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10301500000106

第106章 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角色论

亨利·明茨伯格(1939-),加拿大管理学家,西方管理学界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明茨伯格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市,他曾先后就任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讲座教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组织学客座教授,获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管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他是第一位当选为加拿大皇家社会学协会会员的管理学研究方面的学者,曾四次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其中两次获得“麦肯锡奖”。1988年至1989年间,他曾经担任战略管理协会主席,就在他的领导地位得到肯定之后,他却宣布了战略管理衰落的概念。明茨伯格的身上充满了悖论,他因此获得了“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的头衔。

明茨伯格认为,对于管理者而言,从经理的角色出发,才能够找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经理的具体实践中去。他还是博士生的时候,就带着秒表去记录五位管理者真正在做什么,而不是听他们说自己做了什么,或者是由学者去想像他们在做什么。他花了一周时间,对五位CEO的活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这五个人分别来自大型咨询公司、教学医院、学校、高科技公司和日用消费品制造商。明茨伯格发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很少花时间做长远的考虑,他们总是被这样或那样的事务和人物牵引,而无暇顾及长远的目标或计划。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他们用于考虑一个问题的平均时间仅仅九分钟。管理者如果想固定做一件事,那就注定要失败,因为他会不断被其他人打断,总会需要他去处理其他事务。所以,明茨伯格主张不应从管理的各种职能来分析管理,而应把管理者看成各种角色的结合体。

根据明茨伯格的观察和研究,在经理的工作中,有着明显的六大特点,即工作的紧张和繁重,工作的简短、多样和琐碎,关注现实而不假思考,处于组织和外界联系网络的“瓶颈”,喜欢口头交谈方式,权力和责任混合一体。经理在工作中具有十种角色,包括挂名首脑、企业家、领导者、监听者、联络者、传播者、发言人、资源分配者、故障排除者和谈判者。这十种角色可分为人际关系方面、信息方面和决策方面三类。按照角色的不同,明茨伯格又把经理的类型分为八种:联系人、企业家、内当家、政治经理、实时经理、协调经理、专家经理、新经理。

明茨伯格通过对经理六大特点、十种角色、八个类型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观点并得出相应结论。他把自己的研究结论收录在《经理工作的性质》一书中,一共有十个方面:

1.经理们的职务是极为相似的。车间主任、总经理、政府官员以及其他经理人,都可以用十种角色和六大特点来描述。所以,经理角色理论抓住了管理的共性。

2.经理工作确实存在着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排斥共同角色和共同特点。

3.经理工作具有挑战性和非计划性,但每位经理都有一般的工作,尤其是传递信息和保持地位。有许多经理必须做的具体工作(如接待顾客、洽谈合同等)往往被人看作是非经理性工作,这种观点有些武断。经理从事的工作,甚至是一些明显看来“不属于管理”的工作,最终都会涉及到他们作为经理的角色。

4.经理既是通才又是专家。对他所在的组织而言,他是信息中枢和处理纷乱的中心,是通才;对经理岗位而言,他在具体角色中需要技巧,是专家,但管理学往往对这些技巧所知甚微,管理学院也没教多少。

5.经理的权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他掌握的信息,有些信息是他独占的,但相当多的信息是口头的并缺乏有效的传递方法,所以,他必须对本单位的战略制定承担全面责任。

6.经理的工作过于繁重,时间过于仓促,因而多数问题的处理都流于肤浅。经理职务不适宜思考型的计划者,而适宜适应性很强的信息处理者。经理行为模式偏向于“刺激-反应”型,而不是偏向于“犹豫-选择”型。

7.经理的工作没有科学,他们依赖于口头信息和直觉处理问题。管理学家迄今对经理工作方式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8.经理处于“恶性循环”之中。职务的压力使他难以接受管理学家的帮助,使自己的工作流于肤浅,这又反过来导致了更大的压力,大机构的高层经理压力更大。

9.管理学家可以帮助经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但需要学者们理解经理的工作并能接近经理的口头信息基地。管理学家对经理的帮助主要在制定战略和信息处理方面。

10.管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它比管理学文献中描述的要复杂得多,切忌满足于用一个简单处方来解决困难,只有在对管理有明确理解后才有可能做出重要改进。

明茨伯格的理论,首次将经理工作提到管理学的高度,并且对经理工作的只是进行了全面阐述,特别是对经理在企业中所担当的角色进行定位,将其职责权限加以明确,从而指明经理工作的方向。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随着经理角色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它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将会有越来越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