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导和要点提示
写文章不仅要有取材、立意、构思、布局和遣词造句的能力,还必须具有修改文章的能力。修改是文章写作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道工序,是同样关系到文章成败优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人对文章修改不重视,认为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甚至认为修改是老师、编辑的事情。也有的不会修改,不懂得修改文章的科学程序和方法。文章须修改,修改出佳作,这是一条重要的写作规律。首先要端正认识,树立高度的写作责任感,明确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位置,养成精益求精、一字不苟的修改习惯。本章第一节就是讲文章修改的意义。
本章第二节讲修改的要求和内容。修改要求提出了两个方面,一是要有耐心和毅力,文不改不工,要有“旧句时时改”,“一句千改始心安”的耐心和毅力。二是要从整篇着眼,修改不能只局限于一字一句的错误订正,要使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更上一层楼”,修改出新的水平,即使字句的修改也必须从整篇内容的要求来斟酌。修改的内容。从修改的范围看,不外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从修改的轻重看,分为大改和小改两种情况,大改又有重作、改写、调整的不同类型,小改主要是个别字句的修改。从修改的形式看,主要是增补、删削、调换、润色四个方面,删削在修改中最为重要,因为文贵简,善删才能得简。
本章第三节讲修改的方法。主要介绍作家常采用的三种修改方法,即绣花式、烹调式和冷藏式。
本章第四节讲修改用的符号。运用修改符号是为了修改的方便,介绍常用的十五种修改符号。
修改的意义
一般说的修改,是指从初稿写成以后,经过加工、润色到定稿的过程。修改是文章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修改贯穿在文章写作的全过程,构思谋篇打腹稿,离不了边想边改,在文章起草的时候也多半是边写边改,可以说,初稿写完还仅仅是完成了文章的一半。在构思和起草时,很难也不可能对立意在整篇文章中的表现,材料的搭配照应,特别是对字句的推敲、润色,做全面仔细的考虑,必然是瑜瑕兼有,破绽漏洞难免。“玉不琢,不成器”,玉不加工不成器皿,为文也是如此。文章只有在初稿完成之后,统观全局,经过反复修改,才能使璞石变成晶莹温润的美玉或器皿。“安能落笔便好?能改则瑕可为瑜,瓦砾可为珠玉。”(李沂《秋星阁诗话》)陀斯妥耶夫斯基评论普希金的诗歌说:“你应该相信,普希金的几行短短轻盈优雅诗,之所以会使人觉得好象是一挥而就的,那是因为被普希金涂改的太久了的缘故。”历来作家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列夫·托尔斯泰说:“主要的事情是不要写得太匆促,不要认为修改是枯燥无味的。”“写而不加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摒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他的《安娜·卡列尼娜》写了五年,开头部分就改了十二次。《复活》前后写了十年,其中玛丝洛娃的一百一十七个字的肖像描写就修改了二十次。《村中三日》作过二十多次重大修改,保存的草稿有四十五种。他晚年的一部作品《生活的道路》,仅序言就修改一百零五次之多。文坛上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宋人何递在研究了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等人的手稿后,感叹道:“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哪一篇优秀作品,不是作家呕心披胆、日锻月炼的血汗结晶?有人问郭老:什么是剧本创作?他回答:“改、改、改、改、改、改、改,写剧本最重要的是多改。”这话极有道理。写文章不同于机械生产,不可能一个模子往外倒。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要真正认识一个事物必须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粗到细的思维过程,这就决定了写文章不可能下笔“即达胜境”。要反映恰当,就要反复修改,多一次修改就是多一次对事物的认识。就表达来说,也有一个由朦胧到清晰,由含混到准确,由粗疏到精美的文字加工过程,“一点写成不加点缀而自工者”的情况是极少的,多一次修改就是多一次对表现技巧和语言形式的选择。唐彪打过一个很好的比喻:“盖作文如攻玉然,今日攻去石一层,而玉微见,明日又攻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攻不已,石尽而玉全出矣。”(《读书作文谱》)。还有,认真修改文章也是对人民,对事业负责的表现。写文章不管发表与否,在客观上都有个教育人、影响人的问题,决不能马马虎虎,率尔为之。柳青说得好,作家的创作不能象市场上的投机商推销商品那样,出手了事。欧阳修的夫人问欧阳修:“何自苦如此,尚畏先生嗔耶?”他笑着回答:“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讥。”(顾元庆《簷曝偶谈》)写文章要对读者着想,以至于想到“后生”、“后世”。不急于动笔,不厌烦修改,“改正尽善,方出示人。”
修改的要求和内容
一、修改的要求
1.要有耐心和毅力
“改章难于造篇”(《文心雕龙》),改章难,难在何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极艰辛的精神劳动。改文,不仅仅是字句的修修补补,而是对整篇文章的从内容到形式的最大限度的提高。一篇文章的写作要跨越若干前进的障碍,而修改则是最后一道障碍物的跨步,没有坚韧不拔的耐心和毅力,就只会在障碍前望而却步,也因此托尔斯泰才鼓励青年“要怀着昂奋的心情飞过去”。修改比起草更困难,袁枚讲过这个道理:“作诗兴会所至,容易成篇,改诗则兴会已过,大局已定,有一二字于心不安,千力万气求易不得,……刘彦和所谓富于万篇,窘于一字,真甘苦之言。”的确,修改文章是一件细腻麻烦的苦差事,要有修改的知识和技巧,还必须具有不惮于修改的意志力。富曼诺夫谈到他自己作品的修改时说:“我怀疑:我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去做那种琐碎而细致的加工和润色工作,主要是耐心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我时时想到列夫·托尔斯泰把《战争与和平》重写了八遍的事情……,这件事鼓舞着我,使我要更仔细、更耐心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战争与和平》写了十年,他把这百万字的长篇先后誊抄了七遍,各种草稿达五千余页,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毅力!我国老作家叶圣陶也是这样,他说:“在我,写小说是一件苦事。下笔向来是慢的;写了一节要重复诵读三四遍,多到十几遍,其实也不过增减几个字或者一两句而已;一天一篇的记录似乎从来不曾有过,已动笔而未完篇的一段时间里的紧张心情,夸张一点儿说,有点象呻吟在产褥上的产妇。”这体会是极深刻的。写作的确是很痛苦的,当然痛苦中也有甜蜜,如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这自然就象生小宝宝一样,在一阵剧痛之后,用舌头去遍舔那活宝宝,多愉快呀。”(《随便谈谈我的写小说》)
2.要从整篇着眼
修改跟起草不同,起草是从取材开始,构思谋篇,然后一段段写下去,是从部分到整体。修改则是面前已有一个整篇,是从整篇到部分地进行。所以修改要从整篇着眼,从全局出发,首先要考虑取材、立意等内容方面这些有决定意义的环节,然后再由内容到形式,直到语言方面的修改。从整篇入手修改,居高望远,统观全局,局部的修改才能有所凭依,才能在大的背景上权衡得失,作出恰当的安排。如果拘泥于枝枝节节,小修小补,改得再好也不一定对全局有利。从整篇着眼还要摆正内容修改和形式修改的关系,任何形式的修改都是为了更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归根到底,修改都是内容的修改,因为“凡是修改,都是由于意思需要修改。”如果离开意思表达的需要,只是在技巧、藻饰上用心思,势必是愈改愈坏。老舍说得很形象:“尽管有很好的句子,若与全篇情调不谐,也须狠心割爱,毫不敷衍,是呀,假如在咱们的蓝布制服上,绣上两朵大花,恐怕适足招笑,不如不绣。”(《文章别怕改》)
此外,修改还要和评论相结合,不仅要明确怎么改,还要懂得这样改的道理,能够从写作规律和技巧方面作出具体分析。修改就是很好的写作学习,是对所掌握的写作知识的实践和检验。鲁迅先生要我们从大作家的定稿中学习“应该怎样写”,从未定稿中学习“不应该那么写”,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作家为什么这样写、这样改的道理和作法,也就从中学到了写作的知识和技巧。鲁迅先生说:“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惠列赛耶夫的《果戈理研究》第六章里,答复着这问题……‘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来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象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他认为“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
二、修改的内容
1.从修改的范围看
修改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古代的文人学者有过许多论述,但他们在认识上常常有偏颇。如南宋词论家张炎说:“词既成,试思前后之意不相应,或有重叠句意,又恐字面粗疏,即为修改。”(《词源》卷下)他还指出了修改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看内容前后连贯不;(二)看有没有重复的地方;(三)润色字句。清代的魏禧又说过这样一些具体的修改方法:“善改文者,有移花接木之妙,如上下段本不相干,稍为贯穿,便成一气,是也。有改头易面之妙,如倒置前后,改易字句,便另成一种格调,是也。有脱胎换骨之法,如原本说寒,将要紧处改换,翻说成热,是也。”(《日录》卷二《杂说》)这些修改意见,都是从形式方面着眼,看法不免有片面。修改应该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何其芳在《谈修改文章》一文中指出,修改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内容正确,一个是读者容易接受”;为使读者接受,还要“依靠好的表现形式”,“在布局上、逻辑上、修辞上再花些功夫”。他并且列举了应该修改的十二个方面,这是讲得很全面的。修改文章,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不能有所偏废。内容和形式各有不同的修改要求,修改时既分开考虑,又要注意其统一性,即修改内容,要想到形式的相应调整,形式的修改,又要想到内容的相应变更。
2.从修改的轻重看
不外大改和小改两个方面,这要看文章存在的具体问题来决定。大改又有以下几种情况:
重作。修改时涉及到文章主题的变更,立意不正确、不深刻,或构思角度、情节线索有变化,就会引起整篇文章的变动,要把初稿全部推翻,这实际上是旧题重作。列夫·托尔斯泰的几部名著都有这样的创作经历。《安娜·卡列尼娜》初稿题为《两段婚姻》,是写了“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全部悲剧”,托翁对初稿很不满意。后来随着世界观的转变,他对俄国宗法统治的黑暗社会有了本质的认识,就对初稿作了大手术,从人物原型、构思、结局都作了重大修改,把一个家庭悲剧改为社会悲剧,有力地批判了沙皇制度的暴政,成了不朽的文学名著。《复活》是在初稿题为《柯尼的故事》的基础上重作的。《战争与和平》又是在初稿题为《皆大欢喜》的基础上重作的。短篇文章也常有这种情况。白居易的诗稿往往是“点窜涂抹,及其成篇,殆与初作不侔。”(《诗人玉屑》卷八)欧阳修作文是“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吕本中《童蒙诗训》)
改写。文章其中的一部分,一个情节,或一个人物的局部改动。高尔基的一些作品就有这样的修改。《母亲》前后写了四年,问世后,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但他认为“这书写得太仓促”。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俄国第一次出版单行本时,他对小说作了多处重要修改。以后每次再版他都作修订,直到六年后(从一九○六年发表到一九一二年)才定下最后版本。他在一九一○年发表过一个剧本《瓦萨·日列兹诺娃》,二十五年后(即一九三五年)苏联一家剧院决定上演这个剧本,他知道后,立即通知剧院他要修改剧本,不久,剧院就收到了他的改写本。剧院拿原稿对照,发现高尔基在许多地方作了根本性的修改。后重新发表这个剧本时,高尔基就把标题改为《〈瓦萨·日列兹诺娃〉——改写本》。他说过,他的稿子“至少要修改两三次,在最后校订时,还整页或整幕地删去。”(《我的创作经验》)
调整。是指在层次段落间的修改。层次或段落中有的文字安排不妥当,就要适当调整。
鲁迅的《藤野先生》中的这一段文字:
初稿:我就到了仙台,这地方在北边,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留学生。从东京出发,不远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修改: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科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