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企业的密码
10510000000040

第40章 松下——把对手捧起来让其自晕

竞争效果

有些企业领导者当面临着竞争对方可能威胁到自己市场“领地”的时候,利用自己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对对方某些利于己方的举动大加赞扬,以麻痹对方,延缓对方进攻的步伐,甚至使对方放弃进攻行为,从而达到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的目的。

这种“捧杀对手”的策略,常常为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所采用,并多以私人交往的方式来实现,不动声色,不露痕迹。

经典案例

一天,东京京桥的蛇目衣车工业总公司的社长岛田,意外地收到大名鼎鼎的松下幸之助的一封言辞诚恳的亲笔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十分冒昧地给您写信,很对不起。关于您对蛇目衣车的经营,使我深受感动。从报道中看到您说:‘蛇目衣车公司除了衣车以外,什么也不生产。有很多因插手各种行业而导致失败的例子,衣车厂家只应该生产衣车。’并且您也将它贯彻实行了。这种专业的经营方针,是蛇目衣车公司独特的作风。我们松下电器也在考虑类似的做法。总之,想试着插手其他行业,是人类的一种劣根性。而我觉得,您对专业的研究令人非常钦佩。另外,我想亲耳聆听您的教诲。×月×日在京都真真庵等候您,请务必前来。”

岛田对此既惊诧而又高兴,惊诧的是松下先生居然亲自给自己写信,高兴的是松下如此看得起自己。正当岛田先生沉浸在无比兴奋之中时,他的好朋友——记者铃木光临。岛田把信递给铃木,并神秘而得意地朝他一笑,不无炫耀地说:“这是松下先生写给我的亲笔信。”

“你和松下先生认识吗?”铃木接过信问道。

“不,未曾谋面,只是久仰他的大名。至于他,恐怕也听说过我。”岛田一脸陶醉的表情。

铃木展信阅读,那清秀工整的字迹,给人以严肃认真的感觉。

但是,凭着记者敏锐的嗅觉,铃木读完这封信后感到里面大有文章,否则松下不会给素未谋面、名不见经传的岛田亲自写信。于是,铃木直言不讳地提醒岛田,这可能是松下的阴谋!

可是岛田怎么会相信?

铃木看着天花板,没有理会岛田,他自言自语:“蛇目衣车在全国有600家营业所吧,假设600家营业所都出售电器产品,结果会怎么样?你不认为是对松下电器的威胁吗?松下的阴谋你难道还没有看出来?”

经铃木这么一说,刚才还处在兴奋中的岛田,后背一下子冒出了冷汗。他呆呆地看着铃木,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不过岛田最后还是决定接受对方的邀请,走一步看一步。

作为朋友,铃木这样忠告岛田:“不过,你要记住,与他会面时什么都别说。你最好想着,他会说哪些事,这样去会面就没问题了。”

在当时的衣车行业中,情况是这样的:蛇目踞首位,其次是兄弟、力卡。其中,力卡公司已从单一的衣车经营发展到兼营家电和商业旅馆;兄弟公司也已插手电器产品、编织机及与电脑相关的机器。蛇目公司也有不少人主张走多元化经营的路子,因为他们意识到只生产衣车将会阻碍公司的发展。

密码透析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松下盛赞蛇目公司“专业”经营的用意,经过铃木鞭辟入里的分析,岛田应该十分清楚。但是,岛田的虚荣心很快就占了上风。他把松下的信刊登在公司的报刊上,向员工夸耀自己的想法如何高明,以至于得到了“经营之神”的赏识。

松下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盛赞岛田的企业在衣车行业中的作为,就是要岛田将注意力放在衣车上,不要插手电器行业,以免和自己构成竞争。岛田越是把松下当做“经营之神”来尊奉,其效果越好。

正因为松下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才给岛田写了那封信。

他的良苦用心,使岛田彻底放弃了竞争的打算,避免了不应有的“流血牺牲”。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上当,如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孙权也用这招吹捧曹操,劝他做皇帝,可曹操不吃这一套,笑着说,这小子想把我放在火上烤。但是,能像曹操这样头脑清醒、不为吹捧所动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此种策略往往能够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