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流行的管理智慧
10266600000021

第21章 遇到问题要追根究底

凡遇到问题或发生异常都要深入加以分析,并且追究问题的本源。就好像河川的流水混浊了,需要探求它的原因,就必须溯流而上,一直追到河川的源头处,才能排除异常,解决问题。这种“追根究底”的原则正是王永庆成功的法宝。

1978年,台塑集团企业的营业额突破10亿美元,这一成就证明了台塑已具备与世界大企业竞争的条件。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时,PVC粉原料缺乏的问题暴露无遗。王永庆看准了美国的PVC原料充足,而且比台湾更便宜,非常适宜在当地设厂。

1980年,王永庆正式进军美国。他在美国休斯敦建成了一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PVC塑胶工厂。该厂于1981年6月开始兴建,从策划、设计、安装、施工完全由台塑一手包办,因此大大降低了成本。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该厂于1983年正式投产,一船一船的PVC原料由美国运回,解决了多年来原料缺乏的严重问题。当时美国市场PVC粉的售价,每公吨已达700美元以上,而台塑公司供应的PVC粉价格,一直维持在每公吨600美元以下。

不断地追求低成本,做到物美价廉,是王永庆的经营信念。他曾说过:“经营管理,成本分析,要追根究底,分析到最后一点。我们台塑就靠这一点吃饭。我看美国人都没有这么做,我就晓得我们台塑有饭吃。”

有一次,他们开会讨论南亚做的一个塑胶椅子。报告的人把接合管多少钱、椅垫多少钱、尼龙布和贴纸多少钱、工资多少钱,都算得很清楚,合计550元钱。每个项目的花费在成本分析上统统列出来了。

但王永庆追问:“椅垫用的PVC泡棉1公斤56元,品质和其他的比较起来怎么样?价格如何?有没有竞争的条件?”报告人答不出来。

王永庆再问:“这PVC泡棉用什么做?”“用废料,1公斤40元。”“那么大量做的话,废料来源有没有问题呢?”又不知道。“南亚卖给人裁剪组合,在裁剪后收回来的塑胶废料1公斤多少钱呢???”“20元。”

“那么成本1公斤只能算20元,不能算40元。使塑胶发泡的发泡机用什么样的?什么技术?原料多少?工资多少?消耗能不能控制?能不能使工资合理化?生产效率能不能再提高?”结果报告人也不知道,他根本没有分析。

这么一大堆工作没有做,在王永庆看来,是绝对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