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心理辅导实务手册
10726900000028

第28章 激发员工的干劲,不要让他养成惰性

员工有惰性是每个公司管理者最头痛的事,其实也不只单是公司的员工,就拿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惰性复合体。如果人没有惰性,那也就没有本性了。

人是从低等生物进化而来的,低等生物迫于生命的威胁是没有时间去休息、去懒惰的,他们一直就在不断奔波。有一本书叫《狼图腾》,我想很多人也看过这本书,里面介绍了人与自然、与动物、与低等生物的狼性演变。据作者述说人也是有狼性的,狼性就是一种奔波、不懒惰的特性,随时保持着高度警惕,因为一旦疏忽就要面临着死亡,一旦疏忽就面临着要饿上好几天,所以要不断与自然斗争,与其他的食物链进行斗争。人在开始的时候同狼是一样的完全不会歇着的生物,如果那时一旦惰性产生,就不会发展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成为了万物的主载,惰性随之产生了。

某物流公司是一家从事公路、铁路及航空等物流、货运的公司。由于工作很辛苦,公司领导为员工制定了一套人性化管理政策:要求个人高度自觉,在宽松的环境里积极工作。因此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犯了错误,都不开罚单。可现在公司的一些现象让人力资源部经理对人性化管理产生了怀疑。公司的员工做事不再向以前那样积极,对待客户也很不热情,能偷懒的地方就尽量偷懒,能推责任的就推。

公司的组合以员工为主体,所以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惰性的思想。惰性的产生,是中国几千年遗留的问题及人们的自然反应。所以没有惰性思想的人,我们就不能称之为人了,那就是企业的机器。机器只要加油用电,就可以正常运转。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所以每位从业者,都有一个惰性的思想。如何避免惰性的思想发生,那就是管理的技术和水平。假如一个企业形成惰性的企业文化,那么肯定是管理体系不建全,形成惰性文化。有些管理人员,不会在管理上找问题,反而说员工太懒为理由。其实我们说员工懒惰思想,就不如说管理者没有能力。

1、公司制度不建全导制的惰性。制度建全是每一个公司是否能稳定发展,吸引好员工的关键。因为一个好员工要去某一个地方就职,首先希望的就是这个工作单位有良好的制度基础,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为什么说制度不建全会导致惰性呢?这还是要从本性来看,本来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没有一种法,一种制度约束,他肯定会更加放纵,更加的随意。在这样的土壤中滋生出来的苗子,是越来越弱性心理,躲着领导做自己的事。所以很有必要用重药,约束每位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行为,按着组织即定轨迹去工作。否则产生如下的恶循环,当真是积重难返了。

2、注意员工的需求满足层次。人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个需求点,作为企业,不能让企业员工觉得不够关心员工,要让员工对待企业向对待自己的家那样,那样企业员工所表现出来的工作积极性都是很高的,当然也不是说员工提出的要求我们都得满足他,因为就算你给他月薪10万他也不会觉得多,当然是越多越好。所以企业对待员工的需求一定要慎重处理,这也体现了企业考核制度的重要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无获,这是企业管理亘古不变的真理。

3、人员关系松散,处处都是小党派。公司中有小组织存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利益等联合到一起。而一个部门或者公司中有几个这样的小组织,那党争就要出现了。互相倾轧,为了小我而不顾大我,忘记了公司的利益。办法就是交换人员配制,打乱原有的小圈子,考核能力,淘汰冗员。如果发现这样的小组织存在,要立即调查其目的和利益,如果他们对组织产生危害肯定不要留。

4、管理者应该对企业员工多一些学习培训的机会。在企业内部要经常采取市场调研、专题研讨、知识演讲等有效的方式加强学习,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可以有效地消除员工的惰性,真正的管理力提升的境界是团队成员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只有卓有成效地管理好自己,才可能卓有成效地管理好他人,从而卓有成效地管理好组织。所以,在管理知识方面,也要适当地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并不是针对员工只要求做到产品知识培训和岗位培训就行了。

5、对待在同一个岗位工作时间过长的员工来说,可以适当的找该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当前该员工对这份工作和公司的一些看法,如果该员工能力比较全面而对目前的岗位工作有点麻木,可以商量给员工安排另外的岗位工作,或者是让他负责一些新的项目比较有挑战性的。这样可以消除这些“老油条”的惰性了。

6、企业管理者要在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要给企业员工重新树立一个奋斗的目标,直到完成这个目标为止,当然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实际。不要从公司创立之初到几年以后,公司树立的目标和远景都从来没有变过,这会让人产生一种对目标的疲倦感,慢慢地目标就会变的模糊而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