华夏文化遗存,展示出一种源自古中国的管理智慧。以及解决西方管理之求移植中国后“水土不服”的“配方”。

潘承烈简介

著名管理学家,1928年6月出生,江苏常州人,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领域卓有建树。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并兼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被美国名人传记研究所、英国名人传记研究中心评选为“国际名人”。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市场竞争中的经营之道》、《振兴中国管理科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等。

寻找现代管理的“国宝”

——潘承烈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世界光芒

“水土不服”问诊“中医”

无论是韩国LG在湘创下LG境外投资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范本,还是德国麦德隆扎根湖南长出新芽,这些拥有世界先进管理理念与制度的知名企业,在其“移民”初期因试图复制其本土模式而显出水土不服的“症状”,最终因为服用湖湘地域传统文化调配的“中药”,才能化解管理“不适”,恢复生机。

潘承烈认为,管理科学西为中用,正如晏子《春秋》中所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个水土的问题,就是国情、民情,以及迥异的中西方文化传统。他认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我国企业提高生产力、挖掘潜力、提高管理水平,确实起到了启蒙作用。进入新世纪,仍然只满足于学习西方管理科学或者经营管理,而漠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无异于放弃民族的话语权。这种发展有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是走不通的。

对于中国的管理者,哈佛那些风靡全球的MBA课本,是不理解中国“士为知己者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潜规则,也不明白“不患寡,患不均”的分配心理的,完全照搬其管理模式,有如按西方金发碧眼的审美标准包装西施,结果可想而知。对于驻华企业,遇上在本国顺理成章、在中国却推之甚难的事,即使哈佛最权威的教授,如果不求诊“中医”,也无法为其释疑解难。

向“老子”学营销

西方管理学对于营销的研究,最完整的体系当属市场营销。根据潘承烈的研究,世界营销鼻祖及顶极营销大师,非中国老子莫属。老子的营销秘诀收录于《道德经》,其精髓体现于“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直到20世纪,西方管理学才把产品营销归入经营制胜的关键和核心内容,到21世纪,西方社会的人们才逐步意识到知识将是推动经济的最大原动力。2000多年前的中国先贤老子,就已将看得见的物质和看不见的非物质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

潘承烈对于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的解读,让企业家对于产品营销与品牌营销的因果困惑,茅塞顿开。他认为,老子所言“有”指的是物质形态的东西,如企业产品;“无”并非一无所有,是指非物质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是确实存在的。

对于个人,可以是经验、技巧、思路、知识、智慧,或者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而言,是品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现实解读是:现代企业竞争,表面看起来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若仔细分析的话,企业竞争从深层次讲,是企业谋略的竞争、企业智慧的较量。“有生于无”,是说如果有了经营的智慧,企业的形象、产品的品牌、诚信的口碑自然就会随之而来,产品营销随之拉动,企业也就不愁成不了百年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处理好有与无的关系问题,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不务正业”的智慧

在中国,注重做品牌甚于卖产品的企业已逐渐多了起来,像“中联”、“远大”,以及久负盛名的“海尔”。企业做大做强到一定程度,掌门人该做什么?是仍然跃马提枪、亲临战场与对手捉对厮杀,还是稳坐帷幄,谋略全局?潘承烈从《孙子兵法》里找到了答案。

《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潘承烈认为,对于企业决策者,着眼未来和竞争大局制定战略,比每天埋头处理火烧眉毛的当务之急,要更胜一筹。对于一度风靡企业管理界的“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他认为其适用对象应该是企业执行层,而非最高决策者。

潘承烈鼓励更多的企业家重视企业谋略,而不是动辄挑起价格战,与对手拼夺眼前得失;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学会“不务正业”——不专注于如何让企业卖更多的产品,不沉迷于日常事务性管理,而是腾出更多时间来读书,思考企业发展的哲学问题。譬如,企业的价值与社会责任,考虑企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与储备。更为重要的,就是要敏锐把握外在变化对于企业内部影响的强度与广度,从变化中引导企业实现突破;对于企业的成长周期充分预见,不因现实的高增长而看不到随之而来的跌落周期。

莫将“财富”当“包袱”

2000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士为知己者用”的人才心理学,到现在仍不失为中国人才市场的潜规则及至高法则。只是,那个时代的“士”,到今天有了新名字,潘承烈称其为“知识工作者”,或者是“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

在企业,只有碰到知己才肯心甘情愿发挥聪明才智的,不失为知识工作者的主流群体。换言之,企业管理者要真正使有才华的人愿意把聪明才智尽情释放,首先必须真正成为他的知己,懂得尊重、理解、爱护人才。潘承烈认为,知识工作者与一般手工工作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手工工作者自己没有生产资料,比如有经验的车工、钳工,他必须有人雇佣他,为他提供生产资料,他的经验才能够充分发挥。知识工作者不一样,他自己拥有生产资料,这就是他脑袋里储存的知识,如果这个地方不能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他就会带着他的生产资料去找可以让才智有更多施展机会的地方。

潘承烈提醒企业管理者,从企业运营来看,普通手工工作者属企业成本,知识工作者则应归人企业资产。显然,资产属于企业“财富”而不是“包袱”。

欧阳润平(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精彩点评生导师,伦理与决策研究中心主任)

全球化的竞争与其说是生产力的竞争,不如说是生产关系的竞争,与其说是产品生产的竞争,不如说是企业创新和管理思维的竞争;与其说是行为方式的竞争,不如说是管理价值观的竞争。中国的企业要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真正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就必须拥有与众不同的、独立的、基于民族文化底蕴的传统特色。越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价值观的经营、管理和竞争,才会真正具有世界性的竞争力,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在企业管理方面,从会计模式到产品研发模式,到营销模式,到管理模式,中国企业先后走过许多模仿西方优秀企业作法的道路,也有不少企业花巨资请外国咨询公司来华为企业做各种各样的策划方案,结果却是“水土不服”。这说明在西方人文背景、企业发展阶段以及完善的市场体制下,运行成功的经验在中国未必能行。因此,我们学会通过探寻管理规律和思想,发现了中国传统智慧的精华,那些闪光的东西比我们从西方的企业管理经验当中所读到的要深刻、博大得多。

现在,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体,都面临着一个严峻挑战,那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是不是该放弃我们的话语权,放弃民族的传统。犹太民族之所以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文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就在于这个民族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稳定的、强大的国家,却一直没有放弃他们的信仰、语言和生活习惯与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孔子学习、思考和用人的思想,墨子的义利的思想,无一不是今天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崇奉的名言和真理。华人经济目前尚不能与犹太入经济相比,重要的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形成中华文化的共识,迷失了民族共同信仰的价值观和理念,这正是中华民族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