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臣不从恶
季子然问:“仲由、冉有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先进篇》11.23
【译文】
季子然问:“子路、冉有可以称得上是大臣吗?”孔子说:“我还以为你要问别的事呢,原来是问子路和冉有。所谓大臣,是以正道侍奉君主,行不通则辞职。现在子路和冉有,可以说是具备了担任大臣的条件。”(季子然)说:“那么他们唯命是从吗?”孔子说:“杀害父辈和君主的事,他们是不会跟从的。”
【笔记】
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下,领导者都希望下属对自己唯命是从。可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循一些起码的原则,例如气节、操守、品德、仁义等。当领导者要求下属去干一件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下属应该拒绝和劝阻上司,如果劝阻无效,则应该选择辞职。这才是为人之道。
而如果一个下属愿意为你去干一些违背仁义的事,那肯定是因为你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利益。同样,当他人为他提供更多的利益时,他也有可能对你做出不仁义的事。有多少多行不义的统治者正是死于当年的下属手里。
【行动指南】
不要要求员工什么都遵从自己的命令,应要求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第四周
星期一
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篇》12.1
【译文】
颜渊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以符合礼制就是仁。若有一天所有人都能够约束自我以符合礼制,那么天下便全都达到仁了。施行仁义全靠自己,难道还能依靠他人吗?”颜渊问:“请问具体的做法。”孔子说:“不符合礼制的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不听,不符合礼制的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也一定按照这些话去做。”
【笔记】
这一章讲述了什么是“仁”:“克己复礼”便是“仁”。可本章的核心并非这四个字,而是四个“非礼”,即具体的行动指南。
孔子从四个方面对行“仁”提出了指导,这四个方面是每个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四种行为:看、听、说、行。由此我们便可以知道“仁”其实是一种行为规范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我们的看、听、说、行等要符合礼制。如果把这一切延伸到企业组织之中,那么,仁便是做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事,说有利于团队协同和团结的话。同时,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符合规则和制度的。
可是,要做到一切行为都符合礼制并不容易,即便是像颜渊这样的人也需要努力而为之。因此,当我们要求自身履行“仁”时,一定要学会“克己”,唯有做到了“克己”,才能够真正做到“复礼”。
【行动指南】
行“仁”永远是自己的事,不要指望他人能够帮你任何一点。企业管理者应该为员工们设定符合礼制的各项行为准则,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履行“仁”则。这样的企业将具备永续的生命力。
星期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篇》12.2
【译文】
冉雍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会见重要的宾客,治理百姓像是承担重大的祭祀活动。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他人。(这样)在国家中工作没有怨恨,在家中生活也没有怨恨。”冉雍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也会努力按这些话去做。”
【笔记】
《论语》的《颜渊篇》中讲了很多种仁,每一位学生向孔子请教,孔子都提供了不同的答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孔子认为仁应该在每个人的心中,而且应该根据他所处的状态去思考,所以他提供的答案也是因人而异的。前面颜渊问仁,孔子的答案为“克己复礼”;现在冉雍问仁,答案则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将孔子的话完整地读一遍,便会发现仁其实是一些做事原则:出门见到他人像见到重要的宾客一般,这样的做法完全符合礼制,有句古话叫做“礼多人不怪”。而作为管理者,治理下属要慎重、严谨,言出必行,行必有果,像祭祀一般严肃认真。对于自己感觉到不好的东西,不要强加给他人。这些行为会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其实我一直觉得“仁”是每一位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对待员工要尊重,发号施令要慎重,不要将自己不愿意去干的事情推给同事或下属,一旦做到这一切,必定将赢得同事和下属的尊重,也将取得出色的管理业绩。
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值得终身遵循的法则(《卫灵公篇》15.24),我想对于大多数管理者来说,同样应该时刻牢记这句话。
【行动指南】
管理其实很简单,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处理好这些关系,就能够取得出色的业绩。而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者对待员工要尊重,平等地看待他们,肯定他们的价值和贡献。
第二,分配任务、任命人员要慎重、严肃,而且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第三,不要将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强加给他人。
星期三
仁者言仞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
——《颜渊篇》12.3
【译文】
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说话缓慢迟钝。”(司马牛)问:“难道说话迟钝,就可以称得上是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怎么能够不缓慢迟钝呢?”
【笔记】
乍一看上去是令人觉得奇怪:为什么说话迟钝是仁呢?仔细揣摩孔子的话便会发现其中大有深意:其一,有仁德的人绝不会轻易应诺一件事情,因为他们极其注重信誉,一旦承诺一定要做到,所以说话时会反复思考自身能不能够做到,所以“言仞”。其二,有仁德的人希望处理好每一件事,所以在承诺时,会思考如何才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如果自身没有能力,他们会选择拒绝。其三,有仁德的人说话做事讲求严谨、缜密,所以时常表现为讲话迟缓。
反观他人,便会发现他们与有仁德的人恰恰相反。首先,他们不管能不能够做到,先答应下来再说,等到无法履行诺言时,便四处找借口搪塞。其次,他们说话无所顾忌,根本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时常因为一句话而得罪于人,使得自己陷入人际困境之中。
说话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正是这一平常的事展示了一个人的素养和品格。所以孔子从这种日常小事中教育弟子们,使他们明白仁的真正含义。所谓“百姓日用即道”。
【行动指南】
说话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成败。最高明的说话技巧便是孔子所谓的“言仞”,即不轻易承诺,承诺之后一定严格遵循诺言;同时说话严谨、慎重,不要因为言辞不当而冲突、冒犯他人。
星期四
问心无愧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颜渊篇》12.4
【译文】
司马牛向孔子请教怎么样才能够称得上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虑也不畏惧。”(司马牛)问:“不忧虑不畏惧,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了吗?”孔子说:“如果一个人自我反省而没有任何愧疚,这样还有什么可以忧虑和畏惧的呢?”
【笔记】
这个司马牛肯定不是孔子的七十二位贤人弟子之一。他的反应和理解能力都不够出色,孔子每次的回答他都无法及时理解,如果是颜渊,孔子肯定不需要进行更多的解释。
上一章司马牛问了什么叫仁,这一章他又问怎么样才能够称得上是君子。孔子告诉他“不忧不惧”者可谓君子。可是与上一章一样,这个司马牛愚笨得很,根本无法理解孔子的意思,甚至觉得这样是不是太简单了,不忧不惧就可以称得上是君子,那君子不是很多了。于是孔子又进一步解释了“不忧不惧”,所谓不忧不惧,不是表面上看起来一个人不忧虑不畏惧,而是一个人自己进行反思,觉得问心无愧,而没有任何忧虑和畏惧。
我们都知道一句谚语:“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只有那些从不做不正当事的人才能够做到“无忧无惧”,这样的人做事一定会遵循仁义之道,一旦如此,自然称得上是君子了。只是不知道那个司马牛有没有真正理解。
【行动指南】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我们做事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问心无愧。无愧于我们的工作岗位,无愧于我们的薪水,无愧于对我们信任的上司,一旦如此,我们就是优秀的员工。
星期五
四海之内皆兄弟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12.5
【译文】
司马牛面带忧愁说:“别人都有兄弟,就是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过这样的说法:死生各有天命,富贵由老天安排。君子严谨而不放纵,与人相处恭敬而合乎礼制。如此一来,四海之内的人都是兄弟。君子还担心没有兄弟吗?”
【笔记】
又是这个愚蠢的司马牛。他担忧自己没有兄弟,这种担忧真是多余而且毫无意义。子夏不愧为劝人的高手,首先他告诉司马牛,没有兄弟是由老天决定的。但是如果你努力成为一名君子,则可以拥有无数的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嘛。一旦如此,你还会担心没有兄弟吗?
“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放到今天更具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企业经营来说。我们都知道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事实,跨国经营也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考虑的重要任务。很多企业在进入一个新的国度和区域时,常常因为无法与当地的职员打成一片而遭遇文化差异,最终面临失败。这时思考一下这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会有效促进双方的沟通和交流。要学会尊重对方,对对方保持“敬”和“恭”,与对方成为兄弟,一旦如此,企业很快就能够立足与获得发展。
【行动指南】
将你的同事和下属当成兄弟姐妹,发自内心地去尊重他们、关爱他们,你将塑造出一种充满亲情的企业文化,你将打造出一支和谐的、充满温情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