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10301500000050

第50章 鲶鱼效应:用“空降兵”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鲶鱼效应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挪威人的渔船返回港湾,鱼贩子们都挤上来买鱼。可是渔民们捕来的沙丁鱼已经死了,只能低价处理。渔民们哀叹起来:“上帝,我们太不幸了。”

只有汉斯捕来的沙丁鱼还是活蹦乱跳的。商人们纷纷涌向汉斯:“我出高价,卖给我吧!”

商人问:“你用什么办法使沙丁鱼活下来呢?”

汉斯说:“你们去看看我的鱼槽吧!”

原来,汉斯的鱼槽里有一条活泼的鲶鱼到处乱窜,使沙丁鱼们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因而它们才存活下来。在自然界中,“鲶鱼效应”十分常见。科学家曾观察过大自然中的鹿群,他们发现,如果一个鹿群的活动区域里没有狼等天敌,它们缺少危机感,不再奔跑,身体素质就会下降,这个鹿群的整体繁衍就会大受影响。在企业中也常有这种现象,缺乏竞争的组织,其生命力远远不如在激烈竞争中磨炼的组织。

尤其当这些像一桶拥挤的沙丁鱼一样没有激情的人是企业的管理层,那对企业带来的危害可就难以预计了。这时领导者不妨引入一些鲶鱼来,让它搅浑平静的水面,让“沙丁鱼”们都动起来。“鲶鱼效应”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有效运用,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本田汽车公司的总裁本田宗一郎就曾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公司里东游西荡、人浮于事的员工太多,严重拖企业的后腿。可是把他们集体开除也不妥当,一方面会受到工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将蒙受损失。这让他大伤脑筋。他的得力助手、副总裁宫泽就给他讲述了沙丁鱼的故事。

本田听完故事顿时就豁然开朗,连声称赞:这是个好办法。宫泽最后补充说:“其实人也一样。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不变,就会缺乏新鲜感和活力,容易养成惰性,缺乏竞争力,只有外有压力,内有竞争气氛,员工才会有紧迫感,才能激发进取心,企业才有活力。”本田深表赞同,他决定去找一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的中层队伍,以制造一种紧张气氛,发挥出“鲶鱼效应”。

本田马上就开始着手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经过观察,他发现销售部经理的观念离公司的精神相距很远,而且他的守旧思想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下属,于是本田决定尽快找一条“鲶鱼”来打破销售部只会维持现状的沉闷气氛。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努力,他终于把松和公司的销售部副经理,年仅35岁的武太郎成功挖角过来。武太郎接任本田公司销售部经理后,先是制定了本田公司的营销法则,对原有市场进行分类研究,制定了开拓新市场的详细计划和明确的奖惩办法,并把销售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其符合现代市场的要求。上任一段时间后,武太郎就凭着自己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过人的学识,以及惊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广受好评,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力大为增强。公司的销售出现了转机,月销售额直线上升,公司在欧美及亚洲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本田为自己有效地利用“鲶鱼效应”而深感得意。从此,本田公司每年都重点从外部“中途聘用”一些精干利索、思维敏捷的30岁左右的中层管理者,有时甚至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鲶鱼”,这样一来,让公司上下的“沙丁鱼”都有了触电式的感觉。当企业内部出现类似沙丁鱼的特性时,就有必要加入一两只鲶鱼刺激一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从横向和纵向扩大工作范围、深化工作内容,让员工们体验丰富的工作活动,感受努力工作的成就,让他们体现面对挑战性、来劲性工作时的激动与欲望;另一方面运用轮岗的方式增长员工的才干,让他们工作中的鲶鱼越游越欢。

当然,在应用鲶鱼效应时,还要注重人与岗位性格的匹配,鲶鱼就要做鲶鱼的事情,沙丁鱼就要做沙丁鱼的事情,岗位中既要有鲶鱼性工作内容也要有沙丁鱼性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发现员工的偏好,看哪些工作能够让他们产生鲶鱼的动力与激情,只有匹配了之后,鲶鱼效应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不然虽然设置了鲶鱼性工作内容,却发现这种工作根本不能让员工为之动容、为之奋斗,那么这条鲶鱼就成了死鱼了。

知而思之:

在企业中运用鲶鱼效应,主要作用在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有效激活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激情,让员工在刺激作用的驱动下,展现活力,使之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