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10301500000082

第82章 海恩法则:任何严重事故都是有征兆的

在对多起航空事故进行分析之后,德国飞行员帕布斯·海恩先生发现每一次事故总有一些征兆表现出来,但是人们要么是没有发现,要么即使发现了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于是海恩提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都有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个事故隐患。”这就是著名的“海恩法则”。这说明,要想消除一起严重事故,就必须把这1000个事故隐患控制住。

海恩法则用事实告诉我们,严重事故是由轻微事故、事故未遂先兆和事故隐患所引发的,“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

这就意味着,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任何事故苗头都是可以遏制的。世界上没有不可预防的事故,只有管理行为的不力和对危机苗头的忽视。管理上的轻视,行为上的惰性,才是真正酿成事故的罪魁祸首。而如果能真正重视安全隐患,做好各种预防,则能带给企业持续而稳定的成功,就像丰田公司。被称为日本企业“大哥大”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001年度的销售额与营业利润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位居世界汽车业第三。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丰田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利润增长,这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及合理化的经营手段外,最根本的是公司趋于零的事故率保证了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保证了公司经营的稳定性。

同其他行业一样,制造业出现的事故大多都是不可预见的,为此,丰田专门设置了安全管理系统,每进行一项生产之前,都要先将具体的工作、生产程序排练一遍,把容易发生的危险、事故,以及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点查找出来。

这个“搜索隐患”的工作自始至终都由即将参与该项生产的员工去做,这样,公司就能事先找出事故隐患,及时将其排除,做到“防微杜渐,棋先一着”。

丰田在设施、机械设备上下工夫,尽可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它的生产技术部门主要是负责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为了提高安全性,该部门内部设置了“安全设计研讨会”,专门负责推广使用安全、容易操作的设备,并制定出具有统一标准的安全制度。

在引进生产设备时,丰田还尽可能排除危险性较高的产品,并追求操作简单,力求让员工用起来感觉轻松,并且不造成浪费。丰田的每个工程部门都设置了“工程安全设计研讨会”,这些研讨会负责根据本部门的生产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安全对策。而且,公司各个生产部门还经常不断地交流经验,安全规定也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动。

丰田还十分重视安全教育,早在1997年就设立了安全卫生教育中心。目前,这个中心每年都要对7000名在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教授如何避免发生事故,以及发生事故后如何处置;并通过现场授课,让员工们接受丰田有关安全生产的理念,使他们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自觉和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最可怕的是对安全的麻木不仁,最不能原谅的是在取得安全成绩后掉以轻心。在安全方面,“太平盛世”是没有的,“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领导者应利用“海恩法则”,进行生产的安全管理。具体有以下几个步骤:

1.任何生产过程都要进行程序化,这样使整个生产过程都可以进行考量,这是发现事故征兆的前提。

2.对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要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事故带来的巨大危害性。

3.根据生产程序的可能性,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发生事故的先兆,培养员工对事故先兆的敏感性。

4.在每一个程序上都要制定定期的检查制度,及早发现事故的征兆。

5.在任何程序上一旦发现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的报告,要及时的排除。

6.在生产过程中,即使有一些小事故发生,可能是避免不了或者经常发生,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及时排除。当事人即使不能排除,也应该向安全负责人报告,以便找出这些小事故的隐患,及时排除,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用于生产管理中的安全事故发现与防治,海恩法则还被运用到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用来分析企业的经营问题。一个企业是否经营得好与它平时的表现还是有相当大的关系的,企业发生亏损甚至倒闭,都能够从企业的经营中发现这些征兆。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领导者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预测到可能面临的危机,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完全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降低事故的损害和影响。

知而思之:

海恩法则要求,当一件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