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党委书记周玉成纵论治企之策
“‘管理效益年’是机遇,贯标认证是机遇,铁路会战是机遇,三个机遇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大机遇。今年这三件事碰到一块了,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狠抓落实、加快发展。”这是二十局党委书记、党校校长周玉成在4月21日党校第三期岗位培训班开学典礼上讲这番话的。
关于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周玉成说,步入“八五”,各施工企业发展很快,积蓄了力量。我们“八五”施工产值、综合收益、承揽、综合实力、队伍素质、科技水平较“七五”有很大提高,但横比距离拉大。关键在人,在班子。近两年局提出剖析亏损项目部,处罚责任人,制定下发了有关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决定,重在加大对班子的管理力度。企业要发展,要进步,靠两个轮子,即管理与科技。目前要集中解决盈利水平低,产值收益率低的问题。同行业搞得好的单位,产值收益率在10%左右,年综合收益在2亿元上下,而我们的产值收益率在5%左右,年综合收益在6000万元上下。原因何在?主要是管理粗放,要求不严,奖罚不明,导致效益大量流失。去年我讲软、虚、浮,这次铁路建设动员大会我又讲管理软弱,不分是非的温情主义。什么叫不分是非?不分是非就是不按“三个有利于”标准办事。什么是温情主义?温情主义就是无原则宽容、忍让、迁就、照顾,心慈手软,说到底是“老好人”思想。而且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气候和环境。这就是“毒瘤”。“毒瘤”不割除,企业难发展。比如上交款,不能逐级按时按数上交,也就不了了之。说“交不了就算了,挺辛苦”之类话的人还很多,这符合把“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吗?是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还是有利于提高企业综合实力?还是有利于职工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三条哪一条也不符合。局决定今年开展“管理效益年”活动。强管理,增效益,目标就是要把成本降下来,利润升上来,让管理意识、成本意识深深扎根在干部职工的头脑里。
周玉成强调,向管理要效益,我们潜力很大,差距本身就意味着潜力,要挖掘潜力。管理的生命力在创新,在落实。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一变天地宽。全局很多工程项目在管理上有创新,显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落实的关键是全局上下形成共识,盯住新目标,抓住成本效益这个“牛鼻子”。以前我讲过强化成本意识的“五个”方面,目的就是叫响成本,大声疾呼,大张旗鼓,一件一件抓落实。
关于贯标认证工作,周玉成指出,这是全局性的一项重要工作。贯标认证,是管理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是质量管理标准化的需要,是企业传统质量管理乃至全部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贯标程序,内容很多,“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做过的”。现在正在编制文件,即进行“写你所做的”这一步。这是个很大的转变,与实行“菲迪克”条款一样,有个认识、适应的过程,认识了,适应了,严格按“菲迪克”条款走也就顺了。这就是提高,就是转变。贯标认证也是如此。贯标认证也是机遇,要结合其他工作抓紧抓好。
关于铁路会战,周玉成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之后,重点阐述了铁路会战的重大意义,强调重在抓机遇,争取承揽到路内更多的份额。他说,机遇在哪里?在企业内部,在班子,在队伍,在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全靠自己救自己。内部问题解决好了,抓机遇意识强了,有了高度自觉,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抢抓更多的机遇,实现更快更大的发展。
二十局党委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领导,局党校领导徐寅忠、魏仲英及部分教师出席了今天的开学典礼。
(载1998年4月30日《开路先锋报》)
评述
二十局党委书记周玉成理论功底很深厚,他看问题、分析问题很透彻。局党校举行开学、结业典礼,周玉成作为二十局党委书记、党校校长到会讲话。周玉成在党校讲话的新思想、新观念,每次作者都及时报道出来,这对全局干部职工转变思想观念、推进改革发展和重大措施出台无疑起到了有力的舆论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