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星期一
无信不立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篇》12.7
【译文】
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三者而已。”子贡说:“如果必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应该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应该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难免一死,但是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国家就无法生存。”
【笔记】
古代思想家总是以治理国家为抱负,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思想改变国家,促进国家的繁荣和昌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还是政治思想家,孔子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今天诸侯纷起、国家林立的状态不再存在,但是现今企业林立,它们同样需要拥有新的管理思想。因此,当今的企业管理者必须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如何将以往的政治管理思想转化为企业管理思想。
“足食,足兵,民信”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放到今天的企业经营中同样值得思索:首先,企业要保证每一位员工的生存和收入的稳定;其次,企业必须拥有与竞争对手展开市场竞争的实力和资源;最后,企业经营者要赢得员工的信任,如果无法赢得员工的信任,就无法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获得他们的忠诚。如同治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依然是下属的信任,没有下属的信任,再多的资源和工资也无法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行动指南】
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牢牢记住一点:员工的信任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部分。要赢得下属的信任,我们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公平公正,以及尊重每一位员工。
星期二
共渡困境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颜渊篇》12.9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遇到荒年,国家财政不够用,应该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采取抽税十分之一的办法呢?”鲁哀公说:“抽税十分之二,我还不够用呢,怎么能够实行十分之一呢?”有若回答说:“如果百姓够用的话,你还有什么不够的呢?如果百姓不够用的话,你又如何会足够呢?”
【笔记】
“彻”是指抽取十分之一的税率,而当时通行的税率是抽取百分之二十。很多统治者一遇到荒年或是灾难,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鲁哀公便是典型之一。他们忘记了一个根本:人民。人民不富裕,国家就很难富裕,人民无法生存,国家就无法生存。唐代魏征说得非常的好:“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将人民的利益考虑到,国家和君主的利益才能够有所保障。有若的解决思路正是建立在这一原则之上的。
遵循这一原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在困境面前与人民共渡困境,共同迎接灾难。事实上,很多时候灾难并不可怕,而且一旦统治者处理得当,灾难还会成为一次实现君民同心的机会。同样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在面对经济危机之时,所有的管理者只考虑个人的一己利益,而置员工的利益于不顾,最终只会造成人心涣散。而优秀的管理者则会采取另外一种方式:与员工们共同迎接困境,战胜困难。例如思科的CEO钱伯斯在困境到来时,毫不退缩,而是将自己的年薪降为一美元,以表示与全体思科人共渡困境的决心和意志。
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和战胜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管理者能不能够与员工们同甘共苦一起奋斗,直至获得最后的胜利。
【行动指南】
在企业陷入困境时,首先考虑员工们的利益。危机通常是一次凝聚人心的最佳时机,如果管理者能够适当舍弃自身的利益,而保障员工的生存利益,企业一定能够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取得预期的发展。
星期三
崇德辨惑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颜渊篇》12.10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增进德行和辨别疑惑。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要原则,认真实践仁义之事,这样就可以增进德行。爱一个人时希望他活得长久一些,憎恨一个人时又希望他尽快去死。既要他生,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
【笔记】
增进德行和辨别疑惑,这两项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同样富有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两点呢?
孔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忠诚、信实,这样才能够获取他人的信任,同时要不断去实践所学习到的仁义,按照仁义去做事,这样就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德行了。对于疑惑,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疑惑。疑惑产生于自身,爱一个人时巴不得他(她)永远活着,恨一个人时却又希望他(她)早点儿死。这就是疑惑,一会儿要他(她)生,一会儿要他(她)死。对于“崇德”,我想几乎每个人都能够理解了,可是对于“辨惑”,我们似乎还有些疑问:一会儿要他(她)生,一会儿要他(她)死,这就是疑惑?
为了理解这句话,我翻阅了十多种今译文本,最终发现傅佩荣先生的理解更为准确:情感会给人带来很多迷惑。——我们为什么会迷惑?因为我们在情感处理方面还不清晰,没有固定的原则。孔子正是看到了很多人无法把握自己的情感,而将人生的迷惑界定为“既欲其生,又欲其死”。
【行动指南】
对待员工和同事要忠诚、可信,言行一致,并且严格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一切职责。最重要的是努力把握自己的情感,学会适时调节和控制个人主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
星期四
日事日清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颜渊篇》12.12
【译文】
孔子说:“根据只言片语就可以判决案件的,除了子路还有谁呢?”子路答应办的事绝不会拖到第二天。
【笔记】
子路是一位让孔子爱恨交加的弟子。的确,子路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行动力很强,做事勇敢果断,为人忠义正直等。但是由于子路爱逞匹夫之勇,令孔子担心不已,最终子路的确死于混战之中。
本章讲述了子路的果断和诚信,值得所有人学习。我认为孔子这段话是对子路最高的评价了,能够根据只言片语就可以断定案件,这样的人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很强,而且判断准确、做事果敢。我们通常在所有的背景资料全部到位之后,还不敢做出一个定论。
“子路无宿诺”则反应了子路是一位一诺千金的君子,不但答应了一定要做到,而且绝不拖拉。用今天的话说便是“日事日清”,每天的工作每天都处理完。反观企业内部,很多员工答应的事情总是拖到最后不得不完成之时,才勉强采取行动,最终完成的结果总是令人无法满意。这与子路可谓天壤之别。
【行动指南】
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日事日清。今天的事一定要在今天处理完,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如果不能够日事日清,最终所有的事情累积在一起,只会导致很糟糕的结果,从而导致工作成果微乎其微,而人生的价值也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星期五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颜渊篇》12.14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如何从政。孔子说:“在职位上不要疲倦,忠诚履行自己的职责。”
【笔记】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这八个字似乎应该为每一个企业员工所牢记。现今的员工们不是居之无倦,而是一上班就觉得没劲,做事也提不起精神来,整天萎靡不振。更不用说行之以忠了,高度忠诚的员工在今天可以说是企业之宝了。
然而,原本“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只有不知疲倦地工作、忠诚于自己的职务、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的人才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
【行动指南】
对于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责,一定要不知疲倦地去执行、完成。这是作为员工最起码的素养。
第二周
星期一
政者,正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颜渊篇》12.17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从政。孔子回答说:“政治的意思就是正。你率先走上正道,谁还敢不走正道呢?”
【笔记】
我对“正”这一概念异常喜欢。无论是对一幅画,还是一首歌,我都会用“正”与“不正”来判断它,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也是如此。我所理解的“正”乃是倾向于正义的、道德的、符合大众利益、符合良知的,而没有邪恶、夸张、变形等不良状态。
孔子所谓的“正”,在我看来,与我所理解的“正”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作为政治家,行为做事一定要“正”,要符合仁义道德,要代表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同时对待他人要公平、公正。最重要的是领导者需要身体力行去践行“正”道,一旦如此,人民便会奉行“正”道。
对于现今的企业领导者,自身的“正”与“不正”,决定着员工们的信服与否。如果你不能够以“正”进行管理,公平公正地对待员工,你将失去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失去你所期望的高效和工作激情。
【行动指南】
管理者必须在管理过程中不断传达“正”,这种“正”在企业管理中主要体现为:公平、公正,做事符合道德仁义,发自内心地尊重你的下属,以及将真正适合的人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去。
星期二
上善则下善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颜渊篇》12.19
【译文】
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从政时说:“如果杀掉无道之人,亲近有德行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你从政,为什么一定要杀人?你如果有心向善,人民也会跟着向善的。君子的道德像风,百姓的品德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倒下的。”
【笔记】
这一章令我联想到很多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对于违反制度的人严厉惩罚,对于遵守制度的人给予表彰,最终,所有的人都将遵循制度作为第一要务,而忽略了自身的职责。这有点类似于季康子的“政道”,“杀无道,就有道”。
而真正高明的管理却不一样,而是用仁义、道德、礼制进行教化和管理。一旦管理者带头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员工,并且严格遵从公司的规章制度,员工们自然也会忠诚于自身的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并且遵从公司的管理制度。所谓“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孔子的确很高明,他敏锐地看到了大众的品德是由领导所决定的,决定组织成败的必定是管理者。他们向善则整个组织便会向善,他们从恶则整个组织都会从恶。所以我们会发现在不道德的组织中常常充塞着不道德的员工。
【行动指南】
管理者应该带头向善,带头践行仁义、道德,并且行为举止符合规章制度,对员工们进行言传身教,这样就可以使整个企业充满仁义和道德。一旦如此,将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星期三
闻与达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颜渊篇》12.20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一个人如何才能够做到‘达’?”孔子说:“你所谓的‘达’是指什么?”子张回答说:“在国家中有声名,在家族中有声名。”孔子说:“你说的是闻名,而不是‘达’。所谓‘达’,是品德正直而爱好行义,认真听人说话并善于观察他人神色,凡事都考虑如何退让。在国家可以做到通达,在家族也可通达。所谓‘闻’,表面仁厚而行为并不符合,自以为自己很成功而不怀疑。这样的人在国家中可以有声名,在家族中也可以有声名。”
【笔记】
“达”与“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很多人却会误解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因为“达”与“闻”都能够非常有名。但是有名只是“达”的一种基础表现,而不是“达”的全部。“闻”却只是有名声而已。
子张投入孔子门下是希望将来能够功成名就,使国家和家族中的人都能够知道他。所以他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到“达”,可惜他对“达”的理解是错误的,孔子也知道他肯定误解了“达”的含义,所以反问他什么是“达”。果然,子张将“达”与“闻”混淆了。
“达”与“闻”有着本质的差别:“达”是通过品德、道义、优良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态度而赢得他人的认同;“闻”则并非如此,只是借仁义的表象赚得名声而已。
当下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追求一夜之间闻名于天下已经成为一种流行,一些人只要知名度,而不顾廉耻。同样一些企业为了尽快“塑造品牌”,打造企业的影响力,也加入了这种置道德于不顾的宣传队伍,于是虚假、夸张、恶俗广告随处可见。
【行动指南】
做到“达”与“闻”都会很有名。两者的差别是:“达”不但有名还很有脸面,而“闻”则是只要名而不顾脸面。
对于企业来说,要持久发展,就必须既注重知名度的打造,又要注重美誉度的塑造。因此,必须朝着“达”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