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我去卖面,也一定要做出比别人更好吃的面,让客人大饱口福。
——松下幸之助
事业的成功离不开别人的支援和帮助,但若是在卵翼下长大,便无成功可言。成功首先就要独立,就要走自己的路,如此才有飞翔的可能。
松下是个不甘现状的人,小小年纪之时,他就考虑着将来独立。24岁的时候,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要辞职独立。
说是独立,除了主观因素之外,客观的原因也是有的。松下结婚以后,事业家庭都不错,内有娇妻,外有令人羡慕的职业。但是,大概是闲得慌,松下身体老有不适,最后竟闹起肺病。当时的规矩,如果请假,那就连一天工资也拿不到,连生活也无从维持。这个客观现实,使松下最后下了自立的决心。
虽说如此,松下自立还是主观的因素在起主导作用。在他的心灵中,能够独立地做一个生意人,干出一番事业来,一直是他所心向往之的。独立以后,虽说波折时起、困难重重,但松下却从未想过要回到原来的公司去。
松下说:“即便我去卖面,也一定要做出比别人更好吃的面,让客人大饱口福。”松下以为,这种独立心是成功的经营者所必备的。这不仅是说要走向独立,自己撑起一摊来,更是指在经营中消除依赖侥幸心理,独立自主,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话,松下颇有共鸣:
“我觉得一个人若想真正成功,最好是让他生长在贫贱的环境中。因为今天的社会处处凶险,犹如巨浪滔天的汪洋,所以必须要有坚强的决心,凭自己的力量,才能开拓美好的前程。创业时最好是一无凭借,才不会产生依赖的心理。因为作为成功的人,最要紧的就是要有独立心。而一般生长在豪门富室中的公子哥儿,由于过惯了挥霍享受的日子,很难再要求他们刻苦耐劳,所以往往就成为不幸的失败者。”不仅如此,松下认为,经营者还应该要求自己的部属和员工也有独立心。他认为,倘若大家都不是独立自主的人,集合在一起也不过是一群互相依赖的乌合之众。因此,领导者不仅要自己养成独立自主的精神,同时也要指导别人去培养。因为如果只有领导者有这种性格,而他的部属却事事要依赖领导者,那就根本谈不上进步和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