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行为管理学
10405000000063

第63章 团队的结构与功能

一、团队的结构

为能充分了解团队的行为,必须讨论团队的结构成分。这些结构成分包括:团队组成、行为规则、凝聚力、领导。

1.团队组成

团队行为是个人的功能组成了团体。有时,团队成员有很相似的需求、动机与人格,此种团队称为同质的。但有时团队成员的需求、动机及人格有很大的差别,此种团队称为异质的。在处理简单例行工作时,同质性的团队更有效率。因为团队中每一个人具有很高的共同性,而且团队的合作与沟通良好,成员彼此之间也较少有问题存在。如果团队的行为过于和谐和一致时,个人很难处理非例行的事务。对于此种复杂的工作,尤其是需要以创新来解决的工作,则以异质性的团队较具效率。因为每个成员通常都有不同的背景、训练与知识,所以某人所不知的,也许他人可能知道。此外,成员间的人格有很大差异,所以成员会毫不犹豫地质询问题,并对别人的看法提出挑战,从而积极地交换观念,产生很有创新的解决方式。当然,异质的团队隐藏有很大的冲突。很多组织需要同质的团队,因为其工作简单且需要合作,例如,银行、保险公司、公共事业与制造业公司都需要人管理活动,所以同质团队较适合。

2.行为规则

行为规则是团队成员所建立的共同遵守的规范行为,这些规范行为说明团队成员应该如何行动,它可以作为每个人预测他人行为的基础。

规范如何发展与影响团队行为以及个人为何顺从规范与下列因素有关:

人员的因素。顺从规范与人的年龄、性别、智慧以及权力主义有关。根据研究,团队成员的顺从性最强的年龄为13~15岁,此后就下降。同时女性的顺从性在任何年龄阶段都比男性强。然而,智慧一般与顺从性呈负相关,亦即较高智慧的人通常比低智慧者较不顺从。同样的,那些非权力主义者比权力主义者较不愿意顺从团队的规范。

不明确。如果人们不了解指示或各种选择的途径时,则较易顺从那些知道如何去做的领导者。肖恩(Marvin E。Shaw)的研究也证实了个人对不明确的刺激所做的反应较易趋向一致。

情境因素。当团队的大小逐渐增加时,顺从也逐渐增加,可是当增加到某一数值后,顺从就保持常值,而且个体的顺从也会受到团队内成员反应的影响。假如团队内的某一个体的回答是正确的,而其他人却一致给予错误的回答,这惟一正确的人极可能因缺乏自信或不愿标新立异而修改其正确的解答。通常团队结构具有分权化的沟通网,它比集权的沟通网有较大的顺从。一般来说,社会团体的互动对其成员的顺从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团队内的关系。个体对团队的认同程度高,个体愿意顺从。团员与团员间的凝聚力高,个体也较易顺从。如果目的是为达成团体目标,那么大多数团员都愿意服从团队规范。

3.凝聚力

所谓凝聚力,是指团队成员间彼此有高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力。当凝聚力高时,成员受到激励留在团队中;当凝聚力低时,成员常会离开团队。一个团队能否有效地达成目标,团队凝聚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团队中的成员没有建立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那么很难使其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工作。凝聚力是原因,也是结果,它激励团队达成目标,同时又因大家共同参与强化了团体的凝聚力。凝聚力的来源因团队性质不同而有差别。一般影响团队凝聚力的来源可归纳为下列几点:

均等性。是指成员间的种族背景、兴趣、需求、动机、价值观、与人格等相似的程度而言。一般来说,成员的均等性越高,就越有向心力;反之,如果均等性愈低,则凝聚力也就愈低。不过,如果成员间的工作彼此性质很类似,而有相互竞争存在时,就会破坏团体的凝聚力。

稳定性。成员组合愈稳定,则愈会提高凝聚力。因有稳定的时间,可使成员间彼此有机会互相了解、学习和接受团体的标准、期望和行为。比如在战俘营中,战俘时常被迁移他处以致无法发展出凝聚力。

沟通。要成为一个团队,首先要有彼此交谈的机会。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成员才能发觉出彼此的相似性与共同的兴趣,以及了解并接受彼此的标准和价值观,从而产生共同的行动。团队的成员若很容易沟通,便很容易产生凝聚力。

隔离。有些团体与其他群体隔离,也会建立凝聚力。

较小规模。团队的成员太多会阻碍团队凝聚力的发展。较大的团队会妨碍沟通,减低均等性,并易造成几个小派系。因此,通常小部门的成员比大部门的成员容易密切结合。

4.团队的领导

领导通常被视为团队最重要的结构特征之一。团队有正式的领导者与非正式的领导者。正式的领导者是由组织的管理当局正式给予管理工作的职权,此种职权是由其上司所授予并具有奖惩的权力。非正式的领导者由团队本身赋予管理成员的权力。通常人们被选为领导者是因为他能够反映团队的价值观念并能帮助团队成员达成共同的目标,解决团队的冲突,以及能够作为与管理当局或其他团队互动的发言人。正式的领导者与非正式的领导者有时是同一人,但通常非同一人。此外,正式的领导者任期较长且稳定,而非正式的领导者的角色则常因情势而改变。假如非正式的领导者缺乏领导团队所需的知识或技能,就不能继续维持团队的尊敬与地位,那么将会被新的非正式的领导者取而代之。

二、团队的功能

团队介于组织与个体之间,它对组织具有完成其基本任务的功能,对个体具有满足其心理的需求。

1.为组织完成其基本任务

一个庞大的组织要想有效地达到目标,必须分工合作,把总目标分成若干分目标,分配给较小单位的团队来推展。正式团队的功能便是承担组织分配下来的职责并执行其基本的任务。

2.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

团队可以满足成员的需求。如获得安全感,个体只有属于团队时才能免于孤独恐惧感;满足亲和感,个体在团队中可以和别人保持联系,获得友情、爱情及支持等;满足自我的需求,经由团队的参与,个体可以体会自己是社会的成员,且能确认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满足自尊的需求,只有在团队中个体的地位才能获得社会的尊敬;增加自信心,在团队中人们的认同、肯定或赞赏可以使个体对自己的选择或意见增加信心。

管理者如何保持个人需求的满足与组织任务之间的平衡,是团队功能运作上的重要问题。因此,团队对个体的需求若能兼顾到尊严、创造或自我实现,使个体获得最大的满足,团队也会有相当的进步,这就要靠杰出的管理人员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管理学家麦格雷格(D。McGregor)说:管理的主要责任在于如何使组织创造条件及方法,指导个人实现组织的目标,同时达到自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