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10301500000105

第105章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X-Y理论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1906-1964),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人性假设理论创始人,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X-Y理论管理大师。

1924年,18岁的他还是一个服务站的服务员,后在韦恩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学位;1935年,他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1937-1964年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他教的课程包括心理学和工业管理等,并对组织发展等有所研究。他在担任安第奥克学院院长期间,对当时流行的传统的管理观点和人的特性的看法提出了疑问。其后,他在1957年11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中人的方面》一文,提出了有名的“X-Y理论”,并在以后的著作中进一步加以发挥,该思想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是传统的“胡萝卜加大棒”式的软硬兼施的思维方式。它建立在“群众是平庸的”假设基础上。X理论假定工人生来是懒汉,必须有人监督,有人在后面推,工作在工人看来,是为了挣钱而迫不得已干的坏事。因此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前提的基础上:(1)一般的人,天性就是好逸恶劳,而且只要他们能够做到,就设法逃避工作;(2)绝大多数的人都必须用强迫、控制、指挥并用处罚、威胁等手段,使他们做出适当的努力去实现组织的目标;(3)一般的人,情愿受人指导,希望避免担负责任,相对地缺乏进取心,并把个人的安全看得最重要。

当时,X理论曾在美国的各个工业部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这种人性假设出发,便产生了传统管理的以处罚为手段的严格的管理,以奖赏为手段的温和的管理,以及以二者的折中为特征的所谓“严格而公平”的管理。这些管理策略和方法或者以“蜜糖”为诱饵,或者以“皮鞭”相威胁,都是企图通过外力的刺激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然而,这些管理策略和方法现在都难以奏效了。麦格雷戈借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蜜糖”加“皮鞭”式的管理策略只对低层次需要未获满足的人有效,而对于自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未获满足的人就无效了。因此,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已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再想用X理论导出的“蜜糖”加“皮鞭”式的管理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显然是做不到了。而且,在他看来,如果管理的人性假设未变,即使有时采用了分权的目标管理、协商的监督、“民主的”指导等新的管理策略,那也只能说是新瓶装陈酒。

与X理论对立的另一个极端是Y理论。麦格雷戈认为,它的假设基础是人们需要工作,他们想干活。这样的话,组织的任务就是加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放手让他们自由干。在《企业的人性方面》一书中,麦格雷戈把Y理论叫做“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认为它能使组织的成员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最好的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所以,他认为关键不在于在采用“强硬的”方法或“温和的”方法之间进行选择,而在于要在管理的指导思想上变X理论为Y理论。这两种理论的差别在于,是把人们当作小孩看待,还是把他们当作成熟的成年人看待。由于X理论已经流传了好几个世代,所以不可能指望在短期内就使所有的企业都转而采用Y理论。然而麦格雷戈依然认为,Y理论的实现前景是很美好的,有助于人类向“美好社会”前进。但是,有些行为科学家也批评了这个理论的一些缺陷。他们指出,Y理论对人的特性的假设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对于人的乐观主义的看法,而这种乐观主义的看法是争取员工的协作和热情支持所必需的。但是,麦格雷戈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固然不能说所有的人天生就是懒惰而不愿负责任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些人是这样的,而且坚决不愿改变。对于这些人,应用Y理论进行管理,难免会失败。而且,要发展和实现人的智慧潜能,就必须有合适的工作环境。而这种合适的工作环境并不是经常有的,而且有时要创造出这样一种环境来,成本也太高。所以,Y理论也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只有那些对人的能力有信心并且自身也致力于组织目标,而不是致力于保持个人权力的管理人员,才能够掌握Y理论的真正含义。

众所周知,管理离不开人,而人又是千差万别的,所以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难度在于如何准确地把握人的本性。对人性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同时要靠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提炼,虽然麦格雷戈留给后世的主要是X-Y理论,但是我们应该从整体上去认识他的研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