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就是告诉人们,说话一定要适应特定的言语环境。所谓言语环境主要是言语活动赖以进行的时间和场合、地点等因素,也包括说话时的前言后语。言语环境是言语表达和领会的重要背景因素,它制约并影响了语言表达的效果。掌握说话艺术就一定要重视言语环境因素,有的人说话,经常不掩饰自己的情绪,不管在什么场合,也不问对象是谁、不考虑说话会引起什么后果,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去,结果无意中便得罪了人。
销售员接触的客户一般很“杂”,包括民族、地域、性别、年龄、职业、文化、修养、阅历、性格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同样一句话,有的人能够听得懂,也有人干脆听不懂。有的人可能只听明白了本意,也有人可能听出了弦外之音;同样一个意思,有人领会为褒,也有人可能领会为贬。所以,我们说,只有语言的接受对象——客户才能检验说话者的表达效果。因此,对说话者来说,要想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就必须区分接受对象。
说话要看对象,首先要对对象有所了解。对家人,对亲朋好友,你很熟悉,说话时自然会注意到不同特点。而对初次相识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就不那么容易了。性别、年龄,很好看出来,身份、职业、文化修养等,则必须通过言谈话语去了解。因此,与陌生人见面,不要急于先说,而要先倾听对方的话语。如果对方说话很直,不会拐弯抹角,你也应该坦诚、实在,想到什么就说出来;如果对方彬彬有礼,你也应该文雅、和气、谦逊;如果对方情绪低落,不爱说也不想听,你就应该少说几句,或者干脆不说。总之,在了解对象的基础上,说出的话要有礼貌、合适宜。
李淑贞是一个优秀的服务员,她的接待语言就是说话看对象的一个范例:
如果是一个知识分子进店,李淑贞这样说:“同志,您要用餐,请这边坐。来个拌鸡丝或溜里脊,清淡利口,您看怎么样?”工人同志来他们店里,李淑贞这样讲:“师傅,今个加班,想吃过油肉,还是氽丸子?”如果是乡下的老大娘进店,李淑贞这样欢迎:“大娘,您进城里来了,趁身子骨还硬朗,隔一段就来转转,改善改善生活,您想吃点啥呢?”李淑贞对不同的人所说的话也不一样:对知识分子,用语文雅、委婉;对工人同志,用语直接、爽快;对乡下老大娘,用语则通俗、朴实。这就恰到好处的适应了不同对象的不同爱好和文化修养。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穿着时髦的女孩在华联商场某服装专卖部看中一款短上装。在她仔仔细细察看时,销售员抓住时机,接近这位顾客。“小姐,您的眼光真不错,一下就发现了我们专柜的最新款式。”然后,她向女顾客详细介绍这款服装:面料如何、做工如何、式样如何,并重点介绍了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新理念——突出自我,自由自在。
销售员的话早已令这位女孩怦然心动,并问什么价格,有没有打折。销售员说:“才598元,新款不打折。”女孩低声咕哝了一声:
“会有很多人买这种品牌的新款吗?”销售员察觉到了女孩有点犹豫的心理,于是说:“我们专柜一天卖出好几件呢,顾客都说不错。现在给您包起来吧?”可是,没等销售员说完,女孩扭头就走,销售员呆在那里,一头雾水。
问题出在哪里呢?销售员虽然观察到了顾客的心理变化,但并没认真分析顾客类型。这是一个爱标新立异、突出个性的女孩,自然是要选择新颖独特的新款服装,花598元就是为了张扬一下独特个性。如果有很多人都买这种服装,而且比她先买,那她花钱就失去了价值。销售员如果说:“这种款式我们进货不多,您可能是第一个购买的。”那么,女孩肯定愿意当这个“第一”。
所以,仔细分析顾客的心理需求,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销售员要掌握的高级说话技巧。也就是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出恰当的话。当然,要真正达到这一效果和境界,是很不简单的。因为你到底该说什么,怎么说,什么时间说,什么场合说,对什么人说,这里面实在有着大大的学问!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鬼谷子曾经精辟地总结出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的方法:“与智者言依于传,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豪,与贫者言依于川,与战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和聪明的人说话,要见识广博;和见闻广博的人说话,要有辨析能力;与地位高的人说话,态度要轩昂;与有钱的人说话,语言要豪爽;与穷人说话,要动之以情;与地位低下的人说话,要谦逊有礼;与好斗的人说话要态度谦逊;与勇敢的人说话,不能稍显怯懦;与愚笨的人说话,可以锋芒毕露;与上司说话,须用奇特的事打动他;与下属说话,要用切身利益说服他。
大干世界,每个人的心理特点、脾气秉性、职业特点、年龄特点、语言习惯等各不相同,所以,不能用统一的说话方式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