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回望征程:王成忠新闻作品选集
10952300000101

第101章 标杆女车长

——记269/270次列车长李爱云

她,当列车员是“标兵列车员”,当列车长是“标兵列车长”;她所在的车班是“标杆班组”、“文明班组”,所在的党支部是“先进党支部”。269/270次列车长李爱云,以其自身的模范行动,在人们心目中树起了一个标杆车长的形象。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夕,笔者走访了这位模范女列车长。

今年44岁的李爱云,朴实、豪爽,颇有将帅风度。她1970年参加工作,1976年开始当列车员,1986年当列车长。为将之道“严”字当先,李爱云“带兵”之严是出了名的。一次出乘时,她发现乘务室放着一件打了一半的毛衣,便当即派人将毛衣收走,换班时严肃批评了打毛衣者。那个愧悔知过的列车员卸下肩章,流着眼泪将织起来的毛衣一点一点地拆掉了。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列车堪称浓缩了的小社会。一次,269次列车超员运行,在泰安站有4男1女上了车,在旅客中挤来挤去,将一名带黑色腰包的中年男旅客团团围住行凶。中年旅客趁停车的那一刹那,冲开这伙人向列车员求救。接到报警的李车长断定这是一伙抢劫旅客钱财的车匪。她当即让11号车厢列车员通知乘警,然后领着那名中年旅客仔细搜寻,5名歹徒被及时赶到的乘警、列检员堵住擒获。

人们都说列车长权力根大,上至省、部长,下至平民百姓,只要坐车,车上1000多号人的吃、住、行、医都得管。当然,列车上也不是净土一块,一些乘客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便把金钱作为敲门砖。此类事,身为车长的李爱云经历得多了。

去年11月,俄罗斯54人旅游团在一名叫故扎丽导游小组的陪同下从济南东站上车,导游小姐极力给李车长套近乎,称她为:“大姐姐”,让她“多多关照”,还硬往李车长兜里塞了500元。按规定国外旅客乘车票价高出国内旅客票价,可他们买的都是国内客票,李车长与谷玉凤车长一核算,需补差价2160元。李车长毫不客气地将那位导游小组塞给她的500元抵作票款,并按规定补收了票价差额。

前不久,有4名县级干部从济南站上车,他们是干部交流来陕西的,李车长给他们办理了卧铺手续。第二天下车时,一名领导硬要给李车长100元钱,还说:“我们坐其他车办卧铺也送钱。”李车长反问他说:“领导同志,您认为你们这样做合适吗?”去年11月,270次列车上虞城县政协一名干部找到餐车,以给好处费为名引诱一名餐车服务员帮忙办卧铺。李车长知道后找到那位政协干部,指着鼻子把人家给训斥了一顿。

金钱,没有敲开李爱云车组的大门,没有摧毁李爱云坚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对此,李爱云感慨地告诉笔者:“我对这事一直很反感,那样做太掉价,太失身份,太影响铁路职工的形象。人,一生都应该是清醒的、清白的,只有这样,才能活得潇洒,保持高尚。”

李爱云,犹如一只奋飞的头雁,正领着振翅的雁群,飞向蓝天,飞向新的天地……

(载1995年10月2日《经济日报》)

评述

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在270次列车上采访了列车长李爱云。

李爱云是一名很优秀的列车长,采访中感受到她思想境界高,工作有激情,处事果断,办事认真,业绩突出。采访后,作者写了《标杆女车长》这篇通讯,1995年10月2日《经济日报》三版右上角醒目位置发表了。《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年8月26日二版以《雁群奋飞靠头雁》为题发表,《陕西工人报》1995年8月31日二版以《“标兵女车长”——李爱云》为题发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