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10301500000036

第36章 木桶理论:“短板”最重要

“木桶定律”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定律”还有三层含义:

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如果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其二,比最低木板高的所有木板,其高出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多、浪费越大。

其三,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唯的一途径。

倘若我们把企业的某个团队比作一个木桶,那么这个团队的每位员工就是组成这个木桶的某块木板。

在一个团队里,决定整个团队战斗力强弱的不是那个能力最强、表现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个能力最弱、表现最差的落后者,因为,“最短的木板”在对“最长的木板”起着限制和制约作用,决定了这个团队的战斗力,从而影响整个团队的综合实力。

要想让团队变成一个结实耐用的木桶,首先要想方设法增高短板子的长度(均衡),只有让所有的板子都维持“足够高”的高度,才能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完全发挥团队作用。

因此,一个组织,不是单靠在某一方面的超群和突出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而是要看整体的状况和实力。因此企业要注意整体发展,尤其注意薄弱环节,而不要只专攻某一项。因为一般而言,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往往是少数的几个重要的、关键的问题,如管理能力、资金、技术、人才问题等。如果我们把企业当成一只木桶,而把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与要素比喻成组成木桶的每一块木板,比如:资金、技术、人才、产品、营销、管理等等,那么一个企业取得业绩的大小,就取决于企业资源中最短缺的资源和要素。

换个角度说,在企业的销售能力、市场开发能力、服务能力、生产管理能力中,如果某一方面的能力稍低,就很难在市场上长久获利。

因此,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从产品设计、价格政策、渠道建设、品牌培植、技术开发、财务监控、队伍培育、文化理念、战略定位等各方面入手,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行。

知而思之:

在管理过程中要下工夫狠抓单位的薄弱环节,否则,企业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即取长的目的是为了补短,只取长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