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办公室工作:案例、方法与技巧
10720500000054

第54章 认真做好文书档案工作

案例一:档案雪冤

唐朝穆宗年间,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知诰李绅,是一个能干和正直的大臣,曾多次批评和遏制宰相李逢吉的错误做法,从而引起李逢吉及其党羽的强烈不满。李逢吉等人对李绅恨之入骨,于是使出种种手段,设下一个又一个陷阱打击陷害李绅,只因唐穆宗相信李绅,李逢吉一伙的阴谋才没有得逞。公元824年初,穆宗去世,唐敬宗李湛即位,李逢吉生怕唐敬宗也会信用李绅,便让知枢密王守澄(宦官头头)对敬宗说:“陛下所以能被立为皇太子,我全都知道,主要是李逢吉的功劳。像杜元颖、李绅这些人,都是要立深王李察为太子。”李逢吉怕敬宗不信,又指使其党羽李续之等人连上奏章,证明李绅当时确实如王守澄说的要立深王李察为太子的。敬宗此时虽然还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但凭判断,他怀疑此事失实。李逢吉见此,便撕下伪装,“赤膊上阵”,自己出面上奏诬告李绅,并对敬宗说:“李绅不忠于陛下,请予以贬谪。”敬宗考虑自己刚刚即位,需要宰相相助,也就贬李绅为端州司马。

李绅被贬出朝,李逢吉等人的目的照理应该达到了,但他们并不罢休,一定要置李绅死地而后快。于是他们每天上书朝廷,说李绅贬得太轻,不能就这样放过他。敬宗无奈,只好点头答应杀掉李绅。

李绅遭祸,命在旦夕。因为李逢吉权势熏天,其中又有宦官相助,于是“正人腹诽,无敢有言”,朝中大臣都不敢站出来说话,只有李绅的同事、翰林学士韦处厚仗义执言,上书敬宗,为李绅申冤。他指出,李绅被李逢吉和他的党羽进谗言诬陷贬谪,人们都感到震惊,无不叹息。李绅是由穆宗提拔任用的大臣,即使他有罪,也应当本着对父亲尽三年孝道的精神,对他予以宽容,何况他根本无罪。读了韦处厚的奏疏,敬宗才渐渐醒悟过来,没有杀李绅。

李绅的冤屈最终得到洗雪,还多亏了宫中所保存的文书档案。一天,敬宗在宫中翻阅保存下来的文书,发现有一小箱穆宗亲手封存的文书,打开一看,其中有裴度、杜元颖、李绅等人上疏请立自己为皇太子的奏章。此时,李逢吉等人的谎言不攻自破,他们加在李绅头上的一切不实之词统统被推翻。唐敬宗于是嗟叹不已,把李逢吉及其党羽离间陷害李绅的上书全部烧掉,不再相信。虽然敬宗并未立即把李绅召还,但以后再有人说李绅的坏话,他一概不听。

李绅后来官至宰相,甚有声誉。史书上说他“始以文艺节操进用,受顾禁中。后为朋党所挤,滨于祸害。赖正人匡救世主,得以功名始终”(《旧唐书·李绅传》)。这当然是事实。但若不是文书档案被保留下来了,并最终为他洗雪了冤屈,即使有10位韦处厚这样的正人“匡救世主”,事情的真相也是永远弄不清楚的。文书档案确实具有它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认真做好文书档案工作,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确实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