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10301500000091

第91章 围魏救赵:避开正面竞争的制胜绝招

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古代先哲们留下了数不清的瑰宝,其中有许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而这些智慧在今天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上同样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围魏救赵的典故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书中说:“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日:‘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佳陵,大破梁军。”

围魏救赵原意是指,为了解赵国的危难,围攻魏国的都城大梁,而不是直接出兵邯郸,避实就虚,进而达到救赵的目的。以攻击敌人没力防备的虚弱部位来间接地牵制敌人,以达到最后的目的,是一种攻敌制胜的有效途径。

历史上就有很多运用这一计谋而克敌制胜的例子。战国时期,齐、韩、魏气国联合起来攻打燕国,燕国眼看危在旦夕,便派太子到楚国救援。楚王与燕王交好,立即以景阳为将,率兵以解燕国之围。

在当时的情况下,直接杀上前线,同三国联军对阵固然可起到支援燕国的作用,但楚国的军队并不十分强大,贸然向三国联军发起进攻,显然要冒极大的风险。

聪明的景阳没有直接发兵救燕,而是选择了二国军队中最为强大,而后防最为空虚的魏国作为敌手,用一支精干的轻骑军偷袭魏国的雍丘,结果很轻松地便取得了胜利。

景阳率军开始攻城后,魏国国内就开始出现混乱,前线将士的士气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在进攻燕国的战场上,魏军思乡心切,作战也不如往常那样积极勇敢了,这就间接地支援了燕围。

攻占雍丘后,楚王十分高兴,准备封赏为他开疆拓地的将领,然而景阳却坚持要将雍丘作为礼物送给宋王。楚上十分恼怒,派人前去质问景阳。

景阳回答说:“本来我们此次发兵的目的,是去救助燕国,解燕国之围的,怎么可以为了区区-座小城而使亡国的危险降临到楚国的头上呢?”

来人不解,问:“难道我们占据一个小城楚国就会亡国吗?这简直是在危言耸听。”

景阳不急不躁地答:“表面看来,我们攻占了雍丘后,-方面援助了燕国的正面战场,一方面多占了一座城市,可谓一举两得,可如果这样做,灾祸也就要临头了。楚国虽然兵强马壮,国力殷实,但与齐、韩、魏三国联军相比,实力还是处于下风。魏国见楚国乘机夺去一座城市,必定不甘心,肯定回师声讨,然而到那时,燕国战乱刚息,必然不能支援我们,我们将独力同三国联军作战,难道我们就没有战败的危险吗?-旦战败,国家还能够存在吗?这怎么是危言耸听呢?如果我们把它送给宋国,宋国的国君肯定十分感激我们,因为他们早就垂涎这座城市。如果我们有难,他们还会发兵援助我们,除此之外,难道我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来人心悦诚服,回去如实向楚王作了禀报,并将雍丘送给了宋国。

果然,没有多久,二国联军便罢兵不再攻打燕国,转而攻打楚国。魏军的大军驻扎在楚军的西边,齐国的军队驻扎在楚军的众边,楚军的后路也被阻断了,形势十分危急。

这一次,胸有韬略的景阳再次使用了围魏救赵之计,采取联齐打魏、和东打西的战略,白天晚上,景阳不断派出使者假意前往齐军的营地进行谈判,每次去都大事张扬。白天去时驾着马车,带着丰厚的礼品,晚上去时则点燃灯笼火把,同时亦派出疑兵来往于楚、韩两军之间。二国的军队看到后,都以为另外两国的军队在同楚军谈判,害怕盟军做出不利于己的行动,齐军首先撤兵,紧跟着韩国也撤军。最后只剩下魏国一支军队,他们看到孤掌难鸣,而楚军又难以攻破,只好言和罢兵。

就这样,景阳多次巧妙地采用围魏救赵之计,不但替燕国解除了灭国之危,还机智地使三国联军不战而退,在历史上,这是极为成功的战例。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次的失败都可能使自己遭受巨大的损失。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主动,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就应该避开与对手的正面竞争,转而采取“围魏”的办法取得“救赵”的目的。围魏救赵是商战谋略中十分高明的招术,只要能巧妙地运用,就一定能使你在商战中屹立不倒。江苏省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是全国重点大型化工企业,拥有雄厚的设计开发、科研生产、化纤机制造和建筑安装实力。

市场开放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斗争不断加剧,南化公司就曾用“围魏救赵”之计解除了几次燃眉之急。

南京有一化工厂与南化公司互有供应关系。该厂供应南化公司盐酸液碱,南化公司向该厂供应硫酸、硝酸。但在前些年,由于南化公司的硫酸、硝酸生产情况不好,对方就给南化公司施加压力,停止供应盐酸液碱,使南化公司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一度威胁企业正常运作。

南化公司针对这种情况,多次上门解释,请求谅解,但没有结果。于是,南化公司无奈之际,决定“攻其弱点”,自己组织了盐酸液碱800吨,以满足生产急需,同时停止供应该厂硫酸、硝酸。

此计一出,果然奏效。该化工厂立即登门,三番五次地道歉,表示希望继续合作,并保证不会再发生此类事情。

再如,有一个煤矿供应南化公司烟煤,但长期以来,几乎是年年欠交、拖交。南化公司派员长驻坐催,甚至领导干部去亲自拜访、求援,都无济于事。

但该矿有一点要依赖南化公司,即采用南化的硝铵爆破,开采煤炭。抓住这一点,南化公司决定以对方交煤炭的水平来安排硝铵发货,互为条件。如此一来,立即就引起了该矿的重视,不得不按煤炭合同交货。南化公司巧用围魏救赵之计,一次又一次化解了公司遭遇的困难。南化的智慧,值得许多领导者学习。

“围魏救赵”计的奥秘所在,是不要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致力于抓住对方的要害和薄弱环节,把强敌分散、调动开再打,也就是避高就下、避实击虚、避强攻弱、避锐击衰的战术。

知而思之:

战场上讲究避其锋芒攻其不备,商场中亦是如此。避开对方的优势,转而从对方的弱势下手,更有益于在竞争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