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存货管理
知识精要
存货管理是对企业存货的购入、保存、发出整个过程进行的综合管理。企业应该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操作要点
企业存货管理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式:
1.反应方式。
是指企业内部并没有很多的存货,主要是根据顾客需求安排进货。采用这种方式,企业不会出现存货积压的现象,也不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但这种方式要求企业进货的渠道多且广,并且能建立信息系统进行供应链管理。
2.计划方式。
企业根据以往的销售经验或市场调查,事先安排进货的数量。采用这种方式,企业很少会出现存货短缺的现象,但有可能因企业估计错误而造成存货积压的现象。
3.混合方式。
企业将上述两种方式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在对存货进行管理时,既根据顾客需求进货,又事先安排进货。这种存货管理方式融合了上述两种方式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存货管理模式。
特别提醒
存货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加强存货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发展能力与盈利能力。
为什么要重视存货管理
知识精要
存货是企业进行销售活动的基础,企业存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其销售利润的高低。在企业中,存货势必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加强存货管理可以提高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操作要点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加强存货管理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1.利于控制。
通过对存货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使凌乱的存货变得整齐,从而有助于仓库管理人员对存货的进出进行登记,有效地控制存货,防止其丢失。
2.方便存货盘点。
在企业中,对存货进行盘点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可以降低存货盘点的难度,增强存货盘点的准确性。
3.利于决策。
在企业中,管理层需要根据企业的存货情况作出相关决策,加强企业存货的管理可以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资料。
4.增加利润。
加强存货的管理可以降低库存,避免存货出现积压或短缺的情况,从而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增加企业的利润。
特别提醒
企业实施有效的存货管理,可以降低该企业的资金占用量,并且提高存货的周转速度。因此,企业若想拥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就应重视存货管理。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知识精要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应合理地确定已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一般来说,我们应该采用相同的方法确定那些性质和用途相同的存货的实际成本。
操作要点
企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1.个别计价法。
这种方法是指按照存货的实际购入成本或生产成本确定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个别计价法,符合实际情况,其成本计算较为准确,但工作量较大。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存货,如珠宝、黄金等贵重物品。
2.先进先出法。
这种方法基于以下存货流转假设: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在这种方法下,企业期末存货的成本是由最近购入或生产的材料成本、产品成本所决定的。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这种方法是指通过企业月初存货成本与本月进货成本的加权平均得出存货的单位成本。具体计算公式为: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进货的实际成本)÷(月初存货数量+本月进货数量)。本月进货的实际成本是指本月各批进货成本之和,本月进货数量是指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通过存货单位成本,我们就可以得出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和本月月末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存货成本=月末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月末统一计算存货的单位成本,不用计较存货的实际成本,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特别提醒
对存货的成本进行合理的计算是一个企业必须要做的事情,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存货的计价方法。
趣味链接:移动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是一种存货计价方法,它属于平均法中的一种。采用这种方法时,每次发出存货,企业都要根据总成本和存货数量重新计算存货的单位成本。移动平均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存货价格的随机波动,是一种比较平滑的存货计价方法。
存货管理会有哪些成本
知识精要
存货管理的成本是指管理存储在仓库里的货物所需的各种成本。具体可以分为取得成本、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
操作要点
1.取得成本。
存货的取得成本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存货而需花费的各种成本。一般来说,如果企业通过向外界购买取得存货,那么取得成本包括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订货成本是指取得订货单所需的成本,如与供应商沟通所需的费用等。购置成本是指购买存货所需的成本,如存货的价款等。如果企业通过自己生产取得存货,则取得成本为应该计入企业存货的各项费用。取得成本一般与存货的数量呈正比例关系。
2.持有成本。
存货的持有成本是指在保管存货的过程中所需花费的各种成本。如仓储人员的工资、仓库日常运作的水电费、存货所占用的资金带来的机会成本等。持有成本是一个企业管理存货的必要成本,一般与存货的数量没有什么关系。
3.缺货成本。
存货的缺货成本是指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如因存货短缺而错失销售良机带来的损失、因存货短缺导致的企业违约产生的损失等。短缺成本一般与存货的数量呈反比例关系。
特别提醒
企业在对存货进行管理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成本,有效的存货管理应该是使存货的各项管理成本之和最小。
怎样确定存货经济订货量
知识精要
存货经济订货量是使存货成本最小的订货数量。企业在进行订货时应学会计算自己的经济订货量,从而使存货成本最小,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
操作要点
在一个企业中,经济订货量的计算公式为:Q*=。其中,Q*代表企业每次订货的最佳数量,A代表企业存货的年需求量,F代表企业每次的订货成本,C代表企业存货的单位存储成本。
比如,现有一家啤酒销售企业,其每年啤酒的销售量为10000瓶,每瓶啤酒的存储成本为2元,每次的订货成本为25元。则该啤酒企业经济订货量的计算过程如下:
Q*===500(瓶)
因此,该啤酒企业每次订货的最佳数量为500瓶。只有该企业每次按照这个数量进行订货,才可以使存货成本最小。
特别提醒
存货经济订货量可以降低存货成本,但我们在使用经济订货量时,还应考虑企业能否及时购进存货、存货的价格是否保持不变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