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黑与白
10185600000048

第48章 文学批评“十日谈”文学批评的意义——文学批评浅谈之一

顾名思义,文学批评就是对文学作品、文学家、文学现象、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所进行的种种分析、研究和评判。然而,从一种狭义的实用批评角度说,它虽然涵盖文学理论的各个侧面,但重点却在对文学作品意义的阐发、质量的评价,和对作者在文学运动或文学史中的地位的确定等等。文学批评也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学评论。

那么,文学批评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两个显著例子。一是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教会的黑暗统治,古代文学批评典籍被埋没,统治者用神学解释一切,禁绝了事实上的文学批评,其结果是整个文学的颓败和凋零。在长达千年的漫漫长夜里,只有一首但丁的《神曲》成为了全部中世纪的绝响和丧钟。与此相反的是在十九世纪的俄国,天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用他们深邃的目光和宏大的声音为方兴未艾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潮呜锣开道推渡助澜,和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文学巨匠一起,共同把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巅峰。他们的名字像耀眼的星座交相辉映,照亮了十九世纪世界文学的星空。

以上情势正如别林基所论述的,批评和艺术“两者都发自时代的一种普遍精神,两者同样是时代底意识”。虽然文学批评运动的发展与深入有赖于文学创作运动的发展与深入,但是反过来说,文学批评也能刺激、催化、调整和修正文学创作,并对其发展施加重大影响。由此可说,如果没有别、车、杜的出现,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辉煌也将是难以想象的。

现实地看,文学批评的意义至少可以在下面三个层次上显示出来。

首先,批评可以成为读者的“导读”。它一方面将作家蕴藏在作品的故事、情节等表象底下的深层意蕴“破译”出来,另一方面又将作家渗透在作品中的灵气凝聚而成的艺术上的妙处“点化”出来。而通过这种“破译”与“点化”,往往又能超越作家最初意图和读者的一般感受,创造出一种美学的“剩余价值”。从而帮助读者更准确、全面、深刻地去把握和欣赏作品。批评在“导读”的同时,也就在规范着和提高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水准,使其不断地从低级庸俗的时尚趣味中超拔出来,并进而对一个文学时代进行控制和调节。一个没有正常的批评的文学时代,肯定将出现鱼龙混杂良莠难辨的难堪局面。

其次,批评可以成为作家的“指南”。即批评可以通过民族的、社会的、时代的、文化艺术的诸多因素之合力来对作家的创作产生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调整、修正或昭示出他们的创作指向。批评是架设在作家和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批评不仅帮助读者理解作家,也代表读者要求着作家。它往往能敏锐地从一种读者的普遍渴望中抓住一种社会需求,一种时代精神,一种民族理想,并把它转化成一种巨大的文学期待。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家对这种来自人民的巨大期待都不能不有所考虑。而且,批评还势必运用自己的理论体系、概念结构去对每一部作品、每一个作家进行思想和艺术上的具体分析与评判,及时地弘扬好的、针贬坏的。它对一个文学新秀迅速成长的扶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对一个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的作家的提醒也往往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个优秀作家的产生更是离不开严肃而卓越的批评。

再次,批评本身就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批评的独立性有时候表现为它和创作进程的不同步。比如我国六朝的创作就无法与批评媲美,而大唐帝国千百诗人的天才歌唱又把批评淹没得让后人难见端倪。当然,以美国的韦勒克为代表的西方理论家认为,二十世纪才是真正的批评自觉的时代。随着各种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相继进入文学批评领域,逐渐在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历史批评之外,产生了阐释学批评、原型批评、接受美学批评等等。批评方法的多样化,充分反映了批评的独立自主意识,它不再是作品的附庸,相反却把作品视作批评思维的材料,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创造性,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无论哪一种批评方法,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随着科学的昌盛发达,批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愈发显示出它独有的魅力和广阙的前景。

总之,批评和创作相互独立而又相辅相成,恰如鸟之双翅,缺一不可,离了哪一翼,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学事业要想持久地腾飞都是不可能的。

载《解放军报》1991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