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手笔:美国历史上50起顶级并购交易
19724800000030

第30章 另外50起大宗交易(1)

在判断大宗交易中的赢家和输家时,人们的观点各有不同。

在本章我们以时间顺序列出另外值得一提的50起交易。有人可能在这些交易中也可以列出50起最佳和最糟的交易。其他交易只是规模比较大些,值得在此列出。

美国钢铁公司的创立(1901年)

J.P.摩根将10家主要的钢铁公司的资产结合在一起创立了托拉斯联合企业。摩根以4.8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其中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这成为当时最大的一起交易。美国钢铁公司曾经控制着美国70%的钢铁产量。

关孚石油公司的分裂(1911年)

约翰·洛克菲勒1863年进入石油工业领域,到1871年他开始买断其竞争对手;19世纪70年代末,洛克菲勒已经控制了其中90%的企业。1911年司法部在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下最后认定该托拉斯为非法垄断组织,并责令其解散。当美孚石油公司的部分企业股票上市交易后,洛克菲勒的总资产增长了三倍(达到9亿美元)。

亨利·福特重购福特汽车公司股票(1919年)

亨利·福特由于和投资者在分红和企业扩展计划上产生分歧,决定借7500万美元,买断汽车公司持股人价值达1.06亿美元的股票。1956年当公司上市后,股票的市值(当时股票由于避税原因已转向福特基金会)达到近50亿美元。

撒母尔·茵苏尔建立的公用设施托拉斯(20世纪20年代)

撒姆尔·茵苏尔曾经是托马斯·爱迪生的助手,曾经提出将电力设施推广到农村地区。为筹集资金,他建立了一个互相关联的控股公司网络,最低一级的组织就是电力设施公司。他曾经控制了遍布美国39个州的200家公司,赢得占电力消费10%的收入。

茵苏尔及其企业组织毁于1929年的股市崩溃,但他在创建和发展许多公用设施公司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些公司直到今天还在市场中运作着。

美国铝业公司的分裂(1945年)

美国铝业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铝产量占全美铝产量的80%。由于政府扶持美国铝业公司的竞争对手,再加上1945年美国铝业公司在一桩反托拉斯官司中的失败,它不得不将部分工厂出售,并且向竞争对手提供产权信息。到1960年,尽管美国铝业公司的竞争对手占据了一半市场,但美国铝业公司销售额还是增长了3倍。

布鲁克林道奇棒球俱乐部的夏威芝山谷交易(1957年)

瓦尔特·奥马利在1950年以70到1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布鲁克林道奇棒球俱乐部。他的儿子彼得·奥马利又于1957年以3到3.5亿美元的价格将俱乐部出售给鲁佩特·默多克,这成为当时最大的一起体育俱乐部交易。使俱乐部增值的关键因素就是奥马利将道奇棒球俱乐部从布鲁克林转移到了洛杉矶。奥马利曾想在布鲁克林建造一处新的棒球场以取代伊贝茨体育场,但没能成功。奥马利抓住了机会让洛杉矶市为自己大做宣传。由于洛杉矶缺乏大型体育赛场和队伍,于是同意投入几百万美元进行相关设施建设,让奥马利建造一处全新的现代化体育馆,市政府给予奥马利夏威芝山谷最有价值的300英亩土地。这宗交易使奥马利建造了最好的棒球比赛场地——道奇棒球体育馆,也建立了最好的体育俱乐部,同时,也为后来的许多抢占地盘,转移城市的体育交易打下了基础。

霍华德·休斯收购沙漠饭店(1967年)

1966年,当时的霍华德·休斯是一位隐居者,他将沙漠饭店的顶层租用了10天。10天后当他拒绝离开饭店时,管理人员报怨说,如果他不退房,就会影响饭店的声望,因为在顶层套房要接待预订了房间的重要客人。休斯刚刚将TWA公司的股票以5.5亿美元售出,财大气粗,踌躇满志,马上就回应说:要以1300万美元将该饭店买断。当他了解到与收购有关的税务政策时,休斯打发他的助手罗伯特·马修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包括桑德斯、卡斯特维斯、银拖鞋、前线和里程碑等度假村和饭店,这些产业都拥有大片空地。后来他意识到占据沙漠饭店顶层确实影响了饭店在狩猎季节的收入,就于四年后的1970年移居到巴哈马群岛的一处饭店。休斯进行的大规模收购改变了拉斯维加斯的城市规划,并且在娱乐场从黑势力控制转向企业控制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施乐公司收购科学数据系统公司(1969年)

施乐公司为进入计算机行业,以9.2亿美元的价格(当时算是天价),收购了名不见经传的科学数据系统公司(SDS),但科学数据系统公司毫无价值,施乐公司就于1975年将整个投入清盘销账。然而施乐据此创立了帕罗·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以便在企业内部进行计算机技术开发。虽然施乐未能使帕罗·阿尔托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成为自己的资产,但该中心可以算是开发出了世界第一台激光打印机、第一台桌面计算机、第一个有友好界面的操作系统以及为网络和JAVA语言打下基础的编程语言。

波克希尔·哈撒韦收购《华盛顿邮报》股票(1973年)

在1973年和1974年股市下滑时,沃伦·巴菲特收购了价值1100万美元的《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占其16%的权益。虽然该股票在前几年一直不太景气,波克希尔·哈撒韦拥有的该资产价值现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

国际镍业公司(INCO)恶意收购ESB公司(1974年)

国际镍业公司当年提前三小时通知ESB公司,它将以每股28美元的标购价,即超出股票价格44%的价格,收购ESB公司。

联合飞机公司以每股34美元的友好竞价做出回应。国际镍业然后提出36美元、38美元、最后是41美元的标价。ESB同意被收购,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例恶意收购。股东们得到了收购前交易价格110%的升值。

大西洋富田(阿科)公司收购阿纳康达铜业公司(1978年)

大西洋富田公司(阿科)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多元化经营浪潮中收购了阿纳康达铜业公司。阿科投入了几百万美元使其经营现代化并开发新矿,向周期波动较大、资本密集的采矿业不断增加投入。1982年,阿科公司在阿纳康达铜业公司损失3.15亿美元。在1985年摆脱该公司时,销账总额达7.85亿美元。

关国运通公司在华纳有线通讯公司的投资(1979年)

华纳通讯公司在扩展业务时,由于资金紧张,决定以1.5亿美元的价格将有线通讯公司的一半产权售予美国运通公司。企业虽然扩展很快,但管理不善,还是缺乏资本金。美国运通于1985年以3.85亿美元的价格将持有的股票又卖回给华纳,获得了一笔利润。然而经过一年的资产出售、分立和公开上市,华纳公司的有线通讯资产总值达到了16亿美元。

埃克森石油公司收购可靠电器公司(1979年)

据埃克森石油公司声称,埃克森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可靠电器公司,目的是提高电器公司生产一种节能马达的能力。这种马达·经大批量生产,全球每天就能节约100万桶石油。两年后埃克森发现,由于成本过高,大批量生产根本无法实现,随即将此项目放弃。在向可靠电器公司大量投入后,埃克森以13.5亿美元的价格将公司出售给公司管理层。

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制作电影《天堂之门》(1980年)

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由于当时其核心管理人员离开去组建奥利安电影公司,不得不想尽办法以保住曾获奥斯卡电影奖的《猎鹿人》的导演迈克·西米诺的下一步作品。它把电影摄制全权交给了西米诺管理。电影预算为1000万美元,而西米诺用超过预算3倍的耗资拍摄了一部被《纽约时报》称为“彻底失败”、随心所欲、惨不忍睹的大烂片。加上推广宣传费用,联合艺术家公司共损失5000万美元。其母公司环美公司最后转手将该公司抛出,从此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再也没有翻过身来。

奔迪科斯·马丁·马里艾特联合技术公司的创立(1982年)

这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企业并购狂潮中第一个带有刺激性新闻的故事。从这起交易中产生了新一代雄心勃勃的投资银行家,他们沉溺于创造名为“挖金人防御”、“死人板机”和“毒丸计划”等复杂的交易手法,同时也在大宗交易中制造了风流韵事。奔迪科斯的神童总裁威廉·阿吉在其前妻及助手玛丽·昆宁翰的参谋下,向马丁·马里艾特提出每股43美元(后又涨到45美元)的恶意收购价。马丁·马里艾特作为回应,在联合技术公司帮助下提出以每股75美元的价格收购奔迪科斯。奔迪科斯后来收购了联盟公司,后者又以每股85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奔迪科斯公司。

贵格麦片公司收购斯托科利·冯·坎普(1983年)

贵格麦片公司支付2.2亿美元收购了加特拉德和其PX品牌的产业。加特拉德饮料成为贵格麦片公司的生财机器,年销售额达到15亿美元,并且占据健身饮料市场份额的80%。加特拉德饮料的发明人,迈克·卡德本来是为佛罗里达大学足球队(加特人)开发健身饮料,他将该饮料以特许权方式出售给斯托科利·冯·坎普,为自己及佛罗里达大学每年收入大约2500万美元。

德士古公司收购盖蒂石油公司(1984年)

该交易涉及金额达100亿美元,是20世纪80年代最大的一笔企业收购交易。后来由于盖蒂事先同意由彭氏石油公司收购而变得复杂起来。彭氏公司在德克萨斯州立法院控告德士古干扰合同执行,造成了历史上最大的陪审团判决、最高惩罚性赔偿费以及破产。企业并购交易人士认为,整个诉讼程序根本没有考虑上市公司是如何进行大宗交易的。判决获胜的彭氏公司的代理律师,乔·加梅尔据传共获得3亿美元的佣金。

巴斯兄弟收购又出售德士古公司股票(1984年)

德士古公司在收购盖蒂公司时,巴斯兄弟公司买下了将近10%的德士古公司的股票。为避免巴斯兄弟收购整个德士古公司,公司以高价将其股票购回。巴斯兄弟在这笔短期投资中共赚了4.5亿美元。

福斯特曼·里特尔杠杆收购托普斯公司(1984年)

福斯特曼·里特尔尽量避免过分招摇的恶意收购,因而没有像克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公司那样臭名昭著。该公司并不为众人所知,但交易界对其交易手段推崇备至。它首先以1000万美元资本金和9000万美元债务杠杆收购了托普斯公司,1987年再将托普斯公司公开上市,支付所有股东(包括自己)1.4亿美元的特殊分红后于1991年将公司转手,从中共获得7亿美元。

对迪斯尼公司的收购企图(1984年)

迪斯尼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儿子洛伊·迪斯尼(被沃尔特·迪斯尼称为“我的傻侄”)决定,要么增加迪斯尼公司手中逐渐减少的股票价值,要么索性全部卖掉。企业并购者罗·斯坦伯格及巴斯兄弟威胁说要买断迪斯尼公司,造成该公司股票上涨。虽然斯坦伯格得到了一件“绿邮袋”(专向某持股人支付的升水以便使其出售股票并放弃收购企图),迪斯尼公司仍然是一家独立企业,只是被以迈克尔·艾斯纳和法兰克·威尔斯为首的新的管理队伍所收购,艾斯纳又从派拉蒙电影公司拉上杰福里·卡钦伯格重振迪斯尼制作室(斯坦伯格和迪斯尼公司后来为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支付了4500万美元)。新的管理队伍扩大了主题公园,大肆提高公园门票价格,开发迪斯尼品牌,销售大量迪斯尼商品,将迪斯尼动画部转变为最先进的电影制作公司,此外还采取了一些精明独特的财务手段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尽管到20世纪90年代有举措不当,股票也处于不景气状态的时候,公司的市值还是从1984年的20亿美元上升到了2000年的700亿美元。

杰佛里·卡钦伯格与迪斯尼公司签的工作合同(1984年)

卡钦伯格离开派拉蒙电影公司与迈克尔·艾斯纳一道来到迪斯尼公司。艾斯纳成为公司首席执行官,而卡钦伯格成了迪斯尼制片厂总裁。他没有像艾斯纳一样得到使其富有的迪斯尼公司的期权,而是同意在他任职期间得到每部作品收入的2%作为补偿。当时电影的收入分配和现在一样,因此连续几年并没有赚多少钱。但到了1994年,劳务合同开始有了回报,当卡钦伯格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像艾斯纳一样成为迪斯尼的首席执行官时,就离开了迪斯尼公司,他向迪斯尼公司提起诉讼,要求了结他的劳动合同。这起永久交易又成为一种源源不断挣钱的金矿合同(如第7章和第10章描述的圣路易斯精英队和里根与电影家协会的交易)。迪斯尼在1997年支付卡钦博格1.17亿美元。在1999年,又支付1.5亿美元才算是对该合同有了永久了结。

通用电气公司收购美国无线电公司(1985年)

通用电气公司支付63亿美元收购了RCA电子、通讯、娱乐以及最著名的国家广播公司广播网等产业。通用电气公司实际上是无偿得到了RCA公司。它将自己的家用电器和国防军品产业与RCA的业务结合在一起,分别出售给汤姆逊和马丁·马里艾特公司,总共得到现金38亿美元和汤姆逊的医疗器械产业。尽管国家广播公司的收入波动很大,但它的价值比通用电气公司为整个交易支付的数额高出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