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14108400000021

第21章 神曲(1)

但丁·亚利基利Dante Alighieri(意大利1265-1321)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神曲》是一部不朽的经典。

——恩格斯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历史名人不胜枚举。佛罗伦萨市中心,幽静的人字形路口,拐角处立着一座古旧的青砖小楼。但丁就是从这样的狭窄和幽暗中走出,将脚步踏在昨夜和今晨的交界线上。700年前,他是伟大孤独的诗人;今天,他是佛罗伦萨的骄傲,也是全体意大利人的自豪。

但丁是意大利著名诗人、意大利现代语言的奠基者,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他有诗人的柔肠与激情,也有学者的锐利与智慧,他是当时最杰出的语言学家之一,又是在时代激流中冲浪的政治家。20年的流放使但丁对意大利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切的了解,逐渐将自己的命运融合于对民族前途的深沉思考之中。因此,有学者将但丁与我国的屈原相提并论,屈原被逐乃赋《离骚》,但丁流放才有《神曲》。如果从两位诗人在颠沛流离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发,忧国忧民痴心不改的角度看,这种比附是有道理的。《神曲》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是中世纪文学哺育出的瑰宝。诗人借助基督教救赎观念和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神学教义结构全诗,将纷繁复杂的素材纳入严谨的构架之中。长诗自然地分成三部,各部分诗行不仅工整、匀称,结构本身也富有象征含义。诗中的许多人物虽然是但丁笔下的鬼魂,但都以现实为依据,写得血肉丰满,性格鲜明,令读者难以忘怀。诗人继承了先知文学和启示文学的传统,将澎湃的激情与匪夷所思的幻想相结合,将对现实的评判与对“天国”诚挚的信仰相结合,展示出惊人的想象力,把以梦幻、寓意、象征为特点的中世纪文学艺术推向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

但丁的重要作品几乎全部是在流亡中写成的,其中以《神曲》最为著名。“神曲”意大利文原意是“神圣的喜剧”。但丁原来只给自己的作品取名为《喜剧》,后人为了表示对它的崇敬而加上“神圣”一词。起名《喜剧》是因为作品从悲哀的地狱开始,到光明的天堂结束,带有喜剧的因素。

《神曲》的写作始于但丁被放逐之初,他逝世前不久才完成。政治上的挫折和个人的不幸遭遇,使但丁感到在生活中迷失了方向。放逐期间他看到意大利和整个欧洲处于纷争混乱的状态,因而对祖国和人类的命运怀着深切的忧虑。但他并不悲观,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实现和平与统一的人物出现。他意识到自己担负着揭露现实,唤醒人心,给意大利人民指出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的历史使命。写作《神曲》的动机正在于此。

《神曲》全长14233多行,分为《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天堂》三部分。《神曲》的故事采用中古梦幻文学的形式。诗里叙述但丁在林中迷路后走出森林,忽然被三只野兽(豹、狮、狼)挡住去路。正危急时,罗马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圣女贝阿特丽采的嘱托来救但丁,引导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接着贝阿特丽采又引导他去游天国。游历的过程构成《地狱》、《炼狱》和《天国》三部曲。每部有33歌,连同作为序幕的第一歌共100歌,这种匀称的结构是建立在中古关于数字的神秘意义和象征性的概念上的。和许多中古文学作品一样,全书的情节充满寓意,在解释上引起很多争论,可是但丁所贯彻的主题思想相当明确: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怎么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地。维吉尔象征理性和哲学,他引导但丁游历地狱和炼狱,标志着个人和人类在哲学的指导下,凭借理性认识罪恶和错误,从而悔过自新的过程。贝阿特丽采象征信仰和神学,她接替维吉尔做向导,引导但丁游历天国,标志着个人和人类通过信仰的途径、神学的启发,认识最高真理和达到至善的过程,这种境界,依靠理性和哲学是无法达到的。作为中古诗人的偏见,但丁所认识的真理和至善,显然还局限在基督教神学的观点里。但他追求最高真理的精神和关怀人类命运的热情,在中古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

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神曲》广泛地反映了现实,给中古文化作了艺术性的总结,同时也射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但丁幻游地狱、炼狱和天国时,遇到历史上的和死去不久的一些著名人物。他和各种正面与反面人物的交谈,广泛地接触到当时政治和社会的状况以及中古文化领域里的成就和问题。《神曲》不仅是一部政治倾向性强烈的长诗,还带有百科全书的性质。

《神曲》描写的虽然是来世,但不是从禁欲主义观点出发的。诗中的来世正是现世的反映:地狱是现世的实际情况,天国是争取实现的理想,炼狱则是从现实到达理想必经的苦难历程。书中揭露现实的部分占很大比重,可是但丁也很着重描写生活的理想。这说明但丁的《神曲》并不纯粹是现实主义的,也是浪漫主义的。在黑暗的现实基础上产生了他的光明理想,诗人渴望一个没有黑暗和罪恶的世界。

《神曲》中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形成一座丰富多姿的人物形象的画廊。作为主人公,诗人自己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描绘得最为细致入微。但丁常常通过人物在戏剧性场面的行动和对行为动机的挖掘来刻画性格。他勾勒人物形象的特征,有时只用寥寥数语,但却形神毕现。在描写情景时,但丁善于使用来源于现实生活和自然界的比喻。这些比喻使人物和情景鲜明突出,取得了造型艺术的效果。

《神曲》对于地狱、炼狱、天国的描写不像中古一般文学作品那样模糊混乱,而是构思明确,想象丰富。三个境界细分为若干层,体现出作者根据哲学、神学观点所要阐明的道德意义。三个境界的性质不同,因而色调也各不相同。地狱是痛苦和绝望的境界,色调是阴暗的或者浓淡不匀的;炼狱是宁静和希望的境界,色调是柔和爽目的;天国是喜悦的境界,色调是光辉耀眼的。这些境界都记述得非常真实,使人如身历其境。对自然的描写也往往富有高度的画意,足见但丁对自然之美极为敏感。这一点也是他作为新时代诗人的特征。

《神曲》的主要成就还在于高度的概括和综合。这部作品把诗人的内心生活经验、宗教热情、爱国思想和政治文化方面的重大问题,把历史的和现实的、古典的和基督教的因素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但丁为自己平反

1302年以后,但丁一直到死,都过着流放的生活,为了证明自己无罪,但丁想出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方法:写一部伟大的作品,让庄严的诗篇证明自己的清白。1307年,但丁开始动笔,1321年,在他去世之前不久,他终于完成了心愿,这就是长达14233行的奇妙诗篇《神曲》。

《神曲》是但丁的最后审判。

但丁在这部长诗里以超越世俗的审判,评断自己、评论世界、评说宇宙。他根据神学思想(信仰)安排灵魂的去向,决定此岸(现实)与彼岸(死后世界)的关系,决定惩罚的力度(地狱第几层)、救赎的等级(炼狱第几圈)、恩惠的程度(天堂第几重),同时也是根据自己的哲学思想(探索精神)来讨论人生、理性、历史、文化。在地狱和炼狱的路上。但丁总是不停地与领路人维吉尔进行这样的讨论。全诗充满了宗教哲学的象征和对象征的诠释。在具体的描写中,但丁又按照自然思想(科学精神)来描绘,《神曲》中对万事万物的描写,都有当时自然科学的依据。当然。《神曲》带有但丁的强烈的政治态度(批判精神),比如正义观念、爱国观念、党派和非党派立场、民族观念。

在这些议论中,但丁已经突破了宗教的格局,所以,《神曲》不是神学,而是但丁编辑的百科全书。雪莱说:“但丁是第一位宗教改革家。”

但丁的《神曲》是一部奇书,是世界文学的巅峰之作。

《神曲》并非梦幻,开篇第一歌中,但丁的灵魂没有出位,“我”与灵魂始终一体。但丁是以真实的肉体真实地游历三界,因此但丁的《神曲》中,地狱和炼狱及天堂三界具有实在性和具体性,他的三界是实体。

那么,但丁的难题是如何把不存在的东西写得真实。

但丁第一个方法是让整首长诗有一个严整的结构。

但丁首先是让宇宙的结构十分完整:整个宇宙分为三界:地狱、炼狱和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