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慈星密码
10741300000048

第48章 居安思危

二十一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没有危机感,其实就有了危机;有了危机感,才能有效地避免危机。

——斯坦福大学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

诗人泰戈尔说过:“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就飞不远了。”很多时候,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意味着可以把握时机,轻装上阵。“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人类社会只有经过持续不断充满危机感的时代,才能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辉煌;而一个企业也只有经过持续不断充满危机感的岁月,才能够走向真正意义上成熟而灿烂的精英之列。

在美国有一群濒临灭绝的鹿,被国家保护了起来,圈在一处水草丰美的地方,不让任何天敌接近它们。这群鹿过着十分惬意的生活,可以吃了睡、睡了吃。很快鹿的数量越来越大,灭绝的危险解除了。但紧接着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鹿的身体越来越差,各种稀奇古怪的毛病出现在鹿身上,不是心血管病就是肥胖症。

科学家使用了各种办法治疗它们,却总不见好。最后有一个科学家提出来把“狼医生”请过来,就是请一群狼来到鹿群中间。当这群狼来到鹿群中间时,鹿群已经不知道狼为何物,傻傻地站在那里。狼看到美食就在眼前,自然扑上去就咬,这时鹿群才知道狼是来吃自己的,争相逃命。就这样,每天狼群追着鹿群在草原上飞奔,凡是跑不动的就被吃掉。几个月之后,当医生再次检查鹿群的身体时,发现所有的疾病已经一扫而空,这群鹿在狼的追赶下,已经变得健步如飞,健壮如牛。

这个故事体现了一个自然法则:只有在充满危机感和紧迫感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生存,一个群体没有危险就是最大的危险。当人类生活在安逸之中时,也面临了和鹿群同样的情况。世界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兴起和灭亡都体现了同样的原则。无数王朝的兴起,都起源于被迫无奈之后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无数王朝的灭亡,也都是因为没有了危机感之后骄奢淫逸的结果。打江山的人,很像是追逐着鹿群的狼群一样,目标明确,行动迅速,不畏艰辛,最后傲视天下。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朱元璋都体现了这些特征;而失去社稷的人,就像从来没有见过狼群的鹿群一样,已经失去了奔跑的速度和能力,只能任人宰割。不管是罗马帝国的灭亡,还是明帝国的消失,几乎都源自同样的原因。人们在享受了太多的安逸后,会进入一种死亡无意识状态,直到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就像泡在温水中的青蛙。

国家尚且如此,企业自不必说。如果企业时时都有危机感,就比较容易付出努力和危险进行对抗,在和危险抗衡的过程中,处理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一个企业在商战中有危机而不能及时快速作出反应,就像饿狼逼近却不知道如何逃跑的肥鹿,最后只能成为别人口中的美食;一个企业由于暂时的优势而处于安逸之中忘掉了危机,就像一只不断沉睡忘了奔跑的狼一样,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所以狼和鹿生存的法则就是:鹿必须不断地思考如何跑得更快,以逃避狼的追逐;而狼也必须不断地思考如何跑得更快,追上让自己生存下去所必须得到的鹿。

即使在今天,当我们回望孙平范当年的选择时,依然有足够的理由肃然起敬:在一个并不以基础学科和高科技见长的国家,尤其是在一个依靠代加工和简单制造的区域环境中,这种坚持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突围的精神,抛开原有产业基础转而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的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的开拓者信念,无疑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

危机感是企业进取心的源泉,是一个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企业失去了危机感,就会变得安于现状,裹足不前,等待他的只有被淘汰的命运。加入企业,时刻对企业的经营保持警惕,保持足够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做起事业往往可以未雨绸缪,步步为营。

中国市场经济日益成熟,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的竞争,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家素质的竞争。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市场竞争的潜规则就是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狮子吃掉羊,优秀企业战胜落后企业。不容置疑,是否具备紧迫感和危机感,成为当前多变经济形势下衡量企业是否具备核心生存能力的重要因素。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考察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期间指出,慈星的快速发展,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转型创新升级、坚持掌握核心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企业更需要加强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全球经济剧变,企业面临危机,变革成为解决危机的关键问题。如何在危机中发现机遇,成功变革自救?我们看到,企业的各种变革措施纷纷出台,从持续改进、企业再造,到外包策略、缩小规模,甚至裁员并购,都是变革所采取的方式。但是到目前为止,企业界变革失败的几率远远超过了成功的几率。为什么?当我们观察那些在多变世界中做得格外出色的企业时,会发现他们大多是忙碌得热火朝天却抓不住重点,谓之为“虚假性危机感”。

在成功中预见危机,在危机中寻找机遇,这是慈星对危机的诠释。

扩展阅读

一个风电巨头的“成长秘籍”

歌美飒是一家总部设在西班牙的风力发电领域持续成长的公司。作为风力发电机的国际主要供应商,歌美飒已占据风电领域主导地位,歌美飒在世界风力发电机的累积装机总量排名世界前三,客户遍及全球。

也许是受堂吉诃德故事影响太深,总以为西班牙有很多古老的风车。这个昔日的风车王国,如今已变成闻名遐迩的风电大国。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西班牙电网总装机容量10308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占19.36%,而风电发电量则达到16.4%,位列欧盟国家首位。西班牙风电何以取得如此引人瞩目的成就?

“一站式”营销模式,制胜市场的利器

歌美飒不仅是马德里最大的上市公司,也是世界三大风机制造商之一。拥有15年发展历史的歌美飒,10年前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西班牙有近一半的风机由歌美飒提供;但现在,歌美飒在业务,在全球各地的风电装机容量已超过21000兆瓦。

歌美飒“风行天下”靠的是什么?

歌美飒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乔治·卡弗特说,作为一家风电制造商,其决胜市场的法宝不外乎三点:首先是产品质量,其次是度电成本,然后是产品的价格。但歌美飒除此三者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即“一站式”营销模式。

所谓“一站式”营销,是指集风场开发、风机售卖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经营方式。乔治·卡弗特解释道,“一般来讲,国际上其他风电制造商主要提供风机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两项业务。但歌美飒认为,风电产业发展的基础是风能资源,因此我们首先十分注重对风资源的监测和开发,我们愿意为客户提供从风资源开发到风机售卖再到售后服务的‘一站式’全程业务,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交钥匙’工程。”

在位于马德里东北部的马拉奥拉地区,有一片片大型风电场。开发商的西班牙能源集团伊维尔德罗拉公司合作开发了7座风场,建成总计104台2兆瓦大型风机,采取的都是“交钥匙”工程。

在开发之初,对一般投资商而言即是商机也有风险。歌美飒想客户之所想,从一开始便引入“一站式”营销模式,采取了“交钥匙”工程,这不仅为客户解除后顾之忧,也为企业大规模开拓市场奠定了基础。

强大技术研发,快速发展的根本

从歌美飒公司总部潘普洛纳出发,经过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一个叫郝林的地方。这片芳草萋萋的丘陵地带便是歌美飒新型风机技术试验场。

据歌美飒公司技术项目负责人拉法尔·埃尔南德斯(Rafael-Hernandez)介绍,郝林地区属二类风区。二类风区是全球陆上风资源分布最广阔的地区,因此在这里试验最具典型意义,也最有市场价值。歌美飒的多款新型风机都是在这片土地上试验开发出来的。最近这款风机已通过专业机构的认证,并接到来自德国市场的第一份订单。

“这台4.5兆瓦陆上风机堪称歌美飒风电技术的一次革命。”拉法尔·埃尔南德斯告诉记者,该风机最大特点是风塔和风叶均由两部分组成。风塔高128米,下面82米由水泥材料制成,上面则是钢材料;风叶长64米,前半部分为玻璃纤维,后半部分则加入了碳纤维材料。采风率平均在90%以上,最高可达99%。

4.5 兆瓦陆上风机只是歌美飒风电技术研发的一个案例。据乔治·卡弗特介绍,为顺应全球海上风电开发,歌美飒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5兆瓦海上风机,并将于明年推向市场;同时,受欧盟的委托,由歌美飒牵头组织欧洲相关机构开始着手20兆瓦风机的研发……

战略发展眼光,成就跨国霸业

在对歌美飒的采访中,巨头成就跨国霸业的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敏锐的战略发展眼光。

“歌美飒很早就注意到风电行业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并迅速调整发展战略,开始国际化转型。”乔治·卡弗特告诉记者,“2010年,歌美飒93%的新增业务在西班牙本土以外的国际市场,预计今年将会是100%。其中,中国市场今年将超过30%,印度市场会达到13%。”

加大对市场的投资和开发,被乔治·卡弗特视为自己“主政”歌美飒以来最英明的决策和最突出的“政绩”。他表示,歌美飒目前已与国电龙源、华润电力、大唐新能源等多家中国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将会把最先进的风机4.5兆瓦陆上风机、5兆瓦海上风机等都带到中国市场。

乔治·卡弗特告诉记者,北京是他近年来飞抵最多的城市,特别是前不久与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一次面对面的交谈,让他更加坚信中国未来将继续领导世界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业务的发展。为此,歌美飒还于近日调整其中国区负责人,管理经验丰富且年富力强的何塞·安东尼奥·米兰达(José Antonio Miranda)被任命为中国区新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在歌美飒的战略发展中,还有一个让乔治·卡弗特引为自豪的“新发现”,即国际金融资本对风电产业的青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金、保险等行业开始涉足风电开发,这为全球风电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本动力。”乔治·卡弗特举例说,比如在欧洲,歌美飒与著名的宜家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投资风场;在美洲,歌美飒则与一家美国基金公司携手风电开发。

巨头歌美飒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企业要成就跨国霸业不仅要有独特的市场营销模式和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还要有超前的战略目光和先人一步的发展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