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10301500000043

第43章 保龄球效应:多用积极的绩效评价,少用消极的绩效评价

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说的是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七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七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三只也打倒。

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三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怎么就看不见我已经打倒的那七只。

结果,教练甲训练的队员成绩不断上升,教练乙训练的队员则成绩一次不如一次。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赞赏和批评其收效有多么大的差异。

每个人在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赏时,都会心情愉快;而面对指责时,情绪不佳,不自觉地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会努力去满足下属的这种心理需求,对下属亲切,鼓励下属发挥创造精神,帮助下属解决困难;相反,专爱挑下属的毛病,靠发威震慑下属的领导者,也许真的能够击败他的下属,但是,如此一来,又有哪个下属会心悦诚服呢?杰克在美国加州经营着多家超市,每个月都会和不同分店的经理开会。在举行会议时,杰克通常会发表半个小时的讲话,让分店经理知道正在发生的事,以及公司对他们的期望。

一年夏天,由于市场疲软,杰克的几家超市业绩持续低迷。某星期初,杰克收到了最近一期的业绩报告。从业绩报告上威尔逊发现,虽然业绩改善不是很显著,但的的确确已有了进步。于是杰克在会议开始,便极力表扬业绩有进步的超市经理,表扬他们工作有方。

杰克表扬的话还未说完,受肯定的效应便产生了。每位经理都显得神采奕奕,充满奋斗的激情。杰克的话音刚落,一位超市经理便主动站起来发言。他向杰克表示,他也打算在超市实行一些新政策,力求在下一个季度获得更多利润。随后,其他的超市经理也相继发言,表明自己的决心和解决方法。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

以前开会,都是杰克在讲话,每位经理都安静得像一尊尊雕塑,而今天对经理们工作成绩的小小肯定,使杰克不需要询问,经理们便主动让问题浮出水面,并设法去解决它。这一良好的结果是杰克在讲话之前完全没有料到的。积极的评价比消极的评价更有助于下属改正自己的过错。当下属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与过错后,如果领导者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就易引起下属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其破罐子破摔。相反,如果此时领导者能够首先肯定下属积极的工作态度,然后再与下属一起找出产生失误与过错的原因,引导其总结经验教训,不仅会使下属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而且有助于下属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选拔的第一任总裁查尔斯·史考伯说,“我认为,我那能够使员工鼓舞起来的能力,是我所拥有的最大资产。而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而卡内基更是身体力行,甚至在自己的墓碑上也不忘称赞下属,他为自己撰写的碑文是:“这里躺着的是一个知道怎样跟他那些比他更聪明的属下相处的人。”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积极评价与消极评价之间具有不对称性。被消极评价的人不会简单地减少做坏事的心思,充其量,不过是学会了如何逃避处罚而已。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干工作越多错误越多。”潜台词就是:为了避免错误,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工作。这就是消极评价的后果。而积极评价则是一项开发宝藏的工作。受到积极评价的行为会逐渐占去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会导致一种自然的演变过程,员工身上的一个闪光点会放大成为耀眼的光辉,同时还会“挤掉”不良行为。

因此,在一个企业中,领导者更多的应该是认可他们身上有价值的特点,给予积极的评价,即便需要批评,也要放在赞美之后。这样才能促进下属的工作欲望,激发下属的潜在才能。

知而思之:

用好赞赏的技巧,关键是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到“被球击倒的那7只瓶”上,别老忘不了没击倒的那3只。要相信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有长处、优点,只要多用积极的绩效评价,少用消极的绩效评价,你就会看到神奇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