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开一家赚钱的小酒吧
10710400000033

第33章 服务礼仪

服务礼仪是服务员必须认真掌握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小酒吧的服务礼仪主要从服务员的语言要求、肢体语言要求、面部表情要求等三方面来把握。

语言要求

语言是人进行思考,并用以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影响他人的工具。

1.语言沟通的原则

(1)服务人员要谈吐文雅,讲究语言艺术,要选择准确表达思想内容的语句。选用合适的语句,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的必要条件。交谈时要慎重地斟酌语句,力求简明达意,不造成歧义,不使顾客误解。

(2)在酒吧服务中,顾客往往根据服务员的语气来确定自己是否受到了应有的尊重,所以,服务员也要十分讲究说话声调、语气的得体性。礼貌用语的声调要不高不低,自然柔和,语气要热情亲切,充满诚心和敬意。酒吧服务员力求通过这些合乎得体准则的礼貌用语和语调语气来表达对顾客的热情和敬重。

(3)言语交往都是在特定的交往环境中进行的,因此须注意其是否符合特定的交往环境。言语交往一般包括谈话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心理情绪等。讲话的语言要适应不同对象的特点,首先要根据顾客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修养等条件,针对不同的对象、交谈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2.语言沟通的技巧

(1)向顾客提问时,语言要适当,要注意分寸。如问对方叫什么名字,人数多少,不能说:“您叫什么名字,有几个人?”应该说:“我该怎么称呼您呢?你们有几位?”如问顾客需要什么调料时,应说:“您需要酸一点还是甜一点呢?”不能说“您吃醋吗?”以免冲撞顾客。

(2)在与顾客交谈时,要注意倾听,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要抢话。回答对方问话,一定要实事求是,知道多少说多少,不清楚的事情,要向对方解释,或待事后查清楚再做回答。

(3)顾客之间交谈时,不要趋前旁听,不要在一旁窥视,更不要随便插话干扰。即使有事非找顾客不可,也不要打断他们的谈话,而应在一旁稍候,待顾客有所察觉后,先说声“对不起,打搅一下”。在得到顾客允许后再发言。

(4)对外来电话找顾客时,一定要听清要找的顾客的姓名、单位或房间,然后视情况转告,不得就近高声大叫“×接电话”。当顾客表示感谢时,一定要回答:“请别客气。”

(5)说话声调也能直接影响服务交往的效果。比如,当顾客刚进酒吧,服务人员说的“您好”、“请进”、“请坐”等用语,蕴涵着“您的光临使我们非常高兴”的意思,这时用语的声调应当响亮而有朝气,以表示喜悦的心情。如果声音太小,顾客就会觉得服务人员不冷不热,态度傲慢,但声调也不宜过高,否则,刚进门的顾客会觉得在做作,已在店内的顾客也会觉得厌烦。顾客离开酒吧时,服务人员说的“再见”、“欢迎您再来”等用语,以亲切、热情为宜,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如果音量过大,声调过高,顾客会以为服务人员不耐烦了,反而造成误会。

3.语言沟通过程对仪态的要求

(1)服务员在与顾客交谈时应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包括站姿、坐姿和走姿,态度谦和,精神集中,两眼尽量注视对方。

(2)表情轻松,面带微笑。

(3)和顾客谈话时,与顾客保持一步半的距离为宜。

(4)倾听对方讲话时,要端正自然、目视对方,不要左顾右盼、漫不经心、随意看手表、双手东摸西摸。

(5)不要主动与顾客握手,如果顾客主动握手时,也应按握手礼节要求进行。不要过久地盯住某一个部位打量顾客,特别是女顾客。

(6)尽量少用手势,在指点方向等不得已的情况下应抬手臂伸手指,不宜用手指指点点。

肢体语言的要求

肢体语言最常见的有坐姿、站姿、走姿、手势等。服务员在服务中,动作要规范、轻快、敏捷,站立、就座、行走要训练有素,符合要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及礼节礼仪进行,不得马虎或随心所欲。因为,只有符合得体准则的肢体语言才能真正成为酒吧场所与顾客沟通的桥梁。作为一名合格的服务人员必须做到:

1.举止端庄,动作文明

在顾客活动的场所坚持站立服务,即使顾客让座,也应婉言谢绝。站立时,要自然端正、眼睛平视、嘴微闭、面带微笑、双臂自然下垂、双手体前交叉,保持随时能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姿态。

站累时,一只脚可以向后撤半步,但上体仍需保持正直,不可向后伸得过大。在任何情况下,双手不可叉在腰间、抱在胸前或身体倚靠他物。

2.坐姿正确

坐姿要正直,不要前俯后靠,不摇腿跷脚,不把脚搁在沙发的扶手上。

入座时,走到座位前,转向时右脚向后撤半步,轻稳地坐下,不可响动过大,不论坐椅子还是坐沙发,姿势要自然端正,以坐一半为好,也可靠在沙发上,但忌半躺半坐,然后把右脚与左脚并齐。

起立时,右脚先向后收半步,站起,再向前并齐。坐在椅子上,身体重心垂直向下,腰部挺起,脊柱向上伸直,胸前挺,双肩平正放松,躯干与颈、髋、腿、脚正对前方,手自然放在双膝上,双膝并拢。

另外,站着与顾客交谈,身体要正对着顾客,腰要挺直,两腿不要抖动。

3.行走规范

走路时不摇头晃脑,步子要轻盈稳健。迎客要走在前,送客要走在后,客过要让路,不许在顾客中间穿行;若反向行走,一般应靠右边站立,示意请顾客先走,然后再行。多人一起行走时,不要横做一排并行,以免挡路,更不能搭肩行走。如有急事要超过前面行人的,不得跑步,但可以大步超过,并转身向被超过者致歉。上电梯、进房门,要先行一步按电梯按钮或拉开门,打开门后,应站在门的外侧,请顾客先进;行走时,不能扒肩搭背、拉手搂腰、奔跑追逐。

4.手势文明

手势是最有表现力的一种“肢体语言”,是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也反映着其待人接物的态度。手势是有情绪性的,如双手交叉胸前意味着自我防卫性,因此禁止员工出现此行为。酒吧一般要求员工将双手交叉放在身体前面,以示对顾客恭敬;手掌伸开有助于强调要点等,服务人员应避免过多使用不必要的手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5.为顾客留有余地

服务人员应根据顾客的身高、顾客的各类姿势(坐着或站着等)、顾客的行为习惯及为其提供服务的类别来为顾客留一定的私人空间,而这种有意识的空间提供本身就是身体语言的一部分,如顾客交谈时,预留约1米的距离,这种距离起码不要激起防卫性或敌对性的反应。

面部表情要求

面部表情是人们内心思想感情流露的体现,有时可能起到言语所不能及的作用。眼睛、眉毛、鼻子、嘴、脸颊肌肉,都是传达面部感情的工具。比如,人生气时会拉长脸,肌肉下沉;高兴时“喜笑颜开”,肌肉松弛;惊慌时张嘴;愤怒时闭嘴;蔑视时撇嘴;不高兴时翘嘴等。在面部表情中,微笑起着更大的作用,它能给顾客亲切与甜美的感受。

1.微笑的作用

(1)微笑可以帮助人镇定。当服务人员第一次踏入社交场合,或第一次与顾客交往,为避免羞怯与局促,可用微笑摆脱窘境。

(2)微笑可以提供思考的时间。有时碰到顾客向服务人员提出请求或要求,而顾客的请求由于种种原因不好满足,若板起脸来拒绝,往往会使顾客产生反感。如果先示以微笑,就能为自己赢得思考时间,找到恰当的话题,不伤和气地解决问题。

(3)微笑是信赖之本。微笑是一个人对他人态度诚恳的一种表现,它能给人以亲切、友好的感受。在酒吧服务工作中,服务员若能以微笑面对顾客,必将消除顾客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使顾客产生“宾至如归”之感。

(4)对顾客的心情会产生向愉快方面发展的作用。顾客的情绪往往受到服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影响,向顾客提供微笑服务的主动性完全是由服务人员自身决定的。服务人员要认识自己在服务中的地位,主动提供微笑服务。微笑服务在酒吧服务中是一种特殊的无声语言,非常重要。

(5)微笑服务对酒吧的经营会产生经济效益。微笑服务本身是一种劳动形式,是一种易于被顾客接受、能够提高服务质量的劳动形式。只有微笑服务才能使顾客愿意光顾,这样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2.微笑要适宜

(1)微笑服务要强调一个“微”字。大笑或狂笑显露无涵养。切莫讪笑顾客的生理缺陷或行为失检;不要讥笑顾客奇装异服和怪异打扮;对顾客的痛苦和不幸,要有真诚的同情心,微笑地相助和服务;对老幼伤残病弱的顾客,要有体贴入微的微笑服务。

(2)笑也要掌握分寸。如果在不该笑的时候发笑,或者在只应微笑时大笑,使顾客感到疑虑,甚至以为是在取笑他。这显然也是失礼的,所以不可不慎。微笑一定要适宜,笑是发自内心的,这样顾客才会感受到服务人员的真诚,并被打动,问题才能得到顺利的解决。

3.微笑要与仪表和举止相结合

如果酒吧服务人员仪表不整、举止不当,无论多灿烂的微笑,也不会使顾客产生好感,因此,微笑一定要与仪表和举止相结合。

服务人员应双脚并拢,男服务员双手自然下垂,女服务员可把右手放在左手上,面带微笑,亲切、自然。要时时保持健康愉悦的心境,遇有烦恼不要发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这样才会笑得甜美、笑得真诚。

4.微笑的内涵

(1)微笑是自信的象征。一个经常微笑的人,必定会充分尊重自己、重视自己、有理想、有抱负,充分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重视强化自我形象。

(2)微笑是礼仪修养的充分展现。一个有知识、重礼仪、懂礼貌的人必然会十分尊重别人,即使是陌路相逢,也不吝啬将微笑当做礼物,慷慨地奉献给别人。

(3)微笑是和睦相处的反映。只要脸上充满微笑,乐以忘忧,就会使身处人生这个大舞台的人们都感到愉快、融洽、平和。

(4)微笑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定能将美好的情绪、愉快的心境、温暖的情意水乳交融成微笑。“服务员是永远的微笑者”,这句话恰恰表现了熟练的服务员在应对顾客时那种轻松自如的愉快心态。

总之,微笑服务是对由语言、动作、姿态、体态等方面构成的服务态度的更高要求,它既是对顾客的尊重,也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它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要建立在酒吧员工与顾客之间的情感联系,使顾客宾至如归,让酒吧的竞争实力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