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回望征程:王成忠新闻作品选集
10952300000044

第44章 不准偷工减料

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以来,各单位重视少投入多产出,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这无疑是正确的,值得称赞。但偷工减料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最近笔者发现有个别工点,为了节约水泥,不按配合比拌合混凝土,降低了混凝土的标号;为了节约钢材,以劣代优,以次充好,当用不用;还有的在隐蔽工程施工中,不按程序规范施工,经不起检验等等。

偷工减料,轻则影响施工产品质量,重则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是极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与我们的主人翁地位和职业道德是格格不入的。质量差,造成返工,带来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实际上是加大了成本。从对外影响上看,偷工减料最容易“砸牌子”,从而引起连锁反应,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这是提高我们这支队伍竞争能力之大忌!

节约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的节约。奉劝有偷工减料行为和想法的同志,千万不要耍这种“小聪明”,还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到科学施工,合理用料,向管理和技术要效益。

(载1987年11月20日《人民铁道》报)

评述

新闻评论,在报纸上占据着重要位置。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一张报纸如果没有评论,就像一杯白开水一样喝起来没有味道。由此,一般说来报社编辑都比较偏爱评论。但写评论有其特殊性和局限性,而且还有风险性,弄不好就可能丢了“饭碗”,这无形中加大了评论写作的难度,使得评论文章在编辑部里成了“稀少”品种。从这个意义上说,写评论还容易见报。

评论可供选择的论题很多,《不准偷工减料》,这篇评论口子开得很小,从纷纭复杂的事物中选取一事评议,中心突出,论点清晰,把道理讲深讲透,起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