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10301500000053

第53章 互惠原理:你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概括起来就是,一种行为应该用另一种行为来回报。也可以这么说,要想获得某种行为,你应该先做出与之相应的行为。这一原理运用到管理上,就是领导者需要得到什么,就应该以什么为奖励。

著名管理学家米契尔·拉伯福认为,企业所表现出来的诸如效率低下、无生气、沟通不畅等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企业的员工考核体系、奖罚制度出了问题。他在著作《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中,这样写道:“对今天的组织体而言,其成功的最大障碍,就是我们所要的行为和我们所奖励的行为之间有一大段距离。”

“你越奖励的行为,你得到的越多。你不会得到你所希望的、要求的、渴望的或哀求的,你得到的是你所奖励的。在任何情况下,你都可以判定人和动物会做对他(它)们更有利的事。”

今天,在很多领导者看来,奖励是最为简单的事情。因为他们每天都会对某些员工进行奖励。但就是这样一件简单不过的事情上,很多领导者却总犯这样的错误:口口声声说要注重实效,却常把奖励给那些看起来最忙、又毫无工作成果的人;总是在开会时鼓励员工去创新,却总惩罚那些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敢作敢为的人;总是大声疾呼“要对公司忠诚”,却常把高薪付给那些威胁要离职的人;总强调节俭,却以最大的预算增幅,奖励那些耗光企业资源的人……

须知,奖励,的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但是,奖励却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如果领导者不能给员工以客观、公正、科学的考核,不能正确奖罚员工,忽视员工的良好表现,甚至惩罚表现好奖励错误的行为,就会导致工作没有效率,员工对工作失去激情,企业内一团死气。企业领导在对员工进行奖励时,应该明确奖励的对象、原因以及方法。否则,奖励不但不能起到激励的效果,反而可能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的行为背离领导者奖励的初衷。一天,有一个渔夫看到船边有一条蛇,口中衔着一只青蛙,看到垂死挣扎的青蛙,渔夫同情青蛙的遭遇,便把青蛙从蛇的口中救出来放走了。但随后,渔夫又对那条即将挨饿的蛇动了恻隐之心,想给那条蛇一点食物。因为身边只有酒了,渔夫便滴了几滴在蛇的口中。

蛇喝过酒后,高兴地游走了,青蛙也为获救而高兴,渔夫更是为自己的善举感到快乐。他认为这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然而,过了几分钟,渔夫听到有东西在叩击他的船板,他低头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竟然看见那条蛇又回来了,而且嘴里咬着两只青蛙——正等着渔夫给它酒的奖赏。这个寓言说明,人们奖励什么样的行为。就会得到更多这样的行为。渔夫对蛇捕捉青蛙的行为给予了几滴酒的奖励,便使得蛇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有利可图的。

如果寓言中的渔夫只救走青蛙,而不给予蛇奖赏的话,那么除非这条蛇脑袋有问题,否则它是绝不会再咬着青蛙回到渔夫身边的。

实际上,不仅是动物,人也是如此。任何人都只会做那些他们认为有利可图的事。如果把这一理论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去,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领导者会得到他所奖励的,而不一定会是他所期望的。这个结论,提醒领导者,如果希望员工做出某种行为,就不能只停留在思维上,而是应该对这种行为做出诱导性的行动,即奖励这种行为。才会得到所希望的效果。美国有一家生产服装的公司,因为常常接到一些紧急的订单而不得不加斑。一开始,绝大多数工人都愿意在午休时抽出半个或1个小时来做些衣服,以便能完成一天的额定工作量,又不耽误下班。有的人还会想办法提高效率,提前完成任务,以便换回半天的假期。

但是,没过多久员工们便发现,老板似乎把他们牺牲午休时间看成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如果他们正常午休,还会遭到惩罚。而那些提前完成任务的,也得不到任何奖励,还得照常加斑。员工们的努力,没有得到肯定与奖赏。久而久之,他们就再也不愿意付出额外的劳动了,有时被迫加班,也不会有很高的效率,产量与质量也一天天下降。最终,这家原本有很好业绩的企业倒闭了。只有企业奖励了正确的行为,员工的忠诚与积极性才能得到激发和提高。要激励一个人去做某件事,只有让他了解做这件事不只领导得好处,自己也会有好处,他才会努力去做。领导者所说的激励的话、企业的目标等,也许会使员工在某一段时间热血沸腾地工作。但是,这些精神上的激励,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才可发挥长久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有非常动人的企业文化和远大的目标,但却不能保障员工现在及以后的生活,那再怎么振奋人心的精神激励,也不可能长久有效。

因为员工们在热血沸腾过后,会逐渐平静,然后不断问自己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所以,作为企业领导,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秉持互惠原则,发现员工的真实想法,并将他们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目标和需求相结合,建立明确的价值标准,然后再通过有效的评估与奖惩,把它表现出来,如此才能真正长久地激励员工,才会努力去做领导者希望他们去做的事,成为领导者所期望的那种人。

知而思之:

互惠原理的威力在于,即使是一个陌生人或是一个不讨人喜欢或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先施予一点小小的恩惠,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也能大大提高对方乐意接受的概率。更何况员工与领导者之间本身就有感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