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星期一
君子不伐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雍也篇》6.15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打败仗众人撤退时,他负责殿后,在将要进入城门时,鞭打着马匹,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不肯快走。’”
【笔记】
每次读到这一章时,我总会掩卷沉思:为什么今天不存在孟之反这样的人了呢?我们看到的不但不是“不伐”,而是无所不在的自我吹嘘和夸大其词,甚至很多人无中生有,将他人的功劳归结于自身。我很多时候都在怀疑是不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已经失去了羞耻感。
孔子一向对谦虚的人抱以好感,因此,孟之反的行为令他赞誉。当然,孟之反的行为的确值得赞誉,如果换了其他将领,恐怕早已大言不惭,抢夺功劳了。谦虚是一种美德,可惜这种美德在功利主义深入人心的今天,已经难觅踪影了。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无论何时,保持谦虚总是赢得人心、获得他人认同的一种良好行为。正如《易经》所谓:“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行动指南】
有功劳而洋洋自得的人很多,但是有了功劳却保持谦虚而不自夸者很少。一名领导者要从优秀成长为卓越,那么,谦虚的美德是必备的。
因为优秀只要业绩出色即可,卓越却是赢得众人的忠诚和追随,要做到这一点,领导者首先需要具备谦虚的美德。
星期二
文质彬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6.18
【译文】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会流于浮夸。文采与质朴结合适宜,才能够称得上是君子。”
【笔记】
本章孔子从另一个方面阐述了君子的定义:文质彬彬。
“文”指后天所获得装饰性的言行举止,虽然看起来很文雅,但是往往过于矫饰而令人难以接受,因为给人的感觉很不真诚,总是流露出浮夸气息。
“质”则指未经过任何加工的质朴,朴实敦厚,但是很容易显得粗野。人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去除身上的“粗野”之气。
单纯的“文”,或是单纯的“质”,都会令人感觉到不舒适。因此,孔子认为文质需要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既保持心底的纯朴,又具备相应的文采,如此一来,便可以成为君子。应该说,孔子在本章讲述的是一种人生修养。这一修养尽管看似与管理无关,事实上,达到这一修养之人便可以从容管理下属,并赢得下属的尊重和青睐。因为他既富有才华,又保持了真诚。
【行动指南】
在今天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成为一名君子。试想一下:谁愿意成为小人的下属呢?
《论语》中讲述的很多方面都是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君子的,“文质彬彬”只是其中的一点罢了。从“文质彬彬”来看,现今的很多管理者都是不称职的,要么过于质朴,要么过于虚夸,当然虚夸之人总是多于质朴之人。
如果要成为优秀的管理者,我想大多数管理者首先需要去除自己身上的虚夸之气。
星期三
人生宜直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篇》6.19
【译文】
孔子说:“人活着应该保持公正真诚,缺乏公正真诚的人得以生存不过是侥幸免于(灾祸罢了)。”
【笔记】
“人之生也直”,这一观点至关重要。“直”包含至少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公正、正直;二是真诚,不虚伪。
首先,我们做人要公正、正直,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诬陷他人,而是要保持客观中肯,依据事实对他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这一点很容易被一些管理者所忽略,他们通常会利用职位优势对一些曾经顶撞过自己的下属进行报复打击。这类公报私仇的状况时常发生。
其次,待人一定要真诚,无论对方是上司还是下属。“真诚”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要做到真诚,就必须做到“无私”,所谓心地无私天地宽,只有做到这一点的人才可以对他人保持真诚,正如孔子所说:“吾无隐乎尔。”只有做到“无隐”之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真诚。
孔子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应该保持公正真诚,而且还告诉我们如果不能够保持公正和真诚,必将遭遇灾祸,除非能够侥幸得以逃脱。然而,事实是大多数人总是很难如此幸运。因此,我们总是看到那些虚伪、诬陷他人的人陷入困境和灾祸,更可悲的是在他们遭遇困境之时,无人愿意伸手援助。
【行动指南】
作为管理者,对待员工一定要保持公正、真诚,一旦你丢失了公正和真诚,你的员工将敏锐地发现这一变化,从而改变对你的看法和态度。
星期四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篇》6.20
【译文】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笔记】
这又是一句名言。记得儿时老师们总是摇头晃脑地用这句话教导我们,可这句话却是最不适宜教导的,因为一个人对一件事不感兴趣,他就不会爱好它,更别说以它为乐了。所以,最终不爱好学习的学生依然不爱好学习。
“知之”、“好之”、“乐之”其实是三个层次,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之”代表什么,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认为是“学问和事业”,我赞同这一说法。“知之”是指了解和懂得学问和事业的重要性,但知道不等于做到,大多数人往往是知道却没有做到,因此,仅仅“知之”是远远不够的。“好之”指爱好某一学问或事业,但我们都知道爱好通常是指业余的,例如我本人在工作之余爱好写诗和画画,但它们对我来说只是爱好而已,我绝不会将之视为一生的事业。“乐之”则指对一项学问和事业乐此不疲,愿意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它们上面。一旦如此,谁都能够在这一方面取得杰出的成绩,成功者都是对某一领域有着强烈执著的人。
【行动指南】
在选择员工、招聘员工时,首先要关注对方对工作的态度和动机,如果他们仅仅是为了获得一项工作而掌握了一些相关知识,那么对于这样的人应该选择回避。而对那些当前了解的相关知识还不足够,但对此有着强烈爱好,或是非常执著于此的人,则应该给予重视,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和引导。很快你将会发现,他们成了企业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星期五
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篇》6.21
【译文】
孔子说:“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中等以下资质的人,就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了。”
【笔记】
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朱子注:“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易入而无躐等之弊也。”意思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高低进行针对性的教导,唯有如此,才不至于使对方无法理解,最终沦落到学了也白学的地步。
无可否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资质天然不一。对于那些天资聪慧、一点即通之人,可以传授他们高深的知识,因为他们能够领悟其中的道理。而对于那些天生愚钝之人,则不可以传授他们高深的学问,即便是传授了也没有用处。
孔子教学对每一位学生的资质有着清晰的了解,针对各自不同的天资进行教导,从而实现人尽其才的教学目标。
如果将“因材施教”结合到管理中来,则变成了“因材任用”,根据对方的能力和意识进行工作分配和任命。对于那些富有创新思维的人应该分配到对创新要求较高的策划部、开发部等,而对于思维呆板之人,则可以让他们从事一些不需要过多思考的工作。如此一来,则可以使人人有事干,并且人人能够干好事。
【行动指南】
针对员工不同的能力和素质进行相应的工作安排和任用。同时根据不同的资质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从而使员工们发挥出最大化的价值。
第二周
星期一
先难而后获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雍也篇》6.22
【译文】
樊迟请教什么是智慧。孔子说:“尽力做对人们适宜且合理的事情,敬畏鬼神但保持适当的距离,就可以称作为智慧了。”(樊迟接着)请教什么是仁义。(孔子)说:“仁义之人先努力辛苦付出,然后再收获成果,这样就可以说是仁义了。”
【笔记】
对于孔子的弟子们来说,“知”与“仁”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因为“知”代表着智慧,“仁”则代表着君子之道,是成为君子的根本。向孔子学习的人无非分为两种:一种渴望得到知识,成为一名智慧的人,从而可以出仕做官;一种则为了提升自身的修养,成为君子,所以对“知”“仁”很感兴趣,樊迟正是其中之一。
孔子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因为他是根据对象状态的不同而给予针对性的答案。例如樊迟曾经三次问仁,但得到的答案却是不一样的。此时的樊迟或许是一位想出仕,或者已经出仕的官员,所以孔子告诉他“要做对人们有利的事,内心敬畏鬼神但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称得上是“知”。而“仁”则是先付出再考虑回报。
由此看来,做到“知”与“仁”似乎并不难。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少有管理者考虑下属和员工的利益,大多数人则整日思考如何才能够不劳而获,“不知不仁”之人可谓随处可见。
【行动指南】
管理者应该站在下属的角度思考问题,使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一旦如此,企业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成长。
同时,管理者应该告诫所有的人(包括自身),切忌“不劳而获”,因为世间根本不存在“不劳而获”的事,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星期二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篇》6.23
【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智慧之人喜好运动,仁爱之人喜好安静。智慧的人时常快乐,仁爱的人得以高寿。”
【笔记】
本章依然讲述“知”与“仁”,只不过在后面加了一个“者”,也就成了“智慧之人”和“仁爱之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也是一句名言,很多智慧和仁爱之人在事业达到顶峰之后选择归隐山林时,通常会选择山水之间,大约便是因为这句名言吧。
用山水比喻仁知可谓聪明贴切:仁者必定真诚、坚毅、稳固犹如高山,知者则必定喜好学习、思考、谋划,犹如流水。而“静”“动”“寿”“乐”则又是山水的特征,高山难以撼动,故能静,能寿;流水轻快灵活,故谓之动、乐。
历代多少文人志士向往山水之间,从而远离尘嚣、逃离尘世之纷争。可惜真正甘于留存于山水之间的人并不多见,就连陶渊明晚年也写出《咏荆轲》这样感叹无法施展抱负的诗篇。
【行动指南】
无论你是一名管理者,还是一名员工,在空闲之时,都应该到山水之间感悟一番,体会一下山之雄伟与广阔,领悟一下水之灵动与轻盈,从而获得更为广阔的胸襟,以及更为敏捷的学习力和行动力。
星期三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雍也篇》6.27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学习文献知识,用礼制来约束自身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人生正途了。”
【笔记】
本章讲述了君子修身之法,首先要学习,了解各类知识,其次是要懂得自我约束,也就是自律,自我约束的依据是礼制。
我们都知道人生往往会陷入迷途,即所谓的“畔”,这里的“畔”即“叛”,是“背离”之意。很多人因为误入歧途,最终遭遇人生的失败。孔子对这一现象深有体会,所以说出了这段话。
这段话在今天依然有其特别的意义。如果我们将它放在企业管理之中,便会发现对于所有的员工都很适用。首先学习是人人所必要的,其次以公司的规章制度约束自身也是必需的。一名员工如果能够做到勤于学习各类相关的知识,并严格遵循公司规章制度,他一定可以成为企业内的优秀员工。
【行动指南】
对待下属和对待自身,都必须遵循“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一准则:首先需要学习大量的与自身工作相关的各类知识;其次要严格遵循公司的规章制度,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
星期四
中庸之德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篇》6.29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仁德,该是最高的了!人们已经很久没有拥有(这样美德)了。”
【笔记】
“中庸”是儒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而且是儒学最受人指责的概念。一些人由于对“中庸”理解不透,认为“中庸”就是平平常常,就是明哲保身,所以对“中庸”持批评态度。事实上,“中庸”绝非如此。
“中”,折中,无过无不及,乃是适宜之意。这是一个很有艺术性的表述,不及固然不妥,但是过则又犹不及。“庸”,平常之意,此处的“平常”乃是指“具备普遍适合性”,即是“真理”,放在哪里都有效。“中庸”便是指言行符合真理的要求,也就是符合正道。一个人言行符合正道,自然具备高尚的品德。
如果“中庸”是平常之意,那么,还会“民鲜久矣”?孔子的感叹正是因为已经很少有人言行符合正道了。
对于企业来说,也有着其“中庸”之道。首先,要对社会有价值,如果不能够产生正面的积极的价值,这家企业便不具备存在的理由。其次,管理要符合人性,管理者对待员工要尊重、公正与公平。第三,所有企业成员的工作都必须围绕着企业的价值展开,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任何偏移企业价值的行为都违背了企业的“中庸”之道。最后,坚持付出等于回报,使每一位员工的付出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