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期间,二十局全面实施科技兴业战略,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了企业的整体素质、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八五”期间,该局共开发新技术35项,其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铁道部科技进步奖2项,总公司科技进步奖9项;开发工法18项,其中国家级工法1项,铁道部部级工法5项。在高、难、新工程项目上,有些技术已达到了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桥梁工程。该局先后承建了广东斗门大桥和沪杭铁路4座深水桥,掌握了水下基础施工技术和钢桁架浮拖、顶推技术;上海成都路高架桥PC箱型梁及多跨简支梁,采用胶拼顶推技术和跨越铁路9股道不中断行车技术,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保证了工程质量;绍兴昌安立交桥突破了复杂地质、小半径、弯斜变坡分层分段现浇连续梁,及跨铁路30米箱型梁现浇变宽梁等技术难题,按期建成交付使用;南昆线天生桥2号大桥先后攻克了双薄壁板墩、挂篮研制、预应力张拉、T构悬灌、高标号混凝土施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被铁道部南昆指挥部及四桥专家组誉为“依靠科技、依靠管理跨越天堑的成功范例”。
路基及场道工程。该局积累了袋砂井法、塑料板排水法、粉喷桩等多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西北干旱地区创造了边坡控制法填筑铁路路基;在南昆线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铁路高路堑获得成功;特别是通过济青高速公路和绍兴昌安立交桥等工程施工,掌握了高等级公路和市政立交桥成套施工技术和工艺,并拥有拌合、摊铺、碾压、检测等全套设备。
房建及电务工程。该局先后承揽了多栋30层左右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深层基础施工已突破70米大关。掌握了光缆通信施工技术,并运用无线组网通信技术解决了大型工程施工现场通信的难题。
工程质量。“八五”期间建成和正在施工的宝中、兰新、南昆、神朔、宝成二线等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工程优良率一直在稳步上升,1994年局综合单位工程优良率达93.2%。1995年6月,宝成二线大滩顺河大桥在全国施工企业第十次“QC”成果发布会上荣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全国铁道团委、铁道部建设司联合授予的铁路六大通道建设“青年全优工程”光荣称号。
企业管理。通过强化企业管理,企业经营规模、经济效益连续三年跻身于全国最大建筑企业500家的前列。1994年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在全国500家最大建筑企业中分别排序为第31位和第39位。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在全国100家大型建筑行业中排序为第16位。先后被陕西省建设银行评为资信AAA企业;获得“陕西省经营明星企业”殊荣。
在生产实践的磨炼中,这个局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科技队伍。目前全局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23人,比“七五”末期的1155人增加了1倍多,其中高级职称98人,中级职称640人,大批青年干部脱颖而出,走上处级领导岗位,在工点担任技术主管的,大都是90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
(载1996年5月4日《中国铁道建筑报》)
评述
这篇稿子是《中国铁道建筑报》田望生同志的约稿。他说报社拟在头版开辟“回眸‘八五’”的栏目,约作者写一篇二十局“八五”成就的稿子。于是,作者到有关部门查阅资料,然后认真筛选、梳理、归类,使二十局“八五”期间的亮点跃然纸上。稿件寄到《中国铁道建筑报》后,很快就在一版发表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