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关键在于落实全集
10717700000005

第5章 落实不力的结果就是失败

落实的结果可能是成功,落实不力的结果就是失败。

个人不能坚持落实,落实不力的结果就是失去发展方向;

企业不能坚持落实,落实不力的结果就是业绩持续下降。

三个和尚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怎么就没水喝了呢?落实不力是没水喝的根本原因。

一个和尚为了喝水,坚决落实,自己挑水;两个和尚存在分歧,虽然勉强解决,落实不到位,但还能抬水喝;三个和尚相互推委,谁也不愿意打水,最终落得个没水喝,这就是落实不力的结果。

谈到企业同样如此,想要避免失败,就必须坚决落实。落实不力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安然公司是美国能源业巨头,成立于1985年,总部设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该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交易商和最大的电力交易商,鼎盛时期其年收入达1000亿美元,雇佣两万多员工,其业务遍布欧洲、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在财富全球500强中名列前50名。

安然公司多年以来一直在能源领域从事与能源相关的工作,它拥有许多石油管道,还拥有10~12个发电厂,当然主要是用天然气发电。近年来安然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就是能源以及有关的公共事业,从事有关方面的贸易,从以前单纯的能源转变成为一个贸易公司,这个转变并不完全成功,因为这个公司的一些部门开始丧失了利润。

随着安然的发展,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在1997~2000年之间安然的股价翻了两番。安然是在纽约股市上市的一个公司,但是在2001年10月份的时候,安然突然宣布第三季度的亏损达到了6亿美元,3个星期之后,安然宣布它将会重新公布前三年的利润,也就是说它的利润下降了6亿美元,而且公司还承认将面临着偿还7亿美元的债务。这个震动最初是一个投资者带来的,因为他发现安然公司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它的经营状况。

安然没有反映真实情况的发现,使得安然的市价从两个月前的300亿美元降低到了两个月之后的零,随后很快公司就宣布破产。

安然的破产震惊了几乎所有人,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世界500强企业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呢?落实不力的结果就是失败。

当安然发现了问题,意识到某些部门开始丧失利润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及时纠正错误,落实不到位并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隐瞒经济状况更是导致他们失败的导火索,落实不力的结果只有失败了。

想要落实好,就要真抓实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你是不是都坚决地贯彻落实了呢?有没有半途而废呢?

有三个人,共同去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

第一个人喜欢爬一步回头看一步。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相当看重自己的成绩,所以他随时都想知道自己究竟已经爬到什么地方了。这样,他爬了一段,觉得的确已经很高了,心里想道:“大概离山顶也差不多了吧。”就仰起头来向上看看,可是山顶简直看都还看不见呢。这个人忽然觉得很无聊,好像自己是在做些毫无意思的事情。他说:“我爬了这半天,还是在山脚,那么我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山顶呀?既然如此,我又爬它干什么,不如及早回头吧。”所以他就回头下山了。

第二个人可是一口气就爬到了半山腰。这真是不容易的,不但别人羡慕他,就是他自己也有点惊讶自己会爬得这样快。所以他就坐了下来,向下牛山看看,也向上半山看看,心里着实有些满意。他说:“乖乖,老子一下子就爬到了半山!总还算得不错吧。然而老子已经爬得这样多了,也够辛苦的;说到功绩,老子自估了一下,也不能算少。那么,这以后的一半山,老子就是要你们用小轿子来抬,也不算过份吧。这点资格,老子是应该有的。”这话并非开玩笑,他是真的这样想,并且这样做了,所以他老是坐着休息,等人家用小轿子去抬着他上山顶。可惜的是,似乎并未有人去抬他;假如他自己没有上山去或下山来,也许他今天都还坐在那儿等呢。

第三个人似乎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大概因为他是平常人吧,他觉得爬山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也并不太艰难,而以为别人能够爬,他也就能够爬,所以不必把自己看得一无用处,也不必忽然又把自己看得如何如何地了不起。这样,我们看见,他只是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也就一步一步地接近那山顶;而最后,他可真地爬上山顶了。

从这三个人当中你是不是能发现自己的影子呢?你愿意做哪一个人呢?

落实就是要实事求是,落实不力就是失败者。

第一个人遇到困难就退缩,连尝试落实的勇气都没有,落实不力,那成功又从何谈起呢;第二个人遇到困难试图去克服,但半途而废了,落实不坚决、不彻底,还是等同于落实不力,结果当然还是失败;第三个人呢,他没有把遇到的问题当作困难,而是按部就班、踏踏实实,以一颗平常心去落实问题,成功不属于他还会属于谁呢?!

落实必须要做,有时候落实不力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去做,而是没有做的准备。就如那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他们不是缺乏能力,而是没有落实到行动。

当然,落实也并非做这么简单,还要重视细节,讲究过程,要做就要做好,落实就要到位。看看下面的小故事,你是否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呢。

一位睿智的父亲,为了考验三个儿子的聪明才智,经过苦心设计,想出了一道试题。父亲分别给了三个儿子每人100元钱,要他们用这100元钱去买他们所能想到的任何东西,再将买回来的东西,设法装满一个占地超过100平方米的巨大仓库。

长子思考了很久,决定将100元钱全部去买最便宜的稻草。结果,稻草运回来之后,连仓库的一半都装不满。

次子稍微聪明一些,他将那100元钱买了一捆捆棉花,将棉包拆开,希望能装满仓库,但是依然装不满巨大仓库的三分之二。

小儿子看着两个哥哥的举动,等他们试过并失败之后,小儿子轻松地走进仓库,将所有的窗户牢牢关上,请父亲也走进仓库中。然后小儿子把仓库的大门关好,整个仓库霎时变得伸手不见五指,黑暗无比。这时,小儿子从口袋中拿出他花了1元钱买来的火柴,点燃也是用1元钱买的小蜡烛。顿时,漆黑的仓库中充满了蜡烛所发出的光芒,虽然微弱,却是温暖无比。

故事中的三个儿子都落实了,但是成功的只有小儿子一个。落实不力,是长子和次子没有成功的根本原因。这两人在落实中不注重细节,不能落实到位,虽然做了,但是没有做好,结果自然没有达到父亲的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是不是也要经常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犯这样的错误呢?

落实不能只重形式,不管成效。我们在工作中不能只是满足于我做了,落实讲究落到实处,做事情就要做到更好。就像故事中讲的三个人,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办法把同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是不是还能把工作更加深入地落实呢?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把每件事情都落实到位,才会避免失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待落实也要有端正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把落实上升到思想的高度,就可以尽量避免落实不力的情况发生。

“对症下药”这一成语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华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给人诊病,总是先弄清病源所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

有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二人一道来找华佗看病。他们都是头痛发热。

华佗诊断之后说:“倪寻应当用泻药,而李延则应当用发汗药。”

二人感到很奇怪,便问华佗:“我们都是头痛发热,为什么你却给开不同的药?”华佗解释说:“倪寻外实,李延内实,所以医治地方法不同。”

二人按照华佗的药方服药后,第二天便都痊愈了。

华佗重视细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实就落实到位,这样的落实态度也是他能成为名医的原因。

有些时候落实不力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细化问题,不能落实到位。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以便真正抓好落实,这才是对待落实的正确态度。

落实,不能不贯彻,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

落实,不能不坚决,要重视细节,踏踏实实;

落实,不能不彻底,要落实到位,做到更好。

仔细想想,落实不力的根源还是在个人。不能坚决彻底地贯彻落实,那就是落实不力。事在人为,如果人人都能挖掘出自己的潜能,以端正的态度坚决彻底地贯彻落实,那就会避免落实不力。

古往今来的这些实例再次证明,落实的结果可能是成功,落实不力的结果就是失败!

§§第二章 落实的本质是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