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二十局党委书记周玉成在西康线与职工过年纪实
继我国京九、南昆铁路建成之后,又一条规模宏大的铁路新线——西康铁路,即将胜利建成通车。
2月15日(大年三十),铁二十局党委书记周玉成乘203次列车抵达安康,来到火热的建设工地,来到职工群众中间,来到“九五”决战西康的主战场。
(一)
西康工程自1997年初开工以来,铁二十局党委书记周玉成曾先后3次来西康线。他对西康铁路建设的质量与速度是满意的,尤其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成功运用,一项项精品、名牌工程的创建,一批批有作为的年轻科技人才的成长,职工们战天斗地,攻难克险,为建设西康铁路所付出的艰辛,所洒下的汗水,所创造出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业绩,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
如今,西康铁路建设正处在攻坚阶段,再过两个月铺轨就要通过局管区,堰岭还未贯通,吕河鏖战正急,职工们连过年也没有放假,没黑没白地在隧道里艰苦奋战,在这个“节骨眼”上,作为局党委书记的他,决意再度来西康看望职工,给战斗在一线的干部职工们拜年。
铁二十局西康指挥长李克林、副指挥长左西宁,向周玉成汇报西康铁路整体施工情况。
“逢山凿通西康路,遇水架通幸福桥”。西康指大门上的巨幅对联,在新春佳节的阳光普照下,显得格外醒目、辉煌。
(二)
周玉成在西康指稍作逗留,便在左西宁的陪同下,驱车直奔三处堰岭隧道。
下午4时30分,周玉成在西康三处项目部与项目领导座谈。
新任三处党委书记陈宗和也赶来西康,他汇报说:过节安排好了,每人还发了200元过节费,给队、项目部也发点,保证让大家欢欢乐乐过大年。目前大家情绪很高涨,有的推迟婚期,有的带病上班,在隧道掌子面光着膀子干。陈宗和表示,他要等到堰岭隧道贯通再回去。
“上断面还有多少米?”周玉成关切地问。
“截止今天中午12点,还剩下48米。”项目长刘含金回答。
“一天几个循环?”
“保证两个循环。通风解决好了,两天可达5个循环。”
“4月铺轨,还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困难,请局党委、局领导放心,保证按时完成任务。为尽早贯通解决通风问题,上断面抬高了20公分,以缩小断面,加快掘进速度;钻杆由3米改为2.5米,以稳中求进,稳中求快,扼制塌方。总体计划上半断面2月22日贯通,下半断面3月7日贯通,洞内全部工作量3月20日之前完工,力争提前。”刘含金胸有成竹,如数家珍。
周玉成特别指出:“千万不能冒进,要讲科学,严格按新奥法施工,按程序规范操作,冒进不出事是偶然的,出事故是必然的。为确保贯通,确保铺轨,你们采取的措施,办法是得力的,可行的。你们要按照施工方案科学施工,抓好落实。”
(三)
晚11点30分,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
此时此刻,局党委书记周玉成正在堰岭隧道。
项目部领导刘含金、岳保福、吴绪存、刘长江、杨存禄,三处党委书记陈宗和、三处组织部部长陶为民也同在堰岭隧道。
堰岭隧道洞口,鞭炮齐鸣,彩旗飘扬,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青春筑国脉,会战树丰碑”的横幅标语,代表了三处参战干部职工的铮铮誓言。
隧道掌子面上,机声隆隆,灯火通明,职工们正挥臂大干。
隧道作业已经进入第二个循环。装碴、打眼、一辆辆红岩车将碴运出洞外,洞内洞外,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11时40分,周玉成蹬上云梯,走上掌子面,走进堰岭隧道的最前沿。
“同志们辛苦了!我代表局党委、局领导、局机关给你们拜年了!”
职工们纷纷鼓掌,眼里噙着晶莹的泪花……
周玉成端起酒杯,一一给大家敬酒,以表达深深的谢意和新年的祝福。
(四)
2月16日(大年初一)。上午9时许,周玉成一行去工程队给职工拜年。
去机械队之前途经烈士陵园,有人提议前往祭奠,周玉成欣然应允。
旬阳烈士陵园位于县城菜湾区汉江南岸的一座山坡上,这里埋葬着当年修建襄渝线牺牲的52位烈士。
这52位烈士,有干部,有战士,还有一位部队探亲的家属。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但大都是当年铁道兵第十师四十八团的。
当年铁十师四十八团,兵改工更名为铁二十局三处;当年四十八团修襄渝线打通了堰岭隧道,如今的三处修西康线又奉命凿进堰岭隧道。是历史的巧合?还是烈士英灵的召唤?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三处堰岭隧道建设者更加怀念以身殉职的战友们。他们拨款4万元重修烈士陵园,加固烈士碑坟,并立碑永久纪念。
“烈士陵园到了!”有人点燃了纸,点燃了鞭炮。
三处项目部办公室主任王克亮斟满酒,情绪激昂:“今天是大年初一,局、处领导来看你们来了,以表怀念之情。你们九泉之下的英灵,将激励我们早日打通堰岭隧道,告慰三秦父老,造福子孙后代。”
周书记一行缓缓站成一队,共同向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三鞠躬。
简短的悼念仪式之后,大家分头行动,寻找着当年那熟悉的面孔。
只见周玉成走到钱龙的墓前收住了脚步,他沉默了一会儿,深情地说:“钱龙是西安人。隧道塌方时牺牲的,他的事迹还是我报道出去的。”
巍巍青山埋忠骨,滔滔汉江慰英灵。
亲爱的战友们——安息吧!
烈士们——永垂不朽!
(五)
12时40分,三处隧道公司机械队。
机械队会议室里,周玉成正主持召开三处和项目部各级领导参加的干部会议。
周玉成说,2月1日至5日局召开了党委会和职代会,工作会年后开。两个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我在党委会上讲过一段话:绝大多数单位完成了生产经营指标,亏损项目减少,企业积蓄增加,项目收入增加,职工收入提高,质量安全形势看好,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绝大多数单位欠职工工资额和欠发时间减少,局本级和6个综合工程处、电务处、城建总公司、工程机械厂通过IS09002质量体系贯标认证,与国际惯例接轨,为我局走向国际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领到了“通行证。”总而言之,过去的一年全局大事不少,喜事不少,办得好或办得比较好的事不少,全局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且这种变化发生在很深的层次上,去年承揽26亿元,完成产值18亿元,今年任务储备10多亿元,计划再揽20亿元以上。
今年主要抓几件事,比较大的事一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中央要求,处以上抓“三讲”,处以下抓作风纪律建设,局、处、公司领导班子要考核。第二件大事是“管理效益年”。这个活动去年开展了一年,大家都认为抓对了,今年还要继续深入开展下去。第三件大事是贯标。一个是认识上的提高,一个是管理思想上的转变,一个是过硬的基础工作,说到底是练好内功,很快适应。只要按程序办事,按规范操作,就会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济青公路全局有多少处级干部蹲过点?吃过多少苦头?有些事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可笑,主要是不适应,不认识新的管理模式。那些事情已成为历史,说明我们认真对待了,水平提高了。洛三、铜黄、湘耒一个处一个多亿,也是执行菲迪克条款,干得很漂亮。这说明什么?说明真正熟悉和掌握了合同条款,善于利用合同条款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标志什么?这标志着咱们企业长大了,干部成熟了,发展有希望了。
堰岭为局争了光,创了牌子和信誉,树立了很好的形象。这就是无形资产,会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变化和作用将是巨大的。大家都很辛苦,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职工群众精神面貌很好,工地上热火朝天,这说明班子领导坚强有力。干部多想工人的事,工人就会尽心尽力工作。干群关系融洽了,凝聚力增强了,就无往而不胜!
当前,堰岭处于非常关键时期,进入了最后决战时刻,全体参战干部职工,要迎难而上,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再努一把力,再鼓一把劲,再坚持一下,科学组织,科学施工,确保按期贯通,确保按期铺轨。
会后,周玉成又到职工宿舍,一一给大家拜年。1时25分,离开机械队前往吕河隧道。
从一处吕河隧道斜井、出口出来,已是下午5时多了,周玉成不顾一整天的劳累,只是在车上打了个盹儿,又精神抖擞地来到二处、一处项目部,看望干部、职工和家属,进行节日慰问。回到局西康指挥部,已是晚上8点了。
(六)
17日(大年初二)上午8时许,周玉成一行离开安康,前往三大峡电站建设工地看望职工。
三大峡电站是陕西省镇坪县的建设项目,位于川、陕、鄂交界处。镇坪县属于陕西省贫困县,全县不足5万人,县城不足6000人,三大峡电站是省里的扶贫项目,投资3000万元,相当于建国50年来该县建设项目投资的总和。
从公路牌显示,从安康至镇坪210公里,途径岚皋县。所经之路,一面靠山,一面临水,还有数十公里的土路,坑坑洼洼,坎坷难行。尤其是要翻越海拔2400米的高山,盘山路冰天雪地,路滑人稀,令人望而生畏。
晚上7点多,我们驱车赶到了镇坪县城。
(七)
18日(大年初三)上午8时15分,周玉成一行与镇坪县委书记李增祥,副县长刘兵、广播电视局局长苏平等人,驱车去三大峡建设工地。
三大峡工地上,机声轰鸣,车来人往,职工们正在构筑电站拦水大坝。
一处三大峡水电站工程副项目长郭铁军介绍说:三大峡电站为粘力调节式电站,设计为1250千瓦,坐标控制,双曲拱坝,大坝高70米,顶长160米,上宽3米、浆砌片石5万立方米。工程分为两期,第一期砌到1033米(海拔高度)满足一台机组发电。投标合同工期是1999年底,我们力争在国庆节前建成,向国庆50周年献礼!
工地施工现场,周玉成书记、李克林指挥长、县委李增祥书记、刘兵副县长一边走,一边看。周玉成告诫一处三大峡项目长徐修坤:“材料堆放、现场管理有点乱,要迅速纠正。三大峡要建文明工地,建一流工程。”
看完水坝,周玉成又来到混凝土拌合站,当他看到沙石料里有一块破碎的黄土时,立即让一名职工铲出去。周玉成严肃地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电站质量要求严,科技含量高,丝毫不能马虎。你们肩负重托,要对企业负责,对镇坪人民负责,对国家利益负责。”
(八)
上午10许,周玉成在三大峡工程项目部召开干部会议。
周玉成在通报全局过去一年形势和当前面临的任务之后说:三大峡电站是很重要的工程,我知道这里有几十个人,今天赶来和大家见见面。一些同志写了几封信,反映拖欠工资问题。总公司党委李国瑞书记很重视职工的来信,责成我们把问题处理好。
周玉成接着说,欠工资不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做解释工作,求得职工们的理解,稳定队伍的思想情绪。写信反映情况是职工的民主权利,各级领导要重视群众信访工作,及时解决职工困难,不能对职工呼声采取官僚主义的态度。否则群众不信任你,就向上级越级反映情况分散上级领导的精力。另一方面,写信反映情况,最好逐级反映,给各级组织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再有个别同志写了信,硬要人家签名或代别人签名向上反映,这样做也不妥,也要注意这个问题。每一个职工都要顾全大局,维护二十局这块牌子、这个形象,就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不要让它受损失。
周玉成最后说:“三大峡电站是省里挂号扶贫工程,是镇坪县的希望工程。3月全县人大代表还要来看电站建设情况,你们要以实际行动,创造新的佳绩,接受人大代表的检阅!”
周玉成在西康5天,去堰岭,看吕河,到镇坪,足迹踏遍了西康的山山水水、工点和项目部;走工棚,进隧道,看望、慰问一线全体干部职工;多次召开不同形式的干部会、座谈会,给他们送去温暖和新年的祝福,与他们一起共度佳节。广大干部职工深受鼓舞,感慨万端,所到之处,鞭炮齐鸣,掌声不断,受到职工群众们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他们纷纷表示不负局党委重托,决战决胜西康线,在全国铁路会战中建功立业!
(载1999年第2期《陕西建设》杂志)
评述
二十局党委书记周玉成,心系干部职工,特别是逢年过节,他首先想到的是施工一线坚守岗位的职工。南昆线施工,他曾经赶到工地与干部职工一起过年,西康线贯通前夕,他又来到西康和干部职工一起过年,带去局党委、局领导和局机关人员的新年祝福和亲切问候。此情此景,感人至深!
周玉成去西康,作者详细地记录下了这次不寻常的日日夜夜,写出了“为了国脉的畅通”这篇通讯。
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日子,1998年11月20日,国家重载一级电气化双线铁路——朔黄线一期工程,在山西原平二十局管区率先铺下第一节轨排。
由二十局五处项目部负责施工的路段,被树为朔黄铁路全线第一家“免检”工程。
二十局党委书记周玉成评价说:“朔黄线石宝平项目部,具有时代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突击队和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