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底捞内部讲话:关键时,张勇说了什么
10993100000043

第43章 激情+满足感=快乐

激情和满足感都满足了,员工自然就会快乐,并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之中。

我看到有的餐厅训练服务员,微笑要露出8颗牙齿,嘴里夹着根筷子训练,我说那哪是笑啊,简直比哭还难受,那些僵硬的笑容,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海底捞从来不做这类规定,激情+满足感=快乐,这两条都满足了,员工自然就会快乐,并把这种情绪带到工作之中。

——张勇谈微笑服务

【背景分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微笑要露8颗牙齿,据说那是最漂亮的笑容。于是,空姐、礼仪和其他各个服务行业纷纷效仿,嘴里咬上一根筷子就开始训练,结果脸上的肌肉都僵硬了还是做不出最具亲和力的模样。微笑本是人在发自内心的高兴时呈现的一种情绪,而把笑容当作一种标准时,它还能成为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吗?

走进海底捞,路过你身边的每个服务员都会送来一个微笑,吃饭时无意抬头看见他们,迎来的也是微笑,那种微笑真诚而又自然。海底捞在给员工培训时,会问他们一个问题:给顾客送上一个微笑,咱们有没有损失?答案当然是没有。海底捞一直在给员工灌输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微笑是一种没有任何损失、不需要任何成本的一种服务,却能够获得高回报的收益,比如好口碑和顾客的上座率。

虽然海底捞的许多服务都有一套标准,但是张勇从来没训练服务员8颗牙齿的笑容,在他看来,服务时的微笑应该是员工将情绪自然带入工作中的一种快乐状态。那么,员工怎样才能快乐?只要工作有激情,生活有满足感就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张勇是用什么办法提高员工的激情和满足感的?

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只给员工发工资,但是张勇还给员工的父母发工资。做到店长以上的职位,工作越出色,父母拿到的工资越多。一方面,海底捞员工的家大都是农村的,父母没有养老保险,工资就是张勇给他们父母上的保险;另一方面,这也是在向父母做工作汇报,父母成为帮助张勇监督员工的好帮手。

张勇向上赡养员工的父母,向下照顾员工的孩子,他在家乡建了一所亏本的学校,员工的孩子可以在那里上学,除了书本费之外所有的费用全免。做到店长以后,每年还有额外的12000元的补贴,目的就是要让员工的孩子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

海底捞的工作时间很长,非常辛苦,所以张勇一定要给他们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空间。生理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在海底捞,所有的员工都住在正式的小区里,小区离店面步行距离不超过20分钟。宿舍里配套设施也很齐全,有24小时供应的电脑、网络、热水和空调。

海底捞的员工不是只给顾客提供服务,还享受别人提供的服务。为了给员工提供更多休息的时间,海底捞有专门的家政人员,负责为所有的员工打扫卫生、清洗被褥衣服,员工们在店里忙完回来,宿舍里所有的东西已经被整理得干干净净,有时宿舍阿姨还会准备好热腾腾的米粥,员工们回到家心情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舒适的生活环境,给员工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便利和工作热情,还有一份能够在顾客面前仰起头微笑的自信。

海底捞还有各种优厚的福利待遇,比如,员工3次被评为先进,公司就会给他放3天假,父母就能来探亲一回,到海底捞享受一顿免费的美餐,并且报销往返路费。

张勇不但将这些作为福利来激发员工的激情,还将培养员工激情作为管理层考核店长的一个标准。如果员工的激情不够高,即使业绩再好,这个店长也是要被撤掉的。在考察员工激情这一项时,海底捞总部会到各店进行巡视,观察员工有没有全神贯注地关注顾客,是不是有工作热情,服务是不是又快又准,等等。

和一般的服务行业相比,员工在海底捞能够享受到家一样的待遇,受到充分的尊重,并且被激发出工作的热情,这才有了他们脸上比露8颗牙齿还美丽的微笑。

【拓展透析】

真正让人愉快和满意的不仅仅是挂在海底捞员工脸上的微笑,更包含了他们从内心散发出来的工作的快乐。

一个适宜、安全、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也是促使员工积极工作的条件之一。同样,作为一名企业主或者一名顶尖的高层职业经理人,为企业塑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是至为关键和重要的工作之一。好的环境、有意义的工作就是对员工最重要的激励。

如果管理者问员工,是什么使得他们在工作时不开心,听到的回答要么是老板令人讨厌,要么是工资低,要么是工作环境不舒服,要么就是规章制度很可笑。如果管理不善,环境因素会让人感到苦恼,人们必然会失去动力。

但是,即使管理有方,环境因素也不会激励任何人更努力或更巧妙地工作。相反,如若工作有乐趣、富有挑战性,或责任加大,人们就会受到激励。工作的这些内在因素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成长和成就的需要。

最佳的工作效率来自高涨的工作热情,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对工作兴趣淡薄的人会全心地投入工作,得到很好的工作效果。兴致勃勃会让人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短时间里取得惊人的成绩。那么,如何使员工永葆工作的激情?

1.变领导为引导

领导与引导是不同的,领导无疑含有命令的成分多一些,而引导包含的命令成分要少得多,将领导变为引导是企业管理者灵活运用激励原则的高超表现,在企业员工中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领导转化为引导,对管理者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管理者要有非凡的智慧,能洞察企业运行的实质,不靠产品,而靠员工。激励员工是他应做的事。其次,管理者要做出表率,管理者对于自己制定的规范、决定的政策,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对于自己的诺言,要言必信,行必果。只有管理者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员工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跟着积极行动起来。

最后,管理者不能单凭自己的职务、权威和形式上的地位尊严去建立领导,而是要靠对员工的信任和指导去建立领导,要相信自己的下属是有工作积极性的,有提高自己的能力、承担更大责任的愿望。

2.将单调的工作变得有趣

变化繁多的游戏总较单纯游戏来得有趣。同样的道理,倘若本身对工作有兴趣,再加上工作本身富于变化,那做起事来便会着迷,从事复杂、困难之事,当事人之所以斗志高昂,是因为工作富于变化,可使人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管理者要想有效地激励员工,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改善工作环境,让员工舒心投入工作。健康、优雅、舒适的工作环境,会激发员工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其工作意愿,改善其工作绩效,激发员工的自豪感。

二是促进员工快乐工作,比如,缩短管理链条,简化工作流程,优化考核指标,降低一线工作压力和复杂度,减少低效、无效劳动,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三是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开辟更宽阔的晋升通道。

既然事实表明,能否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并不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公司推销产品或自身的方式,或是公司所推崇的价值观念,所以,立足于本职工作,选择适当的方式,丰富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可以说是员工成长中的“催化剂”。

经营好员工,不仅要注重根据员工个人能力、职业素养、性格爱好等将合适的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还要主动鼓励并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为员工开辟更加宽阔的上升通道和发展途径。只有让每一位员工都看到自己成长的方向和成长的空间,鼓励员工将其职业生涯与建行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使员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迸发工作动力。

四是关注利润以外的价值也许是获得利润的最佳途径。

玛格丽特·惠特利是研究公司新模式的著名专家,她认为:“工作不仅为了挣钱。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果你不肯丰富工作的意义,就无法获得员工的忠诚和创造性。许多管理者仍然没有清醒地认识这一点。与管理者相比,员工在看待他们的工作时,反而更具全局意识。员工们希望他们的工作更有意义。近些年来,许多公司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一点,而员工们却渴望为世界做出更多贡献。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如果公司能够考虑到这一点,反而会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不管管理者使用何种方法,要使单纯的作业有所变化并非易事,应尽量让员工们多加思考,或给他们一个竞争对手,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