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员金口才全书
10748800000062

第62章 怎样与陌生人一见如故

做销售要发展业务关系,就必须不断认识新客户,就需要经常与陌生人打交道。而在各种不同的交谈对象中,使人们最感困惑最感气闷最感局促的是对他一无所知的陌生人。一般人很难做到与陌生人一见如故,但如果你能,那么你的朋友将会遍布各地,生意则会顺畅无阻,如鱼得水。反之,如果缺乏与初交者打交道的勇气,不善于跟陌生人交谈,那么你就会在交际中处处碰背,做事也会时时不顺,如坐针毡,如登陡山。

那么,怎样才能跟初交者一见如故呢?下面介绍的几种开场方法与技巧,能让你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

(1)主动、礼貌要想与陌生人相识,热情的态度很重要,做出友好的表示,是打破“僵峙”局面的关键。克服自我意识,树立开放思想,淡化“我”字,主动交往。

如果是你约见别人,在见面之前,先商量好时间的具体安排,这是人际关系上应有的礼貌。同时,也要铭记面谈的计划重点,这是成功的基本要素。只要应用得当,其收效会比心理战术更大。

与对方第一次见面时,客套话后,应该问对方:“不知我能打扰您多长时间呢?”如果对方很忙,可先问他:“能不能给我15分钟的时间?”这样问,对方会感到自己受尊敬,谈话也就能融洽顺利地进行了。

每个人都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忙、地位很重要,因此你必须表现出“占用你的宝贵时间”的态度,使对方感觉到“你很尊重我”而得到满足。

只要对方满足,你的访问即使拖长一些,他也不会显示不满。

(2)妙用开场白①攀亲认友。这虽然不太被推崇,但实用性却非常强。通常,只要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作一番认真调查,都能找到或明或隐、或近或远的亲友关系,如果见面时再拉上这层关系,就能一下缩短心理距离,使对方产生亲切感。三国时代的鲁肃就是一位攀亲认友的能手。他跟诸葛亮初次见面时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你哥哥诸葛瑾的好朋友。”就凭这一句话就使交谈双方心心相印,为孙权跟刘备结盟共同抗击曹操打下了基础。有时,对异国初交者也可采用攀亲认友的方式。1984年5月,美国里根总统访问上海复旦大学。在一间大教室内,里根总统面对一百多位初次见面的复旦学生,他的开场向就紧紧抓住彼此之间还算“亲近”的关系:“其实,我和你们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的谢希德校长同我的夫人南希,都是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校友呢。照此看来,我和各位自然也就都是朋友了!”此话一出,全场鼓掌。短短的几句话,不仅推翻了国与国之间的隔阂,还增加了彼此间的友好,这段开场白可真妙啊!

②扬长避短。在同陌生者交谈时,要特别表现对他的职业、性格、爱好和兴趣。因为面子问题,人们都喜欢别人赞美自己的长处。那么,跟初交者交谈时,应投其所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赞扬对方的长处作为开场白,就能使对方高兴,对你产生好感,交谈的积极性也就得到极大激发。反之,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触及对方的短处,对方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交谈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日本作家多湖辉所著的《语言心理占鼢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件趣事:被誉为“销售权威”的霍依拉先生的交际诀窍是:初次交谈一定要扬人之长避人之短。有一回,为了替报社拉广告,他拜访梅伊百货公司总经理。寒喧之后,霍依拉突然发问:

“您是在哪儿学会开飞机的?总经理能开飞机可真不简单啊。”话音刚落,总经理兴奋异常,谈兴勃发,广告之事当然不在话下,霍依拉还被总经理热情地邀请去乘他的自备飞机呢!

③察颜观色,发现相似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要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

一退伍军人乘车同一陌生人相遇,位置正好在驾驶员后面。汽车上路后不久就抛锚了,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一通还没有修好。这位陌生人建议驾驶员把油路再查一遍,驾驶员将信将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这位退伍军人感到陌生人的这绝活可能是从部队学来的。于是试探道:“你在部队呆过吧?”“嗯,呆了六七年。”“噢,算来咱俩还应算是战友呢。你当兵时部队在哪里?”于是这一对陌生人就谈了起来,据说后来他们还成了朋友。而这就是在观察对方以后,发现都当过兵这个共同点,打破沉寂的气氛才有可能。

④以话试探,拉近距离。两陌生人默默相对,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烟,也可以发现对方特点,找到说话的机会,打开交际的局面。两个年青人从某县城上车,坐在一条长椅上。其中一人问对方“在什么地方下车?”“到终点,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么地方?”“我到南京山西路一亲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也是到南京来找亲戚的。”经过双方的“火力侦察”,双方对县城熟悉,对南京了解,都有亲戚的共同点就清楚了。两个人发现对方共同点后谈得很投机,下车后还互邀对方有空去做客。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是有其必然因素的:“火力侦察”,发现共同点,向深处掘进而产生的效应。

天涯何处无朋友,交谈何必曾相识!好的开场白,三言两语便能惹人喜爱,与陌生人一见如故。

(3)选择合适的话题选话题,就是说话的题材。让我们先来讨论谈话的题材,保证我们有话可讲。关于这一点,一般人都有很深的误解。

如果你常常觉得与人谈话很吃力,恐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对应该讲什么话这个问题有很深的误解。

一个最普遍的误解是:以为只有那些最不平凡的事件才是值得谈的。

当你见到熟人的时候,你在脑子里苦苦地搜索,想找一些怪诞的奇闻,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是令人神经错乱的经验,以及令人兴奋刺激的事情。

自然,这一类事情是一般人听起来最有兴趣的了。能够在谈话的时候,讲出这样动听的事情,无论对听的人,还是对讲的人,都是一种满足。

但是,这一类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毕竟不多,有些轰动社会的新闻,是用不着你来说别人就已经听过了。即使是你亲身经历过的比较特殊的事情,你也不能把它到处一讲再讲。此外,你在某一个场合讲很受欢迎的故事,在另外一些人面前就不一定受欢迎。因此,你若认为只有那些最不平凡的事情才值得谈,那你就会经常觉得无话可谈了。

其实,人们除了爱听一些奇闻轶事以外,也很愿意和朋友们谈一些有关日常生活的普通话题。比如,小孩子长大了,要进哪一所学校比较好啦,花木被虫子咬了应该买哪一种杀虫药啦,这个周末有什么好电影看啦等,这些都是良好的谈话题材,也都能使谈话双方感到有兴趣。

当你的脑子里并没有奇闻轶事的时候,你也不必保持缄默,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可以谈话的题材。只要你能留心一切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你就不难找到使人家都感兴趣的谈话题材。

此外,人们还有一种误解,以为必须谈一些深奥的很有学问的题材,才能受人尊敬。有这种误解的人,常常想和别人谈一些很抽象的哲学理论,或是什么相对时空问题。但这样的问题,即使你准备很充分,也很难找到与你有同样兴趣的谈话对象。回为在大多数场合,你将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事实上,几乎任何题材都可以当作良好的谈话资料。

你可以谈足球、篮球和其他运动。

你可以谈食物、谈饮料、谈天气。

你可以谈生命、谈爱情、谈光荣。

你可以谈同情心、谈责任感、谈真理。

你可以讨论书籍、电影、广播节目、国际新闻,或本地的新闻。

你可以交换一下关于某个故事,或是某个人物的意见。

你可以复述一下在某个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的要点。

诸如此类,都是很好的谈话题材,实际上,谈话的题材比上面所列举的多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