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行为管理学
10405000000071

第71章 组织的行为管理思想

组织是人类凭借共同力量来达成目标,其中包括人与人之间相互行为及相互影响形成的关系。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赫哥斯与阿特曼教授认为,组织是在组织环境中,用以说明、了解、预测及控制人群行为有关理论的学问。

行为学的各项研究结果,对组织的管理颇有贡献。因为行为学是运用科学程序,对组织内的人群行为作观察与实际研究。依照行为学的观点,管理者的任务是设法运用一切行为的管理方法,达成组织的目标,鼓励并增进管理人员去了解理性与非理性,有形与无形的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行为。

自20世纪以来,有关行为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组织内个体行为研究

个体行为的研究,可分为动机、知觉、学习、态度、情绪、挫折、激励、人格等行为的基本心理历程。

二、群体行为的探讨

群体行为的研究,包括人际关系、意见沟通、团体中的个体、团体冲突、团体士气等。社会心理学家有关小团体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人群关系、团体内个体行为、意见沟通等颇为重要。例如:

霍桑研究认为,管理者不能再把组织体系视为由各种机能单纯的物力并列而成的组合体,而应该认清它是由活生生的,而且具有各种需求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组织。人群关系学者,重视行为与组织的关系,注意到非正式关系和非正式群体对组织的影响,故了解社会和心理的因素是组织行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组织成员的满足感与工作绩效关系密切,因此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两种技能:一是要能发挥计划、组织、指导、控制的管理机能;二是要能激励员工工作的技能,即要熟知个人的需求与感情,了解沟通的过程、非正式组织的性质,以及员工的人际关系,并能加以操纵。

莫列诺的社交研究,是从团体成员间的感情关系(相互选择或排斥),可以了解一个团体的内部构造。其用来实际测定此关系的方法,即社交测量法。要判断某人在社会团体中是受欢迎的或不受欢迎,是相互排斥的,或单方接纳的,可以借社交测量法测出,然后分析彼此间吸引与排斥的心理关系,绘成一个社交关系图,便可一目了然。社交测量法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团体的问题,尤其对于了解非正式团体内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贡献。

团体力学的研究,始于勒温的构想与实验。勒温将情境中影响团体行为的各种因素,以场内力学的观念来处理,即有名的“场地理论”。他认为个体行为的差异,除了起源于其个别的特征之外,更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他以:B=f(P·E)的公式表明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环境包括社会与物理环境。在他的影响下所做的研究很多,诸如有关专制、民主、放任的团体气氛与行为关系之研究;有关领导行为的感受性训练研究;有关团体审议与团体效果的研究;意见沟通过程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对了解团体的各种问题及掌握影响团体的诸多因素,可谓贡献极大。

三、组织行为的分析

近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与实施,特别重视行为科学系统的知识,其脉络是由个体延伸到团体再扩展到组织,而以组织行为为核心的研究:如何整合人力、运用人力;如何培植人力使其技能对组织的发展有所贡献;如何创造合宜的组织环境促进工作绩效;如何领导组织中的人群产生忠诚、认同、献身、和谐等心理动力;如何强化组织适应情况;如何处理组织的竞争、分歧及敌视等。可见今日对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行为,已成为管理者研究行为科学方法的中心内容。从个体行为到组织行为,就其范围来看,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然而问题的重心却在行为的研究。自行为科学发展后,虽然各类型组织的性质互异,但若从个体与组织行为方面予以分析,其类似或相同之处甚多,因而形成一致性的系统化管理方法。到今天,行为研究仍是研究的焦点,而且促成现代组织管理知识的一项重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