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自揽工程施工中,笔者发现有的同志对甲方代表不够尊重,称他们是专门挑刺的“监工头”,是故意刁难人。因而常和甲方代表产生抵触,甚至把关系搞得很不融洽,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甲方代表是建设单位选派出来的全权代表,他们对乙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是履行职责,工作认真的表现,既是对国家和建设单位负责也是对乙方负责。其目的无非是要求乙方要保质保工期。同时,甲方代表及时给指出毛病挑出刺,便于乙方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可以促进乙方坚持高标准施工。相反,如果甲方代表看到问题不指出,只是记在账上,等到工程后期算总账,到那时再纠正损失可能就更大,甚至会直接影响乙方的信誉。
由此看来,我们应该感谢甲方代表,要欢迎人家挑刺。
(载1987年9月9日《铁道工程报》)
评述
新闻评论是针对某一新闻事实发表的理性认识及其论证。评论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议论文或论说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一虚一实,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新闻报道是主体,是基础;新闻评论是旗帜,是灵魂。
新闻评论的类型,一般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编者按(语)、短评、述评、杂文等。
新闻评论的主要特性:一是评论性。“评”是评判和评价,“论”是论述和论证。作者通过“评”和“论”,表明对某一新闻事件的观点和态度。二是新闻性。它一般以新闻事实为基础,以新闻事件为评论对象,新闻事实是整个评论的“由头”,评论一旦失去了事实的依托,也就没有什么针对性了。三是权威性。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引导舆论,指导工作。四是群众性。新闻评论面向社会,面向人民群众,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而发,通俗易懂,形式活泼,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五是精练性。新闻评论一般都比较短小,语言精练,角度巧妙,意蕴深刻,以小见大。
“应欢迎甲方代表‘挑刺’”,从新闻评论的类型看应属于短评,即我们通常说的“小言论”。短评贵在短,一般三五百字为宜。特点是一事一议,新鲜独特,生动活泼。这篇短评选择的论题是如何对待甲方代表“挑刺”,内容集中,简明扼要,贴近实际,针对性强,读后给人以启迪。
这是作者发表的第一篇评论,也是一个尝试,从事新闻写作又多了一门武艺。为什么学写言论?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由于某些人认识不到位,施工中与建设方、监理“较劲”的现象比较多,对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影响比较大。怎么写?写消息显然不行,于是试着写言论,想以此阐明主张,影响群众,引导舆论。首发命中,使作者感慨万端。看来,写言论也是被“逼”出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