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论语》管理日志
14911000000013

第13章 四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

【行动指南】

企业的“中庸”之道,便是企业的持久发展之道。它适用于任何一家企业,谁违背了它,谁就会陷入困境,直到某一天重新回到“中庸”之道上来。因为无论何时,“中庸”之道都是最为适合的方法和思想。

星期五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篇》6.30

【译文】

子贡问:“如果有人广泛照顾人们并能够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可以称得上是仁吗?”孔子说:“这样何止是仁啊,一定要说的话,可以称得上是圣了!即使尧舜也难以做到啊!所谓仁者,是自己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立足,自己想发达时也帮助他人发达。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去设想他人,就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

【笔记】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典型的儒家思维:推己及人。自己认为好的,也帮助别人实现,同样自己认为不好的,也不要强加给他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对于“仁”的探究很是用心,可惜这一次他对仁的理解依然不正确,正所谓“过犹不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绝非常人可以做到,所以孔子并不以此作为“仁”的标准,因为“仁”是现实的,是可行的,而“圣”则很难实行,连尧舜等伟大的帝王都无法做到。

为了准确地传达“仁”的概念,孔子用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一句切实可行的话来表述。自己所想的,也帮助别人实现。但是,事实却总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现实中到底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寥寥无几。

在企业管理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具备一定的现实性意义。作为管理者,你想自身的能力、职位乃至薪水得以提升,那么你就应该考虑下属们如何得到提升。同样,如果你希望企业获得发展,首先要考虑员工们如何得到成长。

【行动指南】

韦尔奇说过一句话,值得每一位管理者牢牢记住:“一旦你成为管理者,你所考虑的就不再是个人的成功,而是团队的成功。”

也就是说,要成为一名杰出的管理者,你就必须推己及人,使你的下属们都能够获得成功。这或许是管理者应该遵循的唯一法则。

第三周

星期一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篇》7.2

【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所见)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吗?”

【笔记】

本章表述了孔子的愿望,我们都知道孔子已经实现了他的愿望,但是他还在不断地反思:“何有于我哉?”希望自身能够做得更好。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做到这三点很不容易,当然,除了孔子,我们知道后来的一些儒家学者如朱熹、范仲淹等也做到了这三点。很多人或许认为这是大学者的事,与常人无关。这一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如今企业界流传着一个概念:教练型领导,意思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位出色的教练。既然是教练,那就等同于老师。老师要教导学生,首要条件是自身不断学习和进步。如此一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便是当今管理者所要做到的三件事了。

“默而识之”是将所见所闻所学默默地记在心底,这样就可以时常思索、揣摩其中的深意,当中的问题和疑点必将迎刃而解。

“学而不厌”才能不断积累新的知识,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打造学习型组织一直是很多企业的口号,而真正的学习型组织首先是管理者带头学习,并且将所学到的一切运用到实际管理之中。

“诲人不倦”才能使员工信服,“不倦”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不疲倦。以教导别人为乐,从而不会感觉到疲倦;二,不保留。真诚地教导别人,绝不保留一丝一毫。这两点都很不容易做到,但是孔子做到了,而且还更进一步,做到了因材施教,真可谓一代圣人。

面对问题和疑点时,做到“默而识之”,反复思索,你将发现问题会逐渐清晰起来,从而获得解决方案。

作为管理者,要赢得下属的尊重和带领企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就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与此同时还要对员工进行辅导,使团队整体前行,实现企业目标。那么,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做到“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

星期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篇》7.6【译文】

孔子说:“立志于道,(为人处世)以德为根本,以仁为依据,游刃有余于六艺之中。”

【笔记】

这一章孔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理想的人生。首先,立志于道,有着一定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从而使人生富有价值和意义。其次,行为做事以仁德为依据和根本,获取出色的品格,赢得他人的青睐。然后,熟练掌握六艺,游刃有余于其中。做到这些谈何容易?有志向,且以仁德行之,做到这两点的人已经非常少见,更何谈“游于艺”?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孔子所勾画的人生是无限美好的人生,不仅如此,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那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组织将是多么的和谐和美好。因此,我认为这值得每一管理者去努力。

首先,为企业塑造一个愿景,使所有的企业成员感觉到在从事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这样就给员工们一个清晰的志向。其次,以仁德为设计企业规章制度的根本和依据,使每一位企业成员的行为处事都依据于仁德。最后,不断地培训和辅导员工,使他们熟练掌握各项工作技能,在实践中做到游刃自如,从而使得工作变得快乐和高效。

或许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依然值得我们去努力。

【行动指南】

任何管理的最大难点都在于管理者自身能否以身作则。因此,首先管理者们必须要求自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自身做到了之后,再发挥培训和辅导的功效,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如此。一旦做到了这些,你将发现你创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企业组织。

星期三

有教无类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篇》7.7

【译文】

孔子说:“凡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

【笔记】

很多时候,人们的误解很容易产生糟糕的后果。对于这一章,幼年时期的老师便曾经给我留下一个糟糕的印象:“只有送上十束以上干肉的人,孔子才会收他做学生。”这令我一直对孔子缺乏好感。直至高中时,自己深入研读《论语》,才发现原来自己受到了那位老师的误导,想来十分可笑。

在古代,上学的确需要带十束肉干给老师,但是孔子没有必要加上“以上”二字,否则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教学比他人好?还是其他意思?似乎有些说不通。后来,我在查阅郑玄的著作时发现古人通常也用“束脩”来指代十五岁,也即是可以开始学六艺之年龄,《为政篇》中孔子也曾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由此证实此处的“束脩”乃是指“十五岁”。

当然本章的关键不在于“束脩”,而在于“未尝无诲”,即谁来了孔子都会教导他。这是有教无类的精神,不因为对方是谁,曾经犯下过什么过错,也不管对方是王侯将相,只要能够潜心前来求学,孔子一概真诚教导,而不带任何偏见。

这一点似乎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指导员工时通常会带着先入为主的主观看法,认为某某可以教导,而某某则不可以教导。由此一来,人为地对员工进行了层次划分,最终导致了组织内部的不团结。

【行动指南】

对待员工应该采取统一、平等的看法,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培训和辅导机会。当然在培训时一定要根据员工自身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否则,一切都毫无意义和价值。

星期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7.8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努力想学习我不会去开导,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时我不会去启发。告诉他一个方面,却不能够联想到其他三个方面,我就不会再多说了。”

【笔记】

前面我们谈到了孔子有教无类,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人前来请教都会教导。但是本章我们看到孔子是不会主动去教导别人的,他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导。

只有一个人努力思考学习却依然想不通时,努力想表达却不知道如何表达时,孔子才会及时地开导和启发他。这样的教学方式通常使人有醍醐灌顶之感,瞬间获得领悟。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沉浸在某个问题之中,长久不能够获得答案时,往往他人只要给予一个提醒便会豁然开朗。这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和状态,但前提是我们首先要自身经过反复思考。如果自己根本没有思考,对方只是告诉了一个答案,就不会有什么惊喜的感觉。因此,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自身不断去思考,努力探寻答案,在这种前提下依然无法解决时,他才会及时给予启发。

这一点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异常值得重视,我在很多企业进行培训时,管理者总是要求我采取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多管理者喜欢告诉员工们怎么干,而不是让员工们去思考如何干。这是一种糟糕的管理方式,最终只能导致员工蜕化为工具,不再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启发”,孔子还注重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如果一个人不能够“举一反三”,孔子是不会与他多说什么的。这里的“举一反三”表达的是积极主动去思考,由一个方面联想到其他方面,一个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这与现今企业希望拥有“自动自发”型员工的愿望是一致的,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的员工,通常情况下培训和辅导是无效的。当然,我们应该记住一个前提:每个人都是希望工作的。如果你的员工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一定是你——管理者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