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诗歌精粹
14108400000022

第22章 神曲(2)

地狱是九层,炼狱是七层,按人的七大罪过排列,但是加上外围两层,也是九层,天堂是九层天。但丁用“三”、“九”之数搭构诗篇,使虚幻的世界变成了有严密秩序的现实。

《神曲》还有许多的“三”。

地狱篇中作为前言的诗1篇,地狱33篇,炼狱33篇,天堂33篇,合在一起共100篇。

全部诗篇共14233行。但丁非常严格地按照三行一节的方式抒写,三行联韵一贯到底,这就是后来不断被人们使用的“但丁三联韵”。但丁将三部诗篇都用“群星”一词来结尾,显得非常严整。

但丁使用这些“三”来结构自己的鸿篇巨制,当然也是出于宗教的考虑,在基督教的理论中,三字有一些特殊的含义。如“三位一体”被看成是基督教最有深度的奥义,理解基督教教义的精髓,理解了“三位一体”才能理解上帝(圣父)、耶稣(圣子)和上帝的教义(圣灵)。

仔细阅读这部长诗,会发现但丁就是为了凑数而设计了许多“三”。实际上在具体描写中,三界景观极其壮观,并非3 399之数的限制,地狱层内有层,炼狱环内有环,天堂天外有天。但是,但丁总是人为地把它们组合成“三”。似乎为了“三”,传说的和教义的地狱、炼狱、天堂都可以变通。通过这些“三”,但丁将《神曲》框架建筑得非常严整、高大。

(李正荣)

中世纪的艺术巅峰

自1307年起直至1321年离开人世为止,但丁为写《神曲》辛勤笔耕了差不多15个春秋。他为之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综合了他一生的坎坷经历、政治见解和文学创作的丰富经验,生动地再现了13世纪后期的意大利社会,可谓是佛罗伦萨共和国走向衰亡时期的一个缩影。

在《神曲》虚构的神奇世界里,但丁从地球的表面出发,穿越地球中心后拾级而上,直至天国之苍穹,遨游了充满魑魅魍魉的地狱、世俗罪人洗涤罪孽的炼狱和圣人荟萃的幸福天堂。他同不计其数、栩栩如生的人物交谈讨论,勾画出许许多多寓意深长、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纵横跌宕,盘陀交错,笔端奇趣横生。诗人将自己描绘成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等三个神秘冥界的主人公,而在他之前,只有基督教会的领袖和古罗马人的祖先才有这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位特殊的旅行者,随着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十分自然地同《神曲》中描摹的人物和情景融化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但丁的《神曲》是一部充满政治色彩的历险小说,而其主人公正是作者本人。

但丁是长诗《神曲》的核心,他运用娴熟、巧妙的隐喻艺术手法,在长达14 233多行的诗句中倾诉自己对祖国——佛罗伦萨共和国真诚的赤子之爱和因蒙受耻辱而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愤懑,字里行间不时地显露出他对乌托邦式的和平、昌盛的美好世界的憧憬。他殷切地期望帝国和教会重归于好,至死仍梦幻着理想中的仙山琼阁。象征着罗马帝国的雄鹰和比喻基督教的十字架,犹如中流砥柱支撑着这部文学巨著,但丁以此为轴心,精心设计出历经三个神奇冥界的梦游。在作品中,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始终同他本人的厄运交织在一起,而且是诗人在外流亡的不幸遭遇使他奋笔疾书,并给他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写作素材,倘若没有这个写作基础的话,《神曲》也就不可能存在。……但丁不为追求作品外部的美而过多地斟酌文字,但他坚忍不拔的个性和独辟蹊径的艺术风格赋予整部作品诱人的魅力,这正是《神曲》的伟大所在。

就语言来说,作者仿效中世纪喜剧的艺术形式,比较自由地、舒畅地抒发感情,不拘泥于规矩绳墨。……此外,但丁还借用法语、普罗旺斯方言和新拉丁语丰富自己的创作语言,以大胆创新的精神,将高深的哲学语言同平民百姓的日常口语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使《神曲》的诗歌语言带有一定的现实主义喜剧风采。

但丁丰富的想象力和熟练的隐喻写作技巧,使《神曲》在语言方面永远成为后人写作上的楷模。他往往寥寥数笔即惟妙惟肖地勾勒出迥异的景色和各种不同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文笔简洁而遒劲,优美而不俗,使人读后难以忘记。……正因为如此,《神曲》问世后,在整个意大利社会激起了强烈的反响,立即成为脍炙人口的文学著作,其影响在相距但丁时代600余年的今天依然不可忽视。

(《意大利文学史》)

1265年,但丁·亚利基利出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其父因家道中落,长期经商。但丁的出生日期不明,按他自己在诗中的说法“生在双子座下”,应该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但丁5岁时生母去世,父亲续弦,后母为他生了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但丁但丁早年曾师从著名学者布鲁内托·拉蒂尼,系统学习拉丁文、修辞学、诗学和古典文学,对罗马大诗人维吉尔推崇备至。在绘画、音乐领域,但丁也造诣不凡。此外,但丁精心研究神学和哲学,古代教父圣·奥古斯丁的思想对他影响很深。

但丁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在其文学创作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那是在他的少年时代,他随父参加友人聚会,遇上一位名叫贝阿特丽采的少女。少女的端庄、贞淑与优雅的气质令但丁对她一见钟情,再不能忘。遗憾的是贝阿特丽采后来遵从父命嫁予他人,婚后数年竟因病夭亡。哀伤不已的但丁将自己几年来陆续写给贝阿特丽采的31首抒情诗以散文相连缀,取名《新生》结集出版。诗中抒发了诗人对少女深挚的感情,纯真的爱恋和绵绵无尽的思念,风格清新自然,细腻委婉。这部诗集是当时意大利文坛上“温柔的新体”诗派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剖露心迹,公开隐秘情感的自传性诗作。

当时佛罗伦萨政界分为两派,一派是效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齐伯林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盖尔非派,1266年后,由于教皇势力强盛,盖尔非派取得胜利,将齐伯林派放逐。盖尔非派掌权后,1294年当选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罗伦萨,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独立,不愿意受制于教皇,分化成“白党”,另一部分没落户,希望借助教皇的势力翻身,成为“黑党”。两派重新争斗,但丁的家族原来属于盖尔非派,但丁热烈主张独立自由,因此成为白党的中坚,并被选为最高权力机关执行委员会的六位委员之一。

1301年教皇特派法国国王的兄弟瓦鲁瓦的卡罗去佛罗伦萨“调节和平”,白党怀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为团长的代表团去说服教皇收回成命,但没有结果,果然卡罗到佛罗伦萨后立即组织黑党屠杀反对派,控制佛罗伦萨,并宣布放逐但丁,一旦他回城,任何佛罗伦萨士兵都可以处决烧死他,从此但丁再也没能够回到家乡。1308年卢森堡的亨利七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预备入侵佛罗伦萨,但丁给他写信,指点需要进攻的地点,因此白党也开始痛恨但丁。1313年亨利去世,但丁的希望落空。1315年,佛罗伦萨被军人掌权,当权者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罚金,并于头上撒灰,颈下挂刀,游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国。但丁回信说:“这种方法不是我返国的路!要是损害了我但丁的名誉,那么我决不再踏上佛罗伦萨的土地!难道我在别处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吗?难道我不向佛罗伦萨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触宝贵的真理吗?可以确定的是,我不愁没有面包吃!”

1321年,但丁在意大利东北部腊万纳去世。

弗朗齐斯科·彼得拉克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曾写过许多优美的诗篇,32岁时便以诗文见称于世,1341年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他的抒情诗集《歌集》,抒发了对女友萝拉的真挚爱情,表达了诗人的爱情观和幸福观。他歌颂了现实少女的美,认为男女青年有权利享受爱情生活,他为萝拉不幸病逝感到极度哀伤,在诗中吐露了沉痛的悼念之情。诗集中还有一些政治诗,表达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反对封建割据、号召和平与统一的思想感情。《歌集》大量采用十四行诗体,并使这种诗体达到完美的境地。它对后世欧洲的诗歌形式和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乔万尼·薄伽丘的创作,将彼特拉克开创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最优秀的作品是故事集《十日谈》。这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巨大价值的文学作品。薄伽丘以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出色的艺术概括力,通过叙述故事,概括生活现象,描摹自然,叙写细节,刻画心理,塑造了国王、贵族、骑士、僧侣、商人、学者、艺术家、农民、手工业者等不同阶层,展示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抒发了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和自由思想。意大利评论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之为“人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