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回望征程:王成忠新闻作品选集
10952300000171

第171章 华蓥山的困惑

——二十局华蓥山隧道工程投资及运作调查

坐落在已故伟人邓小平故里门前不远的华蓥山隧道,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公路隧道,设计为双洞四车道,右洞长4684米,左洞长4705.95米,两洞总长为9389.95米。隧道集溶洞、涌水、断层、瓦斯、岩爆、硫化氢、天然气为一体,堪称我国隧道地质结构复杂之最。

华蓥山隧道是广渝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性,被四川省列为全省“头号工程”和重点科研攻关项目,担负该隧道工程施工任务的为全国隧道劲旅——铁道部隧道局、十八局、二十局。十八局打左洞,二十局打右洞,两军并驾齐驱,对门为隧道局。

华蓥山隧道设计工期为34个月,1997年4月1日全面开工,将于2000年元月底竣工。二十局精选三处副处长梁荣挂帅出征。开工至今16个月,二十局隧道掘进速度、质量一路领先,已将对手远远地甩下400多米,总掘进里程达1340米。1997年下半年,曾创下连续三个月掘进突破150米的佳绩。自去年10月以来,已连续10个月夺得广安指挥部组织开展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流动红旗”,使“流动红旗”不流动。16个月来,他们穿溶洞,破涌水,揭煤层,过断层,战塌方,充当了隧洞施工“探险队”和“示范队”的作用。四川省邹广严、李达昌两位副省长曾先后来这里视察,对二十局的上乘表现大为赞赏,并欣然挥毫命题“华蓥山隧道”、“铁兵雄风”,使这支年轻的队伍英名远扬。

他们本应享受这成功后的喜悦,他们也最有资格和权力来品尝这一切。然而,他们却欲哭无泪,欲喊无声,默默地承受着一个无形的巨大压力。这绝非来自华蓥山工程的难度和艰险,而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在困扰着他们——亏损!

单价相差悬殊,排兵布阵尽在不言中

在采访中,记者汇集了由十八局、二十局、隧道局三家投标合同确立的主要部分项目工程单价对照表,如下:

从表中所列不难看出,同隧道同数量同项目施工,二十局与十八局比,前7项相差841.5万元,与隧道局相差550.6万元。如此测算表明,华蓥山隧道二十局干下来如果能保本持平,那么十八局将盈利800多万元(二十局与十八局并行、施工里程相等),隧道局将盈利1100多万元(隧道局施工里程相当于十八局、二十局之和);如果我们亏损800万元,那么十八局则保本持平,隧道局则还能盈利300万元。

第8、9项为我们的强项和优势,也是我们创利的项目,因为我们编标标价大大高于十八局与隧道局,如第8项的水玻璃,我们标价每吨1611.12元,远远大于十八局的633.28和隧道局的836.77元;第9项自进式锚杆单价也高于十八局和隧道局。但是,根据隧道地质情况,建设单位明确表态这两项不用,而我们单项标价低于十八局、隧道局的前1至7项,事实上却付诸了施工。这其中说明了什么呢?超前性、预见性、编标质量、编标水平、编标艺术,如此可见一斑,教训不言而喻。

将士奋力拼战,酸甜苦辣谁知有多少

华蓥山隧道1997年掘进754米,1998年计划掘进1000米,截止8月15日,开工累计掘进1342米,占隧道掘进60%;衬砌635米,占隧道衬砌34%;铺底350米,排水沟450米;形象进度综合完成46%,计价总额为1800万元,占投标合同总价6411.4万元的28%。

综合完成工程量46%,已接近一半,计价1800万元,仅占合同价6411.4万元的28%。如此严酷的现实,又是如何铸成的呢?

按目前华蓥山隧道工程的施工实际和甲方目前对本工程的管理实施情况,上列的1至4项是施工中所必须施作的项目,该部分项目共计3956.6万元;5至9项为不确定项目,需根据工程地质情况而定,该部分为2454.83万元。

分析表明,隧道施工计价为1至4项的3956.6万元,而投标合同价6411.4万元,尚有2454.8万元难以计价或计价一部分。据介绍6至8项基本明确不干或变动较大,如第6项自进式锚杆及管棚处理工程,自进式锚杆将改为普通式锚杆,价格差距大,且数量减少;第8项隧道压浆止水工程,投资1223.1万元,只能计回来一部分,整个施工按“菲迪克条款”管理,监理旁站守着压浆,压多少计多少价;第7项洞内装饰,基本明确不干了。

采取补救措施,堵漏挖潜苦煞华蓥人

面对现实,奋战在华蓥山的将士们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采取了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对前景又持何态度,作何估价呢?三处副处长、华蓥山工程项目经理梁荣、党委书记郭引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归纳如下:

第一、千方百计抢进度,力争提前工期2至3个月。工期出效益。如提前一个月工期,经测算可减少管理费、电费、机械折旧费、人员工资等28至30万元。

第二、抓光爆、量测,控制超挖5公分。按设计允许超挖15至20公分,力争控制在10公分以内,以减少石渣外运和混凝土填充量。

第三、抓配合比的筛选和各种附加剂的最佳优配。通过对多种附加剂反复试验成功,既达到设计质量强度要求,又节约了水泥,降低工程成本。

第四、抓风、水、电的管理使用。给洞内安装电话,沟通联络,减少通风机、压风机空运转;组建通风管维修小组,加强对风管的管理使用,尽量延长通风管的使用寿命;采取对洞内照明灯头安装限容片的办法,限制用电量。据测算,从开工至隧道贯通耗电费用约在250至300万元,力争控制在200万元以内。

第五、抓进料采购使用。购料货比多家,比质比价,定点采购,定额发料。多渠道、多形式赊账购料,外欠材料款一直保持在100万元左右,减少了货款利息。同时在物资材料的管理使用和回收等几个环节上下工夫,减少积压浪费。

第六、以隧养隧。对隧道约23万元弃渣合理利用,开办碎石磨砂厂,生产所需砂石料约7万方,仅此一项可降低成本70万元。剩余弃渣一半(三、四类围岩石)可作价销售。

第七、抓本级管理费的控制。各种费用包干,车辆单车考核,不买小车买自行车,减员增效,压减非生产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

第八、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和修旧利废活动。

最后,梁荣充满自信地说:“不采取措施华蓥山干下来必亏无疑,亏损额约在300至400万元。我们采取上述措施后,力争持平,略有盈利。同时,我们正在积极地、不懈地努力之中,力争甲方补偿一点。”

华蓥山,留给我们的诸多思考

华蓥山隧道工程,留给我们哪些思考和启示呢?

其一,投标效益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项工程的盈与亏,无不与编标投标紧密相连。在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喜悦,更有失败的痛苦。沟后、引大、济青、以至我们在建的华蓥山、洛三等,都给我们以诸多的教训和思考。难怪邢福海局长曾在多次会议上,尤其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上半年经营活动分析会上,大讲特讲编标艺术和编标水平,提高编标质量和编标人员素质的问题。“编标出效益,干好是饭碗”,可谓大声疾呼!在这方面,华蓥山隧道工程等显露出我们许多致命的弱点。对此,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加以认真的总结和改进。

其二,管理潜力很大,应紧紧抓住不放。谈到“管理效益年”,梁荣深有感触,他说:“华蓥山这么大的工程,稍一放松,几百万就没有了。‘管理效益年’活动对我们太及时、太必要了,这项活动非开展不可,非抓不可!”在降低成本,强化管理上,华蓥山工程项目部领导和全体职工体会最深,做得最精细,效果也最为明显,为全局树立了典型和榜样。愿全局上下都叫响“管理效益年”,各级各环节各岗位紧紧抓住“管理效益”不放松,把潜力挖出来,让该盈的项目工点多盈、再多盈;该亏的项目工点不亏、变亏为盈。在这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关键在领导。单位主管和项目主要领导决心大小,决策水平,素质高低,指导思想、价值取向等,都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华蓥山就是例证。

(载1998年9月10日《开路先锋报》)

评述

梁荣作风干练,办事果断,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他在华蓥山当项目经理,工程干得相当出色,显示出他在项目管理上杰出的天赋和才华。值得欣慰的是,华蓥山工程在项目领导和全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一是项目盈利高达2000万元,上交单位货币资金1500多万元。二是荣获国家“银质奖”,建筑业最高荣誉奖——“鲁班奖”。可喜可贺!华蓥山人笑到了最后。

华蓥山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项目潜力很大。成事在人,谋事在天!

华蓥山隧道施工,堪称梁荣和全体参建人员的一大贡献。20多年来,梁荣干了不少工程项目,华蓥山——当是他的一个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