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员工心理辅导实务手册
10726900000019

第19章 “挑拨离间”员工的心理辅导

“挑拨离间”的员工喜欢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秘密,当然也包括对方的秘密。他们总是餐桌上的义务服务者,喜欢与人近距离地交谈,他们总是让自己当绿叶,而心甘情愿地迁就你、衬托你……总之,跟他们在一起,你会感觉被关心,受照顾,感觉很温暖。

但同时,办公室里的许多战火峰烟也是因此类人而燃起。他们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心里总也藏不住事儿,他们太喜欢大家围着他的那种感觉了,为了让这种感觉持续。于是,他们总是一不留神就讲出了所有的一切:小李与男朋友同居了;小刘暗恋王经理;王副总被双规了……然后,办公室里发生地震:嘲笑、争吵、哭泣、离去、平息……然后,再来一次同样的轮回。

杨梅是这个公司新来的文秘,她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对待同事很热心,而且能说会到,很会劝人。大家闲得的时候都喜欢和她聊天,和她同龄的同事还喜欢和她说说知心话,觉得她就向一个知心姐姐一样。对这种感觉她很是受用,她为了能这样的情况达到最好境界,开始把在别人那听到或看到的小“秘密”口无遮拦的说出去,这样大家都来向她打听这方面情况,这样的感觉她很喜欢。刚开始大家都认为她可能是无意的,可后来大家发现她总是这样。而且他还在同事之间散布谣言,弄的她所在的科室人心惶惶,大家说话做事都很小心,生怕自己的什么秘密被她说出来,工作起来都没有干劲。看着直线下降的工作业绩,真是让人头疼。

其实,“挑拨离间”型的员工之所以喜欢在办公室里传播各种留言,主要源于他们对被重视的需要,杨梅就是这样的员工。于是,他们通过自己庞大的交际网可以了解到形形色色的消息,然后互通有无。很多的谣言,很多的所谓“内幕”、“小道消息”都来源于他们的关系。而他们在对这种消息的多次传播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重要价值”。于是,他们就成了事事都想“掺和”的一群人。对于这样的人,管理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对员工进行心理教育。

1、用批评教育的方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一些以传播小道消息为乐的员工,管理者可以采取批评教育的方法,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督促他们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对于这类员工要注意批评教育并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要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他们这种毛病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改正起来也一定不容易。

2、采用对症下药的方法进行教育。管理者不妨做一番细致的调查研究,把他这种毛病的形成轨迹搞清楚,然后对症下药。该说服的说服,该教育的教育,该批评的批评,慢慢地他们就会有所改善。当他们慢慢好转的时候,也别忘了对他们进行关怀和鼓励。让大家都明白,只有勤奋、有能力就能赢得领导的青睐,靠所谓的“打小报告”是行不通的。如此,定能在部门中形成一种正气,而无形中又把管理者的领导威信提高了一大截。

3、对于那些有较强能力却又喜好挑拨是非的人,管理者一定要小心对待,因为这些人可是些巨量型“炸弹”,弄不好会造成极大麻烦。对待这种人,首先你要依据他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职务。起码在他们的眼中,你不能成为不识才的领导者,否则会影响他们干工作的热情。

4、就管理者本身职责而言,也应该摆脱一些社会偏见,给予这些人发挥才干的机会。中国人重视“德”在人格中的关键作用,这无可挑剔。但是,如果把一些非本质性不良行为的东西也“上纲上线”,从而大加挞伐,那却是错误的,就爱传播小道消息而言,这的确是个不良品质,它属于一种个人生活态度的问题,它是基于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所采取的一种自认为迎合需要的行为方式。

总之,这是一群初见很可爱,但越久越讨厌的员工。他们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心里总也藏不住事儿,他们太喜欢大家围着他时的那种受重视的感觉了,因此,就事事都想“掺和”,事事都会“掺和”。虽然挑拨离间型的问题员工在人格上具有同一性,但管理者在具体管理中,则需要区别对待,择其善者而用之,择其不善者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