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崇德,修慝,辨惑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颜渊篇》12.21
【译文】
樊迟跟随孔子在舞雩台下游憩时,说:“胆敢向老师请教如何增进德行,去除积怨,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工作然后再想回报,不是增进德行的方法吗?批判自己的过错而不去攻击他人的过错,不是去除积怨吗?因为一时愤怒,忘记了自己,甚至是父母亲戚,不是迷惑吗?”
【笔记】
“崇德、修慝、辨惑”,是人人需要学习的。樊迟或许早就想问孔子这些方面的知识,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终于在游玩时,他斗胆向老师请教这三个问题。孔子夸奖了他,并且给予了准确的回答。
首先,一个人要增进德行,就必须将“利”放在“义”的后面,也就是先“行义”做事,然后再考虑利益得失。如果还没有行动,就想着获取多少利益,这种人通常做不好事情。
其次,一个人要去除积怨,就必须学会自我批评,不断反省自身的错误,然后改正它。人生便是一个不断改正缺点的过程,成功者往往是那些能够妥善改正自己缺点的人。同时,还需要记住不要再去攻击他人的过错,为什么?因为一旦你攻击他人的过错,那就意味着你内心之中的积怨仍然没有清除,还需要发泄出来。
最后,辨别迷惑。前面我引用了傅佩荣先生的说法,迷惑来自于情感。本章孔子也传达了这一点,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时很容易失去理性而陷入冲动,如此一来,他就无法客观中肯地去评价人和事。甚至将自己和亲人都忘记了,这就是迷惑。要从迷惑中走出来,就必须保持冷静,依据客观真实的情况去判断人和事。
【行动指南】
首先,人人都需要不断增进德行,应该将行动放在考虑利益之前。
其次,消除与他人之间的积怨,最好的办法是反省自己的缺点,然后去改正。
最后,要走出人生的迷惑,就必须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而不至于使自己因一时的盲目而冲昏了头脑。
星期五
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颜渊篇》12.22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关爱他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慧。孔子说:“了解他人。”
【笔记】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是千古名言。
我们先来看“仁者爱人”。关于“仁”,孔子有很多种说法,但是不外乎行事遵循道德,举止符合礼制,在利益面前首先考虑“义”,等等。归结为两个字,那就是“爱人”,只有关爱他人,才会对对方保持礼制,才能依据道义对待他人。当然,这里的“爱”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爱。
关于“智者知人”则相对容易理解,只有了解他人的人才能够称得上智慧。正如孔子后面的回答一样,“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为什么?一个智慧的领导应该选拔正直的人,一旦正直的人得以重用,那么以往邪恶的人也会想办法改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直的人。这就是智慧的领导的高明之处。所以,“智者”的“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了解谁是正直之人,谁是邪枉之人;二,知道正直之人得以重用之后,邪枉之人便会想办法作出改变。所以说“智者知人”。
【行动指南】
“仁”与“智”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两项素质。所以,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懂得如何去关爱员工,关爱他人,关爱消费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赢得员工、他人和消费者的信服。同时,我们应该努力去了解每一位员工,将正直的员工任命到关键重要的岗位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激发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第三周
星期一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颜渊篇》12.24
【译文】
曾参说:“君子通过学问、文章来与朋友相会,通过朋友的帮助增加自己的仁德。”
【笔记】
很多人都感到疑惑:为什么一定要以文会友呢?答案其实很简单,文章通常是一个人的真性情的表露,所谓文如其人。通过文章,我们可以对一个人进行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一个严肃认真的人通常将自己的学问、文章看得比生命还贵重,所以对他的学问和文章进行了解正是表达尊重的一种重要方式。
经验告诉我们,通过讨论学问和文章结交的朋友,常常比其他朋友更长久、更亲密。
至于能够提升自己仁德修养的朋友,应该算是“益友”。认识朋友的最大目的便是相互学习和促进,并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找到各自的缺点而不断改进。能够帮助自己不断改正缺点的朋友才是最珍贵的朋友。
【行动指南】
不要将时间浪费在餐桌、歌厅之中,而是用来与朋友探讨学问,只有在思想、观念上形成互动的朋友才能够持久。同时,请每一位朋友都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的缺点,并虚心向他们请教改正缺点的办法,从而使自身的德行不断得到提升。
星期二
身先士卒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篇》13.1
【译文】
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从政。孔子说:“自己带头做事,并使大家勤劳工作。”子路希望知道得更多一些。孔子说:“不知疲倦。”
【笔记】
我在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培训时,总是会问一个问题:你们认为管理者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只知道下达任务和监督下属,却不知道带头行动。我们知道最优秀的管理者总是那些能够身先士卒、带头行动的人。只有管理者自己投入工作之中才能够激发他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劳之”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通过身先士卒激发员工勤奋工作,二是通过各种管理方式和手段促使员工努力工作。优秀的管理者知道两者都是必须的。
同时,孔子说到的“无倦”也非常重要,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劳工作而不知疲倦,一定能够获得出色的业绩。
【行动指南】
作为领导者,要使员工们信服并且满怀工作热情,最重要的是应身先士卒,自己带头作出表率。
如果能够做到不知疲倦,则可以成为卓越的管理者。
星期三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子路篇》13.2
【译文】
冉雍担任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从政之事。孔子说:“首先让各级官员承担各自的职责,不计较细微的过错,提拔优秀的人才。”冉雍又问:“如何才能识别出优秀人才而提拔呢?”孔子说:“提拔你所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舍弃吗?”
【笔记】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的确是管理的重要法则。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者来说极其有用。很多企业存在的问题通常是,各级管理者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是无法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还有一些管理者则关心下属犯下的细微错误,并抓住这些小的过错不放。对于提拔优秀人才更是绝口不提,他们担心有能力的下属将会替代自己。
而“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的,首先让各级管理者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让他们忠诚于自己的工作。其次,将眼光集中在重要的工作和任务之上,而不在那些无关大局的细微之处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去计较员工们的小过错。最后,注意人才的选拔,将真正有能力的人提拔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来。
关于如何提拔人才,冉雍有一个疑问:管理者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优秀者,那么应该如何提拔呢?孔子则告诉他提拔那些自己能够认识和接触到的优秀之人,至于那些你不认识或是接触不到的优秀员工,其他人会接触并且推举。
【行动指南】
如果你是一名企业高管,你应该做的是:
第一,明确各级管理者的工作职责,并且要求他们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二,不计较员工们在工作过程中犯下的小错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使他们敢于挑战和克服困难。
第三,选拔你所认识的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平台,使他们释放出最大的价值。
星期四
名不正言不顺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于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篇》13.3
【译文】
子路说:“假如卫君请老师去治理国政,您先做哪件事?”孔子说:“一定要我做的话,那就是纠正各种名分了。”子路说:“真的是这样吗?那老师未免太迂腐了吧!为什么一定要正名?”孔子说:“真鲁莽啊,子路!君子对于自己所不知道的,应该保持沉默。如果名分不正,说话就不顺当;说话不顺当,则事就办不成;事办不成,则礼乐就无法复兴;礼乐无法复兴,则刑罚就不会恰当;刑罚不恰当,人民就惶惶然而不知所措了。所以,君子定下名分是为了保证说话顺当,说出来的话也要保证得到实施。君子对于自己的语言,要求做到一丝不苟而已。”
【笔记】
本章探讨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名”的问题。事实上在前面已经讨论过关于“名”的问题,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讨论的是“名”是否能够符实的问题。本章则探讨了“名”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政治管理的第一要务便是“正名”,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并且将由此引发出无数的问题:“事不成”、“礼乐不兴”、“刑罚不当”、“民无所措手足”。结合现实来看,孔子的结论的确很有道理。在企业中,如果一个没有任何职务的普通员工提出一个行动方案,哪怕是对于企业发展有着很大的促动,如果得不到上级的认可就下达命令,恐怕没有一个人会去做。原因很简单:他是一名普通的员工。这就是“名”的力量。
孔子一眼看到了问题的根本,那就是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名正”的基础上。可惜子路这个愣小子根本不懂其中的道理,还用不屑的口气顶撞老师。不过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子路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